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作文教学刍议
作者:耿慧青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作文是语文的重头,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作文能力的培养就成了重中之重,但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何把准作文方向盘,让学生从应试模式中真正走出来,打破为追求高分一味机械模仿的局面,还其作文创造的乐趣,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肩负的责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回归阅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实,要写好作文,就得多读作品。杜甫吟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为了应对高考,我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舍不得把时间投资于阅读,学生阅读能力薄弱,所以要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1、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孔子曰:“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样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就要采用多种方法,如学习《沁园春·雪》时,我把它和《故都的秋》放在一起比较。还让学生课下进行主席诗词朗读赛,优秀的予以表扬,这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有,课前十分钟,让学生先从朗读开始,选好的文章读,半学期后再让学生即兴演讲,内容灵活,可长可短,这样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为作文积累了不少素材。
        2、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从课内多读到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图书馆,让他们尽情体会徜徉其中的乐趣,以前老师只强调要记住古今中外作家的代表作,学生多能倒背如流,但一涉及作品,不少学生都傻了眼,阅读的书可谓少之又少,为扩大阅读面,我鼓励学生多去阅览室。多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打不好基础盖不起楼,但基础不等于楼,要想写好作文,还必须坚持多写、多练。
       二、放飞作文,把主动权交还学生。
       多数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写起作文来是搜索枯肠,无话可说。原因是老师没让他自由写,只给出条条框框,诸如写作理论,开头要点题,首尾要呼应之类,让学生按教材作文,既束缚了思想,又导致语言贫乏。必须把写的主动权交还学生。
       1、关注生活,精心准备,蓄足底气。张孝纯先生提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可见,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写作的源泉。我要求学生写随笔,可谓自由创作,前提是写真性情,也可摘抄好文章,然后写看法。我大致浏览,并尽可能写几句肯定或赞赏的话,隔几次,再让学生交流阅读,互相评比,挑选最佳的张贴起来,让大家欣赏,这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写的兴趣。通过练习、传阅,有的学生明白了自己想法太狭隘,开始冷静下来,品味生活,反思自己,从而走向成熟。比如,当时学校正搞基建,工地上有一位运输工受伤了,有个学生触景生情,想到了当搬运工的父亲,写到父亲瘦削的肩膀,扛着重物,支撑着一家的生计。我在班上读时,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也给学生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课。
       2、关注社会,关心国家,放眼未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所以在写随笔,进行生活积累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的大事,拓展作文内容的空间,让学生的思想与现实贴近,走出“小我”的圈子。我要求学生每天的新闻要听,每天的报刊要读,引导他们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比如“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升天,举国关注。我及时和学生探讨,告诉他们,在飞船发射现场,写着“严上加严,细上加细,确保万无一失”的标语,学习也如此,我们应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能处于世界前列而努力学习。这对学生触动很大,在高三备考阶段,精神为之一振。
       3、张扬个性,努力创新,弘扬创造精神。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作文应展示人格魅力,表现人性的灿烂,作文中的“我”应是独一无二的“我”,我总告诫学生,求真、求诚是作文之本,要诚信为人,真情为文,并不断创新。同时把培养联想、想象力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这个充满幻想挑战的时代,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努力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耿慧青,河北冀州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