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学者]关于美学和美育的思考
作者:黄健云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玉能,1943年8月生于武汉市,祖籍江苏南京市,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西方美学、西方文论、美学原理、马列文论、文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等工作。主要著作有《美学要义》、《审美王国探秘》、《西方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西方美学思潮》、《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等;译著有《德国古典美学》、《秀美与尊严———席勒美学与艺术文集》、《席勒散文选》等。
       黄:敬爱的张老师,您好!非常高兴和您相会于《文学教育》这个美丽的花园里。我首先在这里代表《文学教育》的读者恭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心!
       张:谢谢《文学教育》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也祝《文学教育》越办越好,祝各位读者能从中吸取更多的养料。
       黄:今天,我们主要是想请您与关心《文学教育》的读者谈一谈美学、美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您认为,目前的中国美学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张:目前,中国美学正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期,比较活跃的流派有实践美学、生存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和生态美学等。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实践美学是当前中国主导美学潮流,最富有生命力,最具有中国特色,最能代表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当前唯一可以与国际美学对话的流派,我同意这个看法,并且认为,实践美学还在不断创新发展。因此,也可以说实践美学已经发展为新实践美学。
       黄:实践美学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些什么特点?
       张:实践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当时的美学大讨论所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问题,在讨论中,形成了“主观派”(吕荧、高尔太),“客观派”(蔡仪),“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和“实践派”(李泽厚),“实践派”和前三派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出发研究美、美感和艺术问题,认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性。由于实践美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它很快就成了中国美学的主导流派。
       黄:新实践美学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张:新实践美学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第二次美学热中形成的美学流派,主要理论代表有刘纲纪、蒋孔阳、周来祥、朱立元等,我也是新实践美学的积极倡导者。它在实践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如“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刘纲纪),“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是恒新恒异的创造”(蒋孔阳),“美是辩证和谐的发展”(周来祥),我认为“美是人类实践过程中的自由创造”,这样,实践—创造—自由就成了贯穿新实践美学的主线。
       黄:实践—创造—自由在新实践美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张:实践—创造—自由是新实践美学的创新点,它在其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认为,实践是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的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实践是美、审美和艺术的真正的历史起点。第二,它认为,实践过程中的自由创造是美和美感产生的原因,自由的创造表现在对象中是美,体现在主体上就形成美感。第三,实践—创造—自由是新实践美学建构自己独特的美学范畴体系的轴心。它认为,人类的实践—创造的自由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和一个共时性结构,因此,它不仅有不同的自由程度和不同的自由境界,而且还有自由、反自由、不自由和准自由四个维度,美是显现人类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丑则是显现人类反自由的形象的否定价值;崇高(刚美)是显现人类准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幽默和滑稽是显现人类不自由的形象的矛盾性价值,幽默是内美外丑的不自由形象,滑稽则是内丑外美的不自由形象。在这些美的范畴之内还有一些亚范畴:美可分为柔美(优美)和刚美(崇高),柔美又可分为优美、优雅、秀美,刚美又可分为壮美、崇高、大美;丑可分为阴丑和阳丑,阳丑又可分为畸形、鄙陋、卑劣,阴丑又可分为怪异、怪诞、荒诞;幽默又可分为机智、谐谑、戏仿;滑稽又可分为讽刺、讥诮、反讽。这样一个以实践—创造—自由为轴心,通过审美关系体现在对象世界中的美的范畴体系,是新实践美学的突出贡献。
       黄:对审美本质的认识往往取决于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新实践美学是如何看待人的本质的?
       张:新实践美学提出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审视人的本质的新理念。它根据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看法,认为人的本质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人的需要、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和社会关系等,这样,新实践美学视野中的“人”就是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样的看法,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这样理解人的本质,也可以使得“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显得更加立体化,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合情合理。
       黄:新实践美学对艺术的本质是怎样理解的?
       张:新实践美学从五个方面对艺术本质进行新的界定。它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艺术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从实践本体论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精神生产;从实践认识论的角度看,艺术是一种审美形象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从发生学的角度看,艺术是实践达到自由的产物;从现象学的角度看,艺术是再现社会和表现审美意识的形式或符号。总的来说,艺术是一种再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和表现一定的审美意识的形象世界的精神生产,植根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的形式。新实践美学对艺术本质的思考,紧紧地抓住了艺术的审美人类学的本质,使得艺术回到了人类审美创造的符号形式的根本。
       黄:在新实践美学的视野中,美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张:新实践美学强调了美和审美的人文性质,它认为,美和审美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这个看法,密切了美和审美活动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美学真正走上关心人的生存和关心人的发展的道路,也使新实践美学成为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价值的真正的人文科学。
       黄:美学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少数美学家的“专利”,它后来是如何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靠近的?
       张:美学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靠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德国古典美学之前,西方美学主要是一种形而上的美学,以探求审美现象背后的本质作为主要目的,关注的是远离生活世界的美、美感、艺术的自然的或认识的本原,美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就是: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尽管美学家们得出了汗牛充栋的抽象结论,然而对于人们实际的审美活动、艺术创造和欣赏却没有直接的作用,往往显得隔靴搔痒,无法解决人们所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审美和艺术问题,好像是天堂里的声音,难以在现实中引起回响和共鸣,更无法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之中予以实施。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德国古典美学内部引发了“实践话语的转向”,从康德开始,要求美学成为“自然向人类生成”的中介,席勒更是把美学及其研究的美、审美、艺术当作了使人类恢复“人性完整”和解放人类、批判现代性、使人得到自由的手段。然而,这种回到生活世界的苗头却被窒息在黑格尔的庞大的、严整的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之中。但是,美学的感性的、现实的、生活的本根却并没有完全被掐断。在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的批判中生活的本根又得到了复苏、萌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就是其明显的标志。真正把美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所以,是马克思把美学研究的根基奠定在了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之上,使美学研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并且,马克思这一思路以极大的影响力影响了后来的现代派和后现代美学家,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克罗齐的直觉主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胡塞尔等人的现象学美学、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到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美学、理查兹的语义学美学、维特根斯坦的分析美学、俄国形式主义美学、英美形式主义美学、法国结构主义美学,都把美学问题与人、人类社会、人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黄:您认为,美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形态?
       张:从美学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角度看,美学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三种形态:精英化形态、大众化形态和市井化形态。精英化也可以叫做贵族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英化就是指,社会上极少数生活富裕、文化素养较高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高于一般人们的阳春白雪、锦上添花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它一般具有文雅性、先锋性、精神性。大众化也可以叫做平民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众化就是指,社会上极大多数生活已经达到温饱或小康、具有中等以下的文化水平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下里巴人、自娱自乐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它一般具有通俗性、时尚性、娱乐性。市井化也可以叫做庸人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市井化就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暴发商贾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文化人和追随他们的小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灯红酒绿、醉生梦死、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审美方式和艺术方式。它一般具有商品性、奢华性、身体性。我们认为,美学的本根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应该让所有的人们都不仅仅是在虚拟世界之中梦幻着审美化的生活,而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活的审美化。
       黄:张老师,您认为,美学和美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吗?
       张:美学和美育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一个很早就被哲学家和美学家关注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孪生姐妹。在美学研究中重视艺术对人的熏陶和影响一直是美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古希腊的美育理论中,就特别注重艺术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身体教育和心灵教育,即体育和美育。尽管柏拉图对诗和悲剧怀有偏见,认为它们迎合了“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主张把诗人和悲剧家逐出理想国。但是他对音乐却有极大的偏爱。认为音乐的节奏和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深处”。亚里士多德也十分重视美育的作用,他与柏拉图不同的是,并不把美育的内容局限于音乐之中,他认为整个艺术都是美育的内容,特别是悲剧,更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都可以净化灵魂。贺拉斯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许多思想家、艺术家提倡人文主义,用文艺形式向宗教界和经院哲学宣战,主张人的能力的多方面提高,美育成了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就创建了“快乐之家”———学校;把学校设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使儿童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熏陶和浸染。文艺复兴时期审美教育的成就也是显著的,造就了一大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美学和美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黄:我们知道,席勒是美学史上首倡“审美教育”的美学家,请您简要地谈谈他的美育思想,好吗?
       张:席勒是明确地提出“审美教育”的口号并致力于建构起完备的美育思想体系的第一人。席勒在其《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这两部书信体论著中集中地论述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可能性条件、目标及其实施途径等问题。席勒认为,在现代性的环境中,人性被日益细致的分工撕成了碎片,一部分人变得高度紧张,一部分人变得萎靡不振,要使高度紧张的人回复平静的心境,使萎靡不振的人恢复生活的信心,其途径就是审美教育;另外,审美教育还是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亦即使自然的人变成道德的人,或者说使野蛮的人变成文明的人不可缺少的手段。审美教育之所以能有效地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艺术和人之间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艺术的生成及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性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需要。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是“游戏”,也即是有利于人的精神放松和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发挥的艺术活动。
       黄:席勒的美育思想在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张: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教育意义是深远的,它也开启了近代中国的审美教育。1903 年,王国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首次使用“美育”概念,并将美育列为“完全之教育”之一部。1913年,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把美育同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并列,后又力倡“以美育代宗教”,主张“美育救国”。同年,鲁迅写下了《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以呼应蔡元培的美育主张。这些倡导美育的先行者们都把美育与德、智、体等教育并列、并重,视之为“完全之教育”,其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人格”,这种思想已成为中国历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要求和文化精神的体现。
       黄:张老师,目前很多中学教师都知道要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但是,应该如何实施,却不是很清楚,请您给他们提供一些方法,好吗?
       张: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目前很多美学家试图解决的现实问题,因为单凭经验已经无法解决目前在审美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难题。我认为,所谓“审美教育”,也可以简称为“美育”,它是一种运用审美对象,特别是各门类的艺术作品作为手段,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水平、审美趣味,最终培养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特殊教育。一般说来,它具有三大特点:1.寓教于乐,即以审美形象打动受教育者,让他们在自由快乐的心境之中接受知识的和道德的教育;2.怡情养性,即通过独特、具体、感人的审美形象,使受教育者在心灵深处得到感染、共鸣,从而使他们的整个心灵和性格受到影响,得到塑造;3.潜移默化,即审美形象感染打动受教育者,使他们在长期的、自由自在的、非强制性的状态中得到熏染,日积月累,塑造心灵和性格,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它的实施主要有三种途径:1.家庭美育;2.学校美育;3.社会美育。它主要有三种型式:1.感美教育,即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感受美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的美育,它主要在受教育者的启蒙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2.立美教育,即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为主的美育,它在受教育者的世界观形成时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创美教育,即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的美育,它贯穿于受教育者的一生之中,不过从小到大,创美的形式会不断发展,由模仿复制到独立创造,由简单创造到复杂创造。这三者之中,感美教育是基础,立美教育是关键,创美教育是目标。这说明,实施审美教育舞台不仅仅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是审美教育的阵地;审美教育也不仅仅在学校学习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事情。我们以前在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今后要加强,以使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促进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黄:就语文课来说,是否有着更有利的实施美育的条件呢?
       张:是的。因为语文课的课文本身就是语言艺术的具体存在方式。语言艺术的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和超越功利性等特点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便利条件。所谓外观形象性,是指语言艺术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生动、具体、细致地描绘客观事物、社会现象的声、光、色、形或运动态势等,使读者阅读时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感其情的美学效果;当然,外观形象性是只是一种隐性存在,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联想力和想象力,以使他们自己“唤起”形象的能力,学生具备活跃的形象思维后,语文课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了。所谓情感感染性,一方面是说文学作品是作家情感的结晶,另一方面是说文学作品容易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使读者产生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激起读者的共鸣,是衡量一篇作品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情感感染性也是文学作品的亲和力、影响力的秘密武器,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本溯源,即通过形象追溯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倾向,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的。如果长期地用健康的情感来熏陶学生,将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所谓超越功利性,指的是文学作品本身不可能给读者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而只能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我们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目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少教师上课时就热衷于语言分析,热衷于猜题、押题,这种强烈的功利色彩,就把语文课的本该具有人文色彩给窒息了,也就使语文课失去了魅力,所以,我们认为,用“寓教于乐”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所以,语文课在美育中的特色和优势不能忽略。
       黄:作为一个美学家,您今后将如何为美育的实施发挥您的优势?
       张:美学家不能关在书斋里做单一的“阳春白雪”式的学问,他要关注“下里巴人”的审美要求,这是一个美学家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我一直认为,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美学工作者,我在中学教书也有二十多年,所以,我一直把中小学教师看成是自己的朋友,我很爱他们,很爱他们的职业,自己也一直努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后,我想在语文教学和美学分析的关系中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学,更方便地享受美学,使美学真正成为指导他们进行美育的的思想武器。
       黄:张老师,通过这次访谈,我们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学和美育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知道,中国美学界有像您那样关注中小学、关心中小学的美学家,这是中小学教师的幸运,也是中国教育的幸运!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张:衷心祝愿《文学教育》成为美育的大舞台和广大语文教师的良师益友!
       黄健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