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误区
作者:何国庆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不少新变化,但也不免存在一些“新误区”。经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反思,本文将小议以下四点:
       一、心中想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实践中往往先入为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一到课堂,却又往往先入为主。进入文本的前奏,往往是语文教师煞费苦心想出来的导语。好的导语自然有助于课堂情境的创设,而有些进入文本之前的背景之类的介绍或另外的提示却使学生们的思维束缚在框子里,难以活跃起来,也难有智慧火花的闪现。比如,这样导入《背影》:“父爱是伟大的,父爱又是无声的,著名作家朱自清是怎样体验并表达父爱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影》。”这样的“暗示”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独立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
       先教后学,往往是先入为主。走出这一误区的方法自然是先学后教,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让学生通过品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独有的体验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点拨。先学后教,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突出。
       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肯定,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引导。
       课堂上,为了尽量调动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双边互动环节中来,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缺乏自信、胆子小,对本学科兴趣不大的学生,一句赞美的语言,一个欣赏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励,往往是莫大的动力。于是,这样一些赞许之语频频亮相于课堂:很好、真不错、有道理、很正确……一堂课下来,不禁有这样的疑惑:学生每次的回答真的都不需要老师的纠正和完善吗?而事实上,由于学生阅历不深,知识面狭窄,思维简单等因素,常常会片面甚至错误理解事物。此时教师的引导和规范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
       三、跟着学生的感觉走。
       深挖教材,认真备课,这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但准备好了的教学设计如何实施,颇值得探讨。在课堂上,一味地死扣教学设计,努力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方向引,固然忽视了课堂的“变化多端”,但尽力迎合学生口味,跟着学生的感觉走是否就一定体现了“教学的艺术”?
       教师都明白,课堂教学有其预设性,同时也有其生成性,二者关系必须处理恰当。比如,《愚公移山》一文,教师常常在分析完课文后,设计这样一个提问:愚公不辞辛劳,发动家人一起移山,你认为此举是否恰当?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多会热情高涨,纷纷痛斥愚公愚蠢至极,诸如破坏生态,“移山”不如“搬家”,固执之至且累及子孙等“罪状”简直罄竹难书——这样热闹的“大批斗”可延续大半节课。但明确本文是寓言文体,我们提倡的只是一种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后,以上的“激扬文字”就不必肆虐大半个课堂了。若老师也跟着学生的感觉大方走一回,不仅枉费一些时间,也有偏离主题之嫌。看来,找准感觉再走,实有必要。
       四、为节约课堂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
       课文,是众多专家精选后而产生的语文材料,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常见这样的课堂:为了节约时间、拓宽知识面、加强积累,学生把课文匆匆阅读一遍,教师便开始对其分析。由于对内容的不甚了解,学生阅读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根本无法推进,其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课文是“例子”,“例子”自然需要精读,而精读需要学生慢慢地思考,耐心地探究。否则,教师只是急于把思考的结果告诉给学生,而学生仅获得粗略的印象,这与“一言堂”,“满堂灌”有何区别?
       以上一些新的误区,仅为个人拙见,愿同仁共同努力,让新课程的标准得以正确实施,以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
       何国庆,教师,现居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