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导写者]主体性教育与应用文写作教学
作者:史春梅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应用文写作一直不受人们重视。南朝梁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就把它列为“末品”。时至今日,也仍然有一些人轻视应用文教学工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可以说,应用文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纽带。从纵的方面说,它沟通、联结、维系着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和个人的公务活动;从横的方面讲,它维系着平行单位之间的公务活动。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日常生活,无不与应用文有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联系。重视并努力做好应用文的教学工作则是每个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实践中,我把主体性教育应用于应用文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体性教育问题在目前是一个倍受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成为了人们关注教育的又一崭新视角。“主体性教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它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应用文教学改革中,提倡主体性教育,才能把受教育者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主体。
       一、实施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依据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主体行为,它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学习首先要有内因,即动机、兴趣等。学生在缺乏学习的意愿和学习意志的情况下,学习不会发生或不可能成功,因此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树立学习的信心就成了实施主体教育的重要前提。马凤岐先生在其研究中指出,主体性心理结构作为社会历史的成果,包括主体的智力结构、意志结构和审美结构三个部分。其中智力结构是主体性结构的基础,意志结构是主体的道德心理结构,审美结构是合规律与合目的交融合一的愉快感觉。主体性教育内容的重点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最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种教育思想既是一种强调教育者主体性的思想,又是一种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对于传统应用文教学的反思
       应用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用文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相当高的实践性,“高职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和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实用的文章,而且要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随着生产的发展,公务员制度的逐步实施,新的文种不断出现。社会正涌起一股学习和研究应用文的高潮,应用文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应用文教学的有效性每况愈下,其主要表现为:内容陈旧老化,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及时更新,缺乏时代性、针对性;管理的科学化、书写工具的电脑化都对应用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显得非常滞后;教学方法上过于单调,以灌输为主,造成学生只掌握理论,却不能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诸多的不适应根本问题在于教育主体性的丧失,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在反思过去得失的基础上,教师用理性来把握以后的教学工作,才能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具有进取、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
       三、把主体教育融入应用文教学改革中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教育改革的重点是“重视个性的原则,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这是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促进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的概括。应用文写作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涵盖面广、教材变动性大、内容形象性差。教师的教学容易造成“例文+格式”这种表面讲授层次,学生只会格式,不会写作成为一种通病。把主体性教育融入应用文教学改革中就具有了迫切性、实用性。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点看法:
       (一)调动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应该珍惜每一节课的时间与经历,使教育主体的本质能在课堂中具体落实到学生的主体方面。这样才能使主体性教育思想在具体的、活生生的教育实践中安家落户。
       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其常用的方法有:
       1、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来阐明问题。
       教师在介绍新知识、新概念的时候,应讲明它们与原来知识的关系和矛盾,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错误。应用文教材变化性大,同一种文体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把这种变化在教学法中介绍出来,以免学生在应用中产生歧义。例如行政公文1987年《国务院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按公文的用途将其分为10类15种,而1993年《国务院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则规定按用途将公文分为12类13种,在1987年办法的基础上添加了议案,删除了指令、决议、布告三个文种。而2001年《国务院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为13类13种,去掉了使用频率较低的“指示”,增加了“意见”。以实例来说明随着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应用文亦非千古不变,从文种到格式都有一定的变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印象,避免应用中出现的混淆。
       2、给出形象和具体的描述。
       应用文的教学虽然在形象上较文学作品要差,但并非无形象性。许多应用文的例子亦形象具体,如果能抓住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会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经济合同要求语言准确时,用经济合同因为一字之差而产生纠纷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说明,就可以把本来缺少形象性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的认识。
       (二)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摈弃光讲不练的方法,突出写作训练。应用文写作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使用频率高的文种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应该讲清楚写作要求、过程、注意事项,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训练上。只有通过严格地写作训练,学生在实践中才能把学到的知识、方法、技巧转化为能力。
       1、课堂教学中进行单元训练和综合训练。
       在讲完每一文种以后,我都布置一些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开始学生的毛病会很突出,在格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几乎都可以看出不足。教师应该在评语中认真地评价学生的作业,既不打击写作的积极性,又应该中肯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写作训练,写作能力都有提高,这种提高的关键在于学生动手训练。
       2、在课余鼓励学生把写作应用到实践中去。
       有的学生主动承担系部、学校的学生会文字工作。通过写作实践,不仅使他们的文章内容扎实,文从字顺,符合体式规范,而且使他们练就了一个灵敏的头脑、一支过硬的笔杆。通过这种有益的课余实践,许多学生都成了应用文写作的高手。有的学生没有这种机会,就鼓励他多写日记、读书笔记、书信及其他日常应用文,学会吸取别人的长处,也会有所收获。
       3、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教师应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像导演一样充分地调动学生(演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到写作实践中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认真学习的态度、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学既完成了传授写作本领的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的素质,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目标。
       史春梅,江苏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