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古典重读]《红楼梦》中宝钗人物形象的现代解读
作者:黄锦群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是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
       在我们分析宝钗人物形象时,要先记住一个大的前提,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它所描绘的,是青春与美的毁灭,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每一个年轻女孩子,都是它悲悼的对象,无论她们存在什么样的缺陷,也不会抹掉她们的美丽。她们都是“水做的骨肉”,和“泥做的骨肉”“浊臭逼人”的成人的、男性的世界对立的。很多红楼梦中的人物,都不能用非黑即白的阶级斗争眼光来看待。
       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典型,她谨守封建妇德,几乎放弃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要求,近乎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完人,体现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的风范。她克己复礼才德兼备,冰雪聪明善解人意;贞淑娴静品格端方;沉着冷静,遇事清醒;行为豁达,宽以待人;不轻视别人,而自身又永保尊严。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倘以儒家的审美标准看来,恰是代表了一种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
       1.“四德”皆备,博学多才
       “德言容工”四德俱全是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基本要求,宝钗品格端方、谨言慎行,举止闲雅,针黹精熟,集贤淑于一身。在她心中“女子无才便是德,贞静为主,女工居次,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她不仅以此为律,还常常用之规范别人,用心良苦。“四德”是宝钗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黛玉自幼丧母,自是疏于妇德之训,虽是因此幸运的保存了“纯率、爽净”的自然性情,也无疑造就了她人生的短暂和悲哀。世俗的社会有着世俗的生存法则,不依而行之,难免积毁销骨、万劫不复。顺从乖巧的宝钗全盘接受了社会的规范,以“时”为根本原则,努力的去“合时”“从时”。她选择去适应社会,巧妙的避开了直接的对抗,因势利导的实现自我。
       论才情,宝钗则是“全才”。她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元人百种”也多有涉猎。她能随意道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来,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之语。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卓有识见,谈及颜料画具娴熟谙晓;医学药理知之甚笃,经验丰富言之成理,甚至于参禅悟机那一套也是了如指掌,可谓博学杂收无所不能。
       2.安分随时,蓄而不张
       她出身于富商家庭。官场和商场的世面和黑暗她都见识过,由于父亲早逝,母亲软弱,哥哥又不成器,迫于环境她不得不迅速成长,成熟,她比黛玉更能把握现实的利益,更能计较现实的得失。
       宝钗人谓“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当时贾家的现实是外表显赫、内里腐烂的,子孙不肖,后继无人,“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在贾家的各个成员之间,几乎无时无地不在勾心斗角,充满倾轧和猜忌。这个家族内部矛盾重重,无论是父子母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姑嫂妯娌之间、夫妻嫡庶以及宗族亲戚之间,都没有什么真正的亲热,处在复杂交错的利害关系之中,彼此机心四伏、互相谋算,到处勾心斗角,充满着猜忌和倾轧,各自培植爪牙,甚至把一部分奴婢也拖进互相倾轧的旋涡。
       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宝钗秉持“蓄而不张”的行事风格。她虽有沉鱼落雁之姿,却质朴素淡;虽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家世”,却“看去不见奢华”;她“安分随时”“罕言寡语” “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不作秀林之木,只做一位乖巧典雅的淑媛。故而“人谓装愚”。正所谓“大智若愚”“大有若无”,宝钗并非“真愚”而是“真智”。她有着妙龄少女罕有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和“识时务”,选择了“藏”与“蓄”的处世方式。她不虚夸不张扬,沉静矜持、含蓄典雅,可谓“淑媛”之至境。
       事实证明,她的这种处世原则的选择的确使她在贾府左右逢源,并且赢得大家长的认可和恩宠、姊妹们的亲善和敬佩以及下人们的尊重和拥戴。从某种程度上说,宝钗的“时”同时也是其“智”的体现。
       3.理财治家,通晓庶务
       宝钗理财治家,通晓庶务也是高人一等。与凤姐的干练泼辣、手腕加淫威相比,宝钗理家则是威而不露,从时而发。后来宝钗受王夫人之托,在凤姐生病时帮助料理家务。她的主要工作是每晚巡查上夜的值班人员以防他们吃酒赌博。其实这是个没实权又不讨好的工作,她也很快就被老婆子们封为“镇山太岁”之一。宝钗却以小惠全大体,以柔克刚的办法顺利完成了任务。在协助探春理家时,她作为客人,只把决定权交给探春,自己只做幕后军师。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探春理家凭的是自己杀伐决断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真正的细节安排和制度的规划都是采纳宝钗的意见。探春说起在参观了赖大家的园子后,意识到大观园的创造经济效益的潜力时,宝钗立刻用《不自弃文》警醒探春不可利欲熏心。又说探春对经济效益的认识太迟了。可见宝钗是早已认识到了这些,并且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格物致知”。她说“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高一层了”。探春提出把各处承包给下人去照管获利,得到宝钗的赞同。在选择承包人时也征求宝钗的意见,宝钗的看法是“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词者嗜其利”,何等深刻!在探春设想了承包规划后,宝钗又补充了让承包者另外分出部分利润给那些没有承包到的人以安其心,不但大家觉得公平,那些没有承包到的值夜的人还从此感念宝钗的恩惠,决心不再吃夜酒赌博,支持宝钗的工作。“得人心者得天下”,宝钗是深谙此道。这样一来,宝钗借着贾府的新政策做了人情,又不须像凤姐那样以体罚治人惹人怨恨,又不显着自己太喧宾夺主(主意是三姑娘拿的),而且还圆满完成了姨妈交付的任务。宝钗的高超的管理技巧可见一斑。
       4.红颜薄命,孤独终身
       红楼一梦悼玉悲金。作为传统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宝钗虽是极力想争取美满的婚姻生活,但最终还是难脱罗网,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者。
       在“调包计”的婚姻闹剧中,宝钗只能噙着泪,一任家长将骗婚者的嫁衣披在自己身上,无奈的木偶般被操纵着,骗局之中,三个当事人,宝痴黛亡,惟有宝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角色的尴尬,清醒的品味着痛,这对这位才貌双全的淑媛的尊严与骄傲是怎样的一种摧残?成就了金玉良缘,仍以冷漠空虚为伴侣;名义上的丈夫悬崖撒手之后,更是走进了孤灯独对,空房自首的凄凉境地。与其说是无爱的婚姻导致了她的终身落寞,倒不如说是残酷的封建礼教葬送了她的人生幸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世界观、价值标准和文化,不可否认与时代相符的就是和谐的,是美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使然。曹雪芹身处封建时代的最后一抹辉煌中,因其追求个性张扬、崇尚自然本色不同流俗而显示出进步性,然而这毕竟只是先进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超前意识,是一种理想,与整个社会、时代的总体意识形态是不同步、不和谐的,所以宝黛的爱情悲剧命运悲剧在所难免;薛宝钗也是悲剧的结局,其悲剧是封建礼教在末世之消的悲剧:她恪守封建礼教的信条,却仍难免是礼教供桌上的牺牲品。这体现历史更替时期人们的茫然和困顿,找不到合适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标准,无论如何努力都摆脱不了命运的悲剧结局。
       黄锦群,福建仙游师范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