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语文课堂教学的几大怪圈
作者:张小荣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等给沉寂多年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有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出现了畸形,走进了几大怪圈。
       一、多媒体一哄而上。多媒体走进课堂,以其图文并茂、动静皆宜、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形象直观、容量大节奏快,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摆正其位置,不要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不要让多媒体一哄而上。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课件的制作上,大容量的视频剪辑和动画效果淡化了语文的文学性,弱化了人文性。特别在公开教学、示范课、观摩教学活动时,部分教师拼命地制作花哨的声音文件和图片文件,似乎没有了多媒体参与的课堂教学就不是新课改的教学,诸多媒体不一哄而上就缺乏创新,就不过瘾。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会使课堂教学成为冷漠的人机对话,学生只在听听看看中走马观花,忽略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这种不留空白的做法,使得学生思维变得缥缈虚无,反而更加空白,好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同时,由于语文课内容的广阔性,并不是所有的文体都适合运用多媒体。
       二、多元解读,过犹不及。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学生在文本中所感悟到的,是他们自己以独特的认识和经验参与解读才感悟到的,他们通过自我与文本的对话,构建出不同的审美结果来,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接受美学的经典性认识。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行为,我们不能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一般读者的阅读行为等同起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的强调多元解读,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漫无边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人有多大胆,文就有多少意的现象。学生本身知识结构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再加上教师无原则不顾知识内涵的鼓励和表扬,使得学生的阅读感受和文本情感的距离越来越大,无形中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和多元解读引进了怪圈。
       三、流于形式,淡化知识。在许多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的评比中,许多教师刻意标新立异,为了凸现新课改的创新理念,十八般武艺全盘上阵,一会儿放映片段,一会儿管弦震耳,一会儿小组讨论,一会儿正反方辩论,一会儿又是情景剧演出,搞得教师和学生晕头转向。这种过于杂而乱的形式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学生丢词落句,对于重点和难点的理解,更是茫然不知所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就是这种过分包装、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的做法正在成为一种模式并被广泛地仿效着,认为实践新课改莫过于此,这又是一种流于形式的怪圈。另一种则是淡化知识,构建空中楼阁的怪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但是在目前进行的新课改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文本的基本解读尚未完成,学生还没有理解大意,就急着展开了所谓的创新式的讨论或辩论,虚空的表面的形式弱化了教学的本质。如教学《论语十则》,学生对字词句尚未弄明白,就展开了对于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利与弊的辩论。这种淡化知识,釜底抽薪的做法,对语文有多少价值,对文学的研究又有多少意义呢?在学生涉猎不深不通文本的情况下,就想去实现心灵与文本的沟通与对话,这无异于构建空中楼阁,无异于在为新课改装腔作势,故作姿态。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和创新中要防止绝对化,要正确地理解新课改理念,防止畸形的课堂模式化的广为传播。我们必须要跳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怪圈,防止从僵化固定的极端走入盲目速进的怪圈。
       张小荣,教师,现居甘肃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