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劝学》的论证结构浅说
作者:杨晓燕 王一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对于课文《劝学》,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全文分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这比早先的简单地说“文章论述学习的重要性”要切合文章实际。但是,在具体谈文章论证结构时我们还是说“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勉励人们勤学。第一,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论证;第二,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论证;第三,从学习的态度方面论证。”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情况,是因为我们受制于“一篇议论文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且唯一的中心论点”的理论。
       如果遵从我们的思维,遵从我们从文章中接收到的信息,认真地研读《劝学》这篇文章,我们会得出下面的结论。
       文章引用“君子”的话开篇,“学不可以已”用现代汉语说是“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句话隐含有“已在学习”的意思,“已在学习”的“君子”体会到学习的好处,所以说这句话。注意,荀子将人分为“士人”、“君子”、“圣人”三类,是学习使人由“士”而为“君”进而成为“圣”的,“君子”已开始了学习但还没有学到最高的境界。
       学习的好处是什么呢?文章先说“冰”,说“青”,说“木”,说它们在一定情况下得到改进。连续三个“改进”之后自然地引出学习的好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简单地说就是“学习使君子得到了提高”。
       联系起来看,第一段的中心不是君子的话“学不可以已”,而是君子说这句话的原因,也就是最后一句说明的“学习使君子得到提高”。其前说“冰”,说“青”,说“木”,说“金”,都是推出“学习使君子得到了提高”的根据,是论据。
       学习对“君子”有如此作用,对平凡的“士人”又如何呢?原文接着有这些句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很显然,学习对平凡人也有同样的作用,倘若他们没体会到,那是因为“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
       总之,“学习能提高人”。
       原文接着引用《诗经》的话,并以“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作结。这段话说明人都有提高自己的愿望。因此,前文(不是全文)的总论点——“要学习”,成为水到渠成的结论。可以用逻辑三段论结构表述为:学习能提高人,人想提高,所以人要学习。
       然而,提高人的方法,并不只学习一途,还有思考。但是比起思考这种方法来说,学习要有效得多。这就是接下来作者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意思。既然这样,学习自然是提高人的首选了。所以这一句所在的第一二段还是证明“要学习”。
       为了使读者理解、信服这句话,作者接连对比地列出了几个事例。说“登高而招”,说“顺风而呼”,说“假舆马”,说“假舟楫”,最后直接说明其中的道理都是“善假于物”。我们今天常说的“学习使我们站到了前人的肩上”,就是学习的“善假于物”的意思。
       课文接下去的从“积土成山”到“用心躁也”依次论述了三个小论点:“学习要达到目标必须持之以恒”,“学习要达到目标必须专心致志”。这明显已经不是讲“要不要学习”的问题,而是讲“怎样学习”的问题。
       作者将学习的三方面的要求综合为“结于一也”,意思是:学习要专注于一点,坚持学下去。我们分析课文时,之所以把前文的论点也拿来做它们的总论点,应该不是没读懂文章,而是因为受拘于那个不正确的中心论点理论。
       杨晓燕,王一冰,教师,现居湖北黄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