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语言积累的几个有效途径
作者:吴小燕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李白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中国语言的瑰宝——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的魅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首先便是先帮学生找“米”。这“米”在何处?在于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由此可见,语言积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楼阁。
       积累语言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种:
       1、课堂教学是积累语言的主渠道。
       语言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摒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之以教师引导下的对课文的感知、理解、感悟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课文,要凭借深入的思索和认真的议论去深刻感悟课文,要凭借品味、分析、比较来正确理解课文。课堂上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等手段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感知和感悟课文,使他们心情激动和心灵震撼,那么,他们将对语言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语言的积累就会落到实处。
       2、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加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强化诵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为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完全证明。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面只不过装满了一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愤悱在心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的高妙之处。许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语文教师二三课时口干舌燥的讲析,但学生中难以将课文熟读一遍的却大有人在。从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背诵量来看,以初中教材第二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及片段,不足两千字,平均每天10多个字;就是如此低的要求,一些学生也难以完成,这与我们古人“口舌成疮”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们强调熟读背诵,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不仅如此,我们是否可以就现有教材,增加一些熟读背诵的课文或片段呢?古代佳作、现代散文是否可以多熟读背诵呢?
       3、课外阅读促积累。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通过教材的例子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激励他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读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目。比如,从学生年龄出发,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寓言、卡通等生动有趣的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情节动人、曲折的故事,如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向高年级学生推荐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名篇佳作。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
       4、增加作文的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中学语文教学并未对此引起重视。重知识,轻作文是普遍现象,即便作文训练也是以考试为目标,重审题立意,人格训练,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新八股,语言乏味,毫无生气。这样的训练,只能使学生的大脑原本贫乏的语言中枢变得更为呆板。“意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有识之士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加大作文的密度是方法之一。数理化学科能课课练、日日练,作文为什么不能?当然,加大密度并不是违背规律,恰恰相反,而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反复,难点强化。同时加大密度并不是加重负担,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从烦琐的精批细改中走出来,在设计练习和讲评作文上花力气。可以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结合、片段与成文结合、大作文与小作文结合、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结合,可以分步练、集中练,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之本,也是作文教学之本。语言积累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和写读书笔记积累丰富的语言。我们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已经制定了阅读计划,组织全年级的语文老师编订阅读材料,搜集各类文章,编印成册供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另外还鼓励学生读名著名篇,多做笔记,写读后感。利用暑假时间规定一些必读的篇目,开学后用几节课时间进行文学鉴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通过办校园报把学生的好作品刊登出来,发给每个学生,对学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在各类文章和作品的阅读中,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积累:
       (1)词汇积累:A.形、音、义的记忆;B.精彩词语的积累;C.成语的积累。
       (2)句子积累:A.修辞句;B.描写、议论、抒情句;C.名言警句。
       (3)段的积累:A.描写、议论、抒情段;B.文章精彩段。
       (4)篇的积累(短小的名篇):A.古诗文名篇;B.精彩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类短文。
       (5)材料的积累:古今中外名人轶事的积累,既有利于积累作文的素材,又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6)观点的积累:为作文储备观点,使文章的立意准确、深刻、新颖,从而使作文语言表达(如议论文)更准确。
       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应该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它会使学生在今后语言运用方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吴小燕,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