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语文教育中要渗透生命教育
作者:林小银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高目的,教育必须遵循人的生命规律。进入21世纪,随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推行生命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新动向。生命教育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将散落在一些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由于语文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蕴涵着生命教育的丰富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更多地渗透生命教育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笔者主要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谈点粗浅认识。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它应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进而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斯普朗格揭示了教育的真理。近年来,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了一系列让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触目惊心的现象,诸如研究生接连跳楼自杀、大学生用镪水烧黑熊、中学生用榔头敲破母亲的脑袋、小学生把尖刀捅进同学的心脏等,这些现象至少从一个侧面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过去的教育还缺少了什么?教育者和专家往往从教育体制、思想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当然是对的,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从生命教育缺失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生命教育的根本就是教育学生注重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就是斯普朗格所说的生命感,并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挖掘生命潜力,使生命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知道如何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与家庭、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生命的历程。应该说,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学校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主题和领域。在学校教育的各个课程中,语文教育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也正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丰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我们所倡导的人文素养无疑包涵了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价值的守护、对生活的丰富体悟,生命教育使得“人文素养”的落实更加具体,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突破口。
       但是,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当前语文教育对生命教育还存在“不到位”甚至是“缺位”的状况。许多学者有着共同的认识,过多地追求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对生命发展本质的引导和思考,是我国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身应有的主动性。建国50多年来,语文教育一直存在一种偏颇,即片面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性,把语文课教成了政治课,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充斥着大量的政治色彩浓厚的文章,或脱离当前生活实际的文章,很少有反映生命的宝贵与美好的文章;二是为了在升学竞争中赢得好名次,许多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学都围绕着考试转。一篇文章往往被教师肢解为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等,学生被陷入到琐碎的语法分析和僵硬的思维中,而忽略了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鲜活的生命体现和感悟。综合而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语文的教育主要是一种工具理性的教育、轻视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大我”的教育。它不是教导学生珍惜生命,而是倡议学生为国为民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并没有发挥好语文教育中应该起到的生命教育的作用;三是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价值与情感体验。往往是教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被动地获取由教师强硬填塞的内容。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语文课程内容改革。当前,我国已经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新课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改革目标,使我国基础教育目标已由“知识——认知”目标调整到“生命领域”。语文课程的内容设计应该沿着这个方向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赋予更多生命教育的内容,更科学地安排生命教育的内容。它应该不是僵硬地按照教材的顺序,而是按照学生的需要安排课程内容。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袁卫星、苏州大学博士后王海燕女士、博士陈国安先生、博士生王明洲等联合编写了《生命课——一名学生的必修课程》述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编者之一的袁卫星在担任教师期间,他班上一名自小受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影响甚深的学生在日记本上写下了遗书性质的文字,被他及时发现后,他在课前30分钟临时取消原来的授课计划,改上《善待生命》。他从台湾一个罹患软组织恶性肿瘤,在与癌症对抗的过程中截去了一条腿的9岁小女孩的诗《我还有一只脚》入手,将生命的韧性和弹性一一引来,最后鼓励学生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一堂课挽救了一个学生的生命。教育在线的网友、四川教育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李晓翔女士由衷的感叹:“这哪仅是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还给了孩子们有关生命、责任、爱……我想,他们一生都会记得的。一堂好课,一群好孩子,一个好老师!”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课程专家斯坦豪尔说:“课程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只有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才能显示课程的生命力,才能决定着生命教育的最终效果。
       (二)加强课程功能的改革。即变老师讲课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和老师交流。实行生命教育,就是要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要创造生命化的课堂和校园,就必须突破师道尊严的局限,把师生置于真正平等的生命主体地位。陶行知说:“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尤其是师生关系。也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而不是任人随意摆布的器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和兴趣,教学应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教师不以自己的个人喜好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在教学中做到一视同仁。孔子教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或是并肩同游,学生在其授课过程中可以对答,质问,甚至是搞搞自己的小动作。教育家张伯苓在执教南开中学时,有个15岁的学生写了篇《走错了一步棋的张伯苓》的文章,发表在重庆的大刊物《新闻天地》上。张伯苓反而极为赏识这个学生:“才念高中就敢在杂志上指名道姓批评老校长,这说明他没白念南开。”师生平等的地位,不仅能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意识,更能让生命的活力充分的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
       (三)加强课程实施的改革。就是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结合语文课内容的丰富性,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一是创设高品质的语言环境。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优美而富于想象空间,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从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语言大师闻一多在教授《诗经·周南·芣苜》时以他诗人的想象和学者的渊博极力铺陈道:“……那是一个夏天,芣苜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苜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这边人群中有一个新嫁的少妇,正捻着那希望的玑珠出神,羞涩忽然潮上她的魇辅……”(《闻一多传》)诗经直白朴素的语言,被闻一多铺张成几百字的优美散文,学生很容易身临其中而遥想千里。语文教师具有完美的教学语言,他能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也能紧紧吸引学生的心,更能不时的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只有承认和维护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要手段是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语文学习中的自主阅读应该是一种学生与文章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在自主阅读中,特别要重视学生的“个性解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破除对选文与标准化诠释的迷信,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三是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语文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学生自己成为“发现者”。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其灵活性和自发性都很大,没有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进行经由自我“发现”的语文学习,只有经由学生“发现”的阅读才会真正影响学生的生命。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也能够使老师从过多、过细的分析讲解中走出来,改变传统的沉闷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生命教育又是语文教育的拓深和丰富。通过生命教育,能够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使学生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使他们的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
       林小银,教师,现居广东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