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对《卧薪尝胆》作为课文的几点看法
作者:温金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卧薪尝胆”叙述的历史故事众人皆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感受着勾践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单从这个角度讲,它确实值得颂扬提倡。但是,不管人们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它的“报仇雪恨”的主题都是无法回避的。对于思想个性尚未定型的小学生来说,让他们从抽象的思维高度来正确地把握这篇课文的内在精神,是很值得怀疑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教育,从知、情、意的心理活动角度分析,相对应的人格要素分别是智慧型人格、道德型人格和意志型人格,教育的目的是力求让三者在学生身上完美地结合,实现人格各要素全面和谐地发展。纵观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体上非常科学合理地做到了从上述三个方面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以此为参照,课文内容的编排大体可以分三个教育层面:从情感的层面注重学生情感趣味的培养,如《让我们荡起双浆》、《西湖》等;从认知的层面注重学生智慧思维的启迪,如《三袋麦子》、《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等;从意志的层面注重学生的意志品格的铸炼,如《第八次》、《军神》等。当然,每一篇课文不完全是单从一个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启发,但大体上每一篇课文有它的侧重点。很明显,《卧薪尝胆》的重心是从第三个层面即意志品格层面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矛盾正是在这里,正当的人格意志教育负载在“复仇”的故事主题之下,如一只温顺的羊披上了狼皮,学生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的层面领悟故事的真正精神内核呢?
       一、“复仇”主题不适合负载“发愤图强”精神
       新改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句话就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理解新大纲基本精神的一把钥匙,它其实是在郑重地传达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精神的浇灌。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扭转以前单纯注重语文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人文精神的塑造。技能毕竟是“术”的教育,“人文精神”才是“道”的教育,是终极的教育。教材可以千变万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可以千变万化,但只要教材和教师从根本上把握了这个新的教育精神,教育理念,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就会走向理想的归宿。而《卧薪尝胆》以鲜明的“复仇”主题作为小学课文,实际中很容易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这是与教育新理念相违背的。
       课文遴选了原著的部分内容翻译过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思想发展脉络,重点写了勾践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和最后报仇雪恨。这样的取舍,导致了原本越国的仇恨被简化成了勾践的个人仇恨,特别是勾践个人的吴国受辱和回国后时刻铭记仇恨的详写,更加混淆了学生的理解力。课文里这样写到,“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并且从“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柴草”和“饭前尝苦胆”三个时间向度与三个事件来强调勾践“时刻”记得仇恨。如此充满杀气与仇恨的词语与事件,对于稚嫩纯真的童心来说,实在是不太适合去学习的。
       辩证地说,“复仇”这个主题不是不可以写,关键是要看立足点和出发点。如果是作为民族和国家的仇恨,每一个人应该铭记,应该学会理解国家民族大义。每一个学生应该学习鸦片战争史,应该学习抗日战争史,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课文,《卧薪尝胆》的故事原本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即“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1](P144),这是很正确的,但课文把勾践的个人感受和事件作了过多的强调,文本的出发点不知不觉地移置到了个人的“报仇雪恨”上面,学生感受更多的是个人的复仇色彩,并不能感受到国家民族大义。
       事实上,《史记》、《国语》等典籍记载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对“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封建侠义思想的经典诠释,原本可歌可泣的发愤图强的精神染上了强烈的个人复仇色彩,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光辉意义。笔者在兼职家教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小学生的作文里充满了暴力色彩(如制造威力无比的导弹和枪炮,与外星人或外国人或陌生人发生战争,把他人轻易枪毙或施以酷刑等),令人非常吃惊。很显然,这是录象带、电视剧和科幻片的共同杰作。作为课文,更应注重对幼小心灵的健康诱导和启发,不能再让极端的复仇故事来负载值得颂扬的发愤图强精神。
       二、勾践的人格本质不适合做“榜样”垂范
       就课文所遴选的部分内容看,如果搁置勾践个人复仇的层面内容,他确实有“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的精神,千百年来人们也是一直在讴歌这一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历史定位不能“断章取义”,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一个人,看清楚一个人的真正性格内核。有必要褪去勾践身上的层层光环,还原他最真实的人格本质面目。
       《史记》中记载,勾践因为固执己见地偷袭吴国而兵败会稽,于是向吴求和,开始求和不成,“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2](P1274)为了取胜,日夜相厮守的妻子和孩子可以随便杀掉,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一个残暴君王的形象袒露无疑。勾践回国后,“身自耕种,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2](P1275),作为一国之主,能做到这个份上,确实难能可贵。也正是这种“与百姓同其劳”亲身垂范的精神,千古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然而我们歌颂错了,勾践并非真的那么伟大,一切只不过是服务于他“报仇雪恨”的最终目的。《国语》上写到,当他具备一定的实力后,几次急不可耐地要攻打吴国,幸亏都被范蠡阻止,可见,他的发愤图强更多的是为了雪个人的耻辱仇恨而不是国家的仇恨。一旦目的达成,另一副面孔就出现了。大夫范蠡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越灭吴后,“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2](P1277)他选择了离开,并告诫文种。尽管文种听从了范蠡的忠告并“称病不朝”,勾践最终还是把文种逼向自杀的道路。假如范蠡没有超前预见勾践的本性,他一定是文种第二——被迫自杀。从意志的角度讲,勾践确实具有“忍人所不能忍”的坚强毅力,所以他也能“成人所不能成”——二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消灭敌国。也就是说,勾践有着突出的意志性人格,但是他的道德人格层面是极其薄弱的。在他眼里,任何其他的人和事都是工具,都是手段(连“妻子”都是随便可以杀掉的,更不难理解后来逼功臣文种自杀),只有他个人的恩怨喜乐才是最本质的目的。
       虽然课文遴选的部分遮蔽了勾践的人格另一层面,但是,一个时时刻刻不忘记“报仇雪恨”并“卧薪尝胆”的国王,他如此极端的行为方式,总是不正常的。课文的初始目的尽管不是要学生学习勾践的极端行为方式,但不能由此就保证学生不会从中学到这一极端行为方式。可以想象,勾践在“报仇雪恨”的二十多年中,大概没有笑过,即便偶尔笑过,也是暗藏杀机极其勉强地皮笑肉不笑。他没有一刻真正活在当下,没有一刻真正与妻子与臣民同乐,因为他心里时时刻刻只有仇恨,他是活在未来“报仇雪恨”的那一天。他那卧薪尝胆、佩剑枕戈、郁郁寡欢的“复仇”形象(课文配图),实在是不适合小学生去学习。
       三、文本潜在的多义解读不适合小学生去学习
       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对于每一个故事,他们开始基本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老师的阐释是一方面,学生自己的理解又是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难保每一个教师能够以恰当的方式讲解这个复仇的故事,更别说每一个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接受这个复仇的故事。对于这篇课文,除了可以读出“发愤图强”的精神外,也可以产生这样几种“误读”: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刻记住仇恨,伺机报复”。一个学校哪怕有一个学生把课文理解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思想,这篇课文就是失败的课文。
       笔者曾特意与几位一线教师交流,也普遍认为本文不太适合做小学生课文。他们认为这课文很难教,讲不好。这个中原因,无疑是故事的本身有问题。老师再怎么讲都回避不了它的“复仇”主题,一涉及到复仇,老师自然就担心学生是否能正确对待仇恨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假如学生生活中与人闹了比较激烈的矛盾,如果他要是学会了勾践的极端行为方式,时时刻刻记着伺机“报仇雪恨”,那就非常可怕了。马加爵残酷报复同学的恶性事件,不正是因为他时时记仇而伺机报复的结果吗?一个学生这样写读后感:“勾践表面虽然对吴好,顺从地当奴仆,而暗地里扩大势力,我觉得他非常聪明!”一个发愤图强的故事,被学生解读为“表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的策略技巧,不能不引起教育者的重新思考。这种方式的解读无疑是极其有害的,学生可能从中学会对老师、对家长、对同学实行两面手法,这恐怕是教材编排者始料不及的。笔者只是让几个学生写写读后感就有这种“误读”,全国成千上万的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实在是难以保证不会产生其他几种歧义的解读方式,这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同样是从意志人格角度塑造学生个性的两篇课文《第八次》和《军神》,比《卧薪尝胆》就可取多了。《第八次》不但非常容易让学生体会到主人公在抵抗外国侵略军时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更能激励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要有“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无论是从教师的教学角度还是学生的接受角度,这篇课文比《卧薪尝胆》都更具有人文精神。还有《军神》,学生读后肯定会受到强烈地心灵震撼——刘伯承动手术时不使用麻醉药的钢铁意志,令人钦佩不已!这篇课文非常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和改造力,平时一点小病小痛就夸张得大喊大叫的小学生,比照自己的脆弱毅力,一定会汗颜。如今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是越来越优裕,但性格的意志层面也越来越薄弱,教育者(不但是教师,更应该是父母)格外需要注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意志型人格,让孩子的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
       以上分别从“复仇”的故事主题、勾践的人格本质和行为方式、学生的解读视角以及和同类题材的比较中,笔者都觉得《卧薪尝胆》不太适合作为小学课文,不符合根本的人文精神。如果把本册书比喻为一个充满芬芳的百花园,那《卧薪尝胆》就是这百花园里一丛带刺的荆棘,应该剔除掉,还百花园一片纯净的芬芳,还学生一片纯净的心灵家园!
       参考书目:
       [1]林纪华、万明华主编.语文教学参考书——三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二).三秦出版社,1988.
       温金平,安徽大学中文系0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