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英文报刊阅读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
作者:银熙敏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英文报刊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能够准确及时的反映出风俗、观念、历史、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学生在阅读报刊时会遇到更多的文化的障碍,即文化干扰。正是因为文化干扰的存在,学生才无法彻底理解文章内容。
       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指出英文报刊阅读课上必须要导入相应的文化背景信息。对于语言教学与文化的结合的论述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了,但是把这个理念应用到英语报刊阅读课上还是个创新之举。
       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是阻止我们理解文章的根源所在。所以,在报刊阅读课上教授文化是势在必行的。
       1.观念信仰上的文化干扰。
       大家知道,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而在英美国家超过90%的人口都是虔诚的教徒。毫无疑问,这种文化的更深层次加剧了文化干扰带来的困扰。《时代》杂志曾经出版了一篇题目为“busybodies:new puritans”(清教徒大忙人)。如果人们不了解清教徒的价值观和美国人对他们的态度,就无法理解这个标题。清教主义提倡节俭,勤奋。这种思想曾经在美国发展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当今一些美国学者认为这些清教徒实际上在倡导禁欲苦行。著名作家H.L. 门肯曾经诙谐地说,清教徒不让自己也不让别人过高兴的日子,总是担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日子过的开心。很明显此篇文章的作者也持同样观点。
       2.西方古典文学上的文化干扰。
       报刊文章体现着很深的西方文学底蕴,尤其是古典文学。出自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的典故经常在报刊中出现,因为记者和政治家都喜欢引经据典。
       3.生活经历上的文化干扰。
       语言涉及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便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因此,最后一类文化干扰是对相关国家生活状况缺乏了解。
       “I heard Asian jokes a lot,”says a junior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you are going to get out of the university and earn $80,000,so people can make fun of you while you’re here.”(TIME Magazine,May 7,1990)
       究竟亚洲人开的玩笑是什么呢?作者觉得亚裔美国人沉浸在毕业后赚大钱的幻想中。从美国90年代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刚刚毕业就想年薪8万美金,那是白日做梦。中国学生不了解美国的就业市场和工资标准,自然品味不出作者嘲笑的是什么。
       在报刊阅读中导入文化信息的措施。
       输入文化信息的相关活动应该谨慎地组织,纳入教学计划中去。本人实践了一个又一个想法,不停地从失败和成功中探索,最终掌握了几种有指导性的方法。这一部分将会对这几种方法逐一阐释。
       1.直接阐释法。
       这里直接阐释指的并非只是介绍相关文化信息那么简单,而是要针对作者或文中(尤其是政论文)主要人物的观点立场。当写文章或发表演讲,他们会代表某个政治团体,攻击他人,代表自己的利益。往往这种纷繁复杂的情况会使学生感到迷茫。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一旦学生能理清文中人物的利益关系,就不但能够理解文章还能保持自己头脑清醒。
       2.注释法。
       注释学生和老师都可以来做。老师做的话会节约学生的大量时间,但这项工作对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若是学生来做,他们则对文化信息印象深刻,并能积极主动地准备。
       3.原版电影。
       电影和电视片段使学生有机会领略从文章中看不到的真实场景。电影是一种集视觉,感觉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表现方式。电影把学生与语言和文化问题同时联系起来。(Stephens,2001:22-25)至少有一项研究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借助视频来学习文化收获甚丰。
       银熙敏,教师,现居贵州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