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审视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江 勇 周选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课堂上,热热闹闹,好多头攒在一起,一堆一堆的,可别误会了他们,他们可是在搞“合作”、“探究”。你也别以为他们就是在上语文课,说不定他们是在上自然、抑或是数学、社会什么的。非但这些课的表象相似,就是内在结构也大致相仿:首先是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语文课还有非预设等说法),再是提炼出一个主要问题,然后是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是成果汇报。有的老师可能现在肚里还在嘀咕,语文课这样上不是很好吗,那些国家级的什么新课程的展示课也不都很流行这样的上法吗,那么,我问你,这种以认知、质疑为起点、靠知性来运行的课型你果真能完全实现语文的审美吗?语文的熏陶呢?感染呢?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难道面对《致橡树》这样的诗歌我们真的可以把它上成爱情观大讨论吗?更何况以上追问还只是假设“合作”、“探究”有效的前提下才发生。
       大伙儿搞自主、合作、探究这本身没错,但是实践的方式如此雷同,语文、社会、自然、数学都大致相仿,还有共同都面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都说明我们肯定是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对待“自主”、“合作”、“探究”上会是如此的简单化与形式化呢?这是认识上的原因造成的。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各科都把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作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是对以往“接受性”学习造成学习主体人格挫伤和学识结构缺陷这一现象的有力反驳。“接受性”学习往往与“国家主义教育”分不开的,它意在教育中体现国家意志,注重对学习主体进行“工具”价值的开发。而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规格的新要求,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立人”教育思想的确立,是我国向现代教育进军吹响的号角,这种决心可以从各科课程标准在此问题上大致一致的表述中得以证明。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是极具人文内涵的,课标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只是在课程层面上的阐述,背后的意义实在深厚。
       然而,就是如此极具内涵的事物,我们在实践的时候却流于形式与简单。许多老师把它浅层次的理解成一种“用”的东西,以为它可以不经转化就可以运用到课堂中来。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所描述的现象——课堂上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物质外壳,却没有精神内核。
       一个人的行为是思想的外化,若没有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指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行为发生。因此,我们说“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是重新塑造一种新型的群体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即培育未来公民独立的人格,平等、互利的意识,包容的气度,开阔的文化视野及批判、求真的精神。语文科在此问题上比其它学科肩任更重,我们若只做表面上的文章,岂不笑话!
       现在,我们来审视一个经常出现的教学行为,看看我们的课堂其实离自主、合作、探究有多远,同时也意在说明自主、合作、探究实质是精神思想的问题。这个教学行为我们在解读文本、学生作文的时候频频出现,这个行为是“摆事实、讲道理”——在上社科类的文章时我们往往会问学生,作者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都用了哪些事实、理论材料,这些材料有何典型性;然后作文的时候,告诉他们格言、警句要多引用,为了有说服力,材料要用名人、伟人的言论和事迹。下面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也是觉醒者对此的认识:“在中学生的议论文里,有一个最常见的格式:‘曾经有位伟人说A是……没错,A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习惯了这种懒惰的追随后,独立思想必将被置于死角……在崇拜的沉默里怎会产生新的思想呢”,学生缺乏“运用自由的判断来构建己说的能力”,“习惯于用大量的堆砌引证来掩盖空虚本质的中学作文几乎是在引导学生放弃独立思考”。(《另一种声音》,《语文学习》2003,11)如此丧失“自主”的行为课堂还有很多,若我们仔细的考察一下,有一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学生的言行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裹卷,久而久之,竟成了集体无意识。学生的“思维”在真实之外、情感之外、生活之外滑行,其方向要么迎合道德说教,要么迎合考试。自主都沦陷了,谈何真的合作、探究!
       任何一个抽象的理念都不可能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直接落实在现实中。自主、合作、探究它好比血液,只能渗进课堂教学的肌理,我们要实践它,不能认为它自上而下的可以以某种固定的形式落实在课堂的外在形态上,你只能把它同具体的教学情景结合起来,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问题来研究。如果老师出了一个没有暗示的题目,鼓励学生向生活求证;如果老师以多元的价值观包容了学生的真实的体验;如果老师奖励了思维缜密的答案;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叫他们学会宽容;如果老师抵制“求圣”教育给学生“底线”上的广阔天空;如果老师以更宽的文化视野观照文本;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标榜了独立的人格,弘扬了一种精神……那么,其实他就是在实践自主、合作、探究了。而那些漠视情感与思想,技术至上的课与文化眼光狭隘的老师,不管怎样的装模作样,都很难与自主、合作、探究沾边的。最近,我们听了一位老师上《最后一课》,老师从“九·一八”一直讲到“可口可乐”,要大家莫忘国耻,努力学习祖国文化,可我们听来听去感觉到他在培养一种民族仇恨情绪,因为,他不是站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高度去认识这个问题。若我们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基础上的,那么,我们培养的未来公民恐怕是具备不了“合作”的意识的,当“九·一一”发生的时候,不是说有很多人——包括那些高学历的人都在拍手称快吗?
       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与简单,除上述认识上的原因之外,也有课标表述上造成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首先出现在教育部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这一政策法规里,可能是太要体现这一精神了,使得各科的课程标准来不及转化一下就照搬了里面的词汇。这种欠缺学科化的表述势必为我们履践新课标带来困难——自主、合作、探究只是学习的共性品质,按理想说法,各科的课程标准在此问题上理应有更为清晰和具体的表述,它们应当有各自的内容和相应的实现方法。令出法随,现在我们又“咸与维‘新’”了,整日把自主、合作、探究挂在嘴上当“符咒念”(鲁迅语),希望就此灵验了。这除了改革的热情之外,还有什么呢?
       江勇,教师,现居浙江温岭。周选杰,教师,现居浙江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