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经典名著的阅读指导
作者:张标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名著何以成为名著?那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经过了岁月的刷洗,经过了不断的误读和矫正,已经具有了闪亮的金属内质和公认的权威性、知名度。无论创作的艺术手法、作品内容的丰富典型,还是作品思想的深刻博大,它们都具有无可批驳的地位。我们不仅要读古典文学名著,也要读现当代的文学名著;不仅要读中国的文学名著,也要读国外的名篇佳作。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限于兴趣、耐性、接受力,往往会遇到一种阅读屏障,越过这一层,海阔天空;若不能突破,便觉索然无味,勉强应付三两页便丢之一旁。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突破这层障碍——主要是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工夫,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文学殿堂——阅读实践。
       巧妙切入,以名著的特色吸引学生阅读。吸引学生阅读名著,教师应该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切入点,可能是名著中的一个场面,一个细节,一句名言,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不一而足。比如叫学生去读《阿Q正传》,教师可以从阿Q名字的来由吊起学生胃口;读《围城》,可以由那一句名言“婚姻是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引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读《牛虻》,可以从书中的卷首诗谈起:“不论我是活着/或是死去/我都是一只/快乐的牛虻”。这本身也要求教师在阅读名著上身先士卒,起到表率作用。
       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探密的心理去阅读。比如说《边城》,翠翠究竟有没有等回傩送?她会一直等下去吗?傩送爱着翠翠,为什么却选择了远走他方?叫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去思考,慢慢的,脑海中单纯善良、对爱情的执著的翠翠和敢于追求真爱对天宝之死心怀愧疚的傩送形象自然而然显现。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黄磊的《等等等等》这首歌来营造这样的氛围,那么学生的兴趣和干劲也就被充分挖掘。基础较好的学生甚至可能联系上金庸的《雪山飞狐》结尾胡斐对苗人凤的那一刀有否砍下去的描写作思考,教师进而点拨小说结尾的留白艺术。在这样的指导阅读中,学生不仅获得了身心上的美好陶冶,还获得了阅读能力的大幅提升。
       创设情境,以影视促进名著的阅读。中外许多经典名著都曾经拍成过电影,因此,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放这些名著的改编电影。学生看了电影,兴趣被激发了,客观上就有了阅读文本的需求。他们带着声像上的印象去阅读名著原本,名著中的许多段落细节就浮凸出来,印象特别深刻。当然,我们也可以先要求学生先读文学名著,然后给学生播放改编电影,再写感想。这样,学生往往做了一次业余影评人的角色,评判改编电影拍的好坏,好在哪里?败笔又在何处?如果是我做导演,我会怎么做?比如让学生阅读《雷雨》,可以结合据此演出的话剧摄像给学生观看,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便从一个比较疏远的位置走近,进而对该剧的序幕和尾声没有展现在舞台上提出疑问,师生再加以探讨深入。这样读一本名著,使学生在视听、读写、发散性思维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遵循适量原则。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接受空间是不同的,名著的选择也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可以选择情节性较强的文学名著,对当代一些现代性、先锋性较强的名著则可让学生在“读有余力”之时阅读,作为提升性阅读内容。阅读量也要认真安排,学生有自己的课业、作业,接受空间是有限的。不读书会使学生的接受空间收缩,一旦过量,则可能产生抵触心理,收不到预想的成效。原则上一个月阅读一本文学名著,是学生比较能接受的。
       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的首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阅读文学名著的习惯,自觉抵触那些快餐性的读物,锻炼他们的阅读实践能力,防止那些不良思想的腐蚀,充实并保持他们健康的心灵。
       张标明,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