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应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我地位
作者:罗金庭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小说《看麦娘》的最后说:“现在这个世界,如果单就强弱大小,单就生命的表象,人类谁能够救谁呢?只有我们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了。”语文当然不是救世主,但在这方面应该有点作为,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离本我越来越远了,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学的指向更多的是在功利性的层面上,关注心灵、体贴人性的教学行为越来越受到排挤,甚至有从我们的教学领域里消失的可能。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一是教学的语言环境存在着许多污染源,如网络语言、广告语言、商业用语、娱乐语言、时尚用语等,这些语言像蚊蝇,吸附在我们的生命里,成了无法摆脱的现实,这是一个宏观制约,汉语的本我正在流失,我有点担忧,长此以往,汉语会成为一种应用汉字而没有汉语内质的非汉语语言。我当然不反对汉语借鉴各种语言因素发展自己,但现在摆在面前的却是汉语正有沦为受玷污的“娼妓”的危险,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隐性的前提,它的伤害性是根本的;二是我们的教育目的的短视行为。不容否认,我们已经在应试的教育体系里潜行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也在这样的体系下涌现了一批名师,其实这样的名师越多,我们的教育可能就离我们的本心越远,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语文教学的悲哀,因为语文承载着许多人的个体情感、民族情感、社会情感;三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过于追求效率,什么都以掌握为归结,以量化的硬指标考察课堂。综上所述,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从背景上考虑还是从教学目的上验证或者从教学实际上比量,我感觉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向本我的反方前行。把本我概念引入语文教学,有如下的一些作用:
       1、革除粗糙的语言。本我进入教学,这在理论上会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观望态度,观望态度在以前的教学当中是相当普遍的,课堂可以是不关乎某一个自己的,大家不妨想一想,一节热热闹闹的课堂,无论这老师的关照面有多广,总有学生是不属于这个课堂的,抽掉他,这一节课还是热热闹闹的课,他有没有积极的想,我们不知道。但他没有说却是肯定的了。笔者曾经听过魏书生老师的一节课,他有一个环节是这样安排的——每位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大声地说上两分钟。学生说得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但我认为这个环节就有点回归本我的意味了,因为在课堂中,在这时候每一位学生都是真实的存在,抽掉他,这个整体就不再是刚才那一个整体了。说,而且是公众场合的说对改变学生的语言习惯是很有好处的,这说毕竟不同于私底下的说,它需要符合规范的说,需要优美的说,需要具有穿透力的说。每个人都有天生俱来的荣誉感,在公众场合的说他必须维护这荣誉感,这样,他的说就会自觉地向这个“需要”靠拢。这种荣誉感的持续作用,学生必然会修改自己的语言,尽量地完善它,使之有神有味。
       2、丰富单薄的思想。思想的单薄是我们学生的普遍现实,又因为教学极少指向本我,思想处于教学的边沿,丰富学生的思想便成了一种奢望。在课堂上,繁琐的分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在教学评价中,这种繁琐的分析又在很多时候被定性为深入浅出,教师得到了鼓励,也就乐此不疲,没有再去追问——我的课堂为学生贡献了什么。其实,思想虽然有些也可以在分析中得到,但那样得到的思想始终是像是被强行灌注的,没有依附的物质,具有不稳定性,也就没有持久的力量,这对思想的积累极为不利。我认为教学回归本我有利于解决这一个困境,在思想的框架里,“我”要干什么?最好的策略就是找材料,运用材料。教学的材料是构建思想的物质基础,学生一旦进入材料中,材料就会以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他——思想原来也可以是那么的美丽,从而建立起对思想的亲切感。
       3、滋润贫瘠的情感。人文教育正轰轰烈烈地蔓延开来,人文教育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滋养人的情感。藉这股东风,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可回到本我之上来。接上一段的“找材料”的教学行为,可以挖掘材料的价值,梳理出其中的感情因素,增加学生的感情认识。感情不是抽象的,但我们已经在抽象中走了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收获了贫瘠。一个个的具象会为我们建造起深厚而坚固的感情大堤,具象从具体的材料中出,从千千万万的本我中出。说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之情……说教是引不起共鸣的,而说教又是对本我的一次打击。说教再加上没完没了的练习,活生生的课堂就成了教师为学生特意设置的桎梏,并以“应当”的名义大行其道,剥夺了学生的阅读的兴味、情趣,以教学目的的“所指”代替了学生阅读的“能指”,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法则,又因为情感是属于非考类别的东西,教师的所指也就往往忽视了它,情感教育也就留下了太多的空白,甚至有积重难返的迹象。“本我”的课堂出现必然逼使教师放下手中的“屠龙刀”,让学生自由、自主地获得有多温润就多温润、有多浑厚就有多浑厚的情感教育。
       4、道、本、内对器、末、外。在我们教育行业,记得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临到运作时,还是“要我学”,甚至是“逼我学”,“我要学”在具体的事实中,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因为我们的语文学习,针对的是“器”,强调语文在考试、测查中的“用”,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功效,不顾语文有一个很主要的“道”行,关注人道、世道,呵护心情、心性,给予心安稳的位置,我们的语文学习之心长期处在虚无缥缈间,心没有学习的觉醒,“我要学”也就遥遥无期了。语文学习的本末倒置,知识、技能,甚至是假知识、伪技能主宰了“我”,而不是“我”主宰它,外在的“识、知”蚕食了内在的“灵、性”,而不是内在的融化外来的。相应的教学处理上,漠视交流,忽略“真、善、美”的探求,即使有真善美的印记,也只是一个表面样子。学生在一层一层的知识外衣的包裹下,不愿说心里话,不能说真话,在师生之间,在公众视野下,知识性的场面话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学生追寻的是标准答案,在潜意识里已经进入一种外在的被制约的具有一定程式的语境之中,内在的主动的合乎自己心性的语言则无法表达。因为认识的偏差,能力的高下,没有达到教师(或某一标准答案)的高度、准度的回答均得不到鼓励,相反,套用某些由训练而来的僵化的答案却得到表扬,但训练而来的答案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找不到标准答案之前,只好哑口无言,课堂就成了沉默的殿堂。语文也就只好失去学生的兴趣!“本我”的出现,可以藉此恢复语文的“道、本、内”,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滋味,进而解决“器、末、外”的问题。跳过“本我”的功利性教学,恰恰应了“欲速则不达”之语。
       为了“本我”,教学尝试应该关注什么呢?
       教学应该见“人”,除了必要的知识传授、知识梳理、知识连接之外,更主要的教师要有这个行动、有这个能力让学生和阅读文本之间建设通道,使学生的心性与阅读文本互通,以千变万化的丰富多彩的文本内涵导引学生的实现心性的澄澈通亮,开启学生,感化学生,升华学生,学生尽可能在教师与文本的双重召唤下,释放内心的能量,学生既可见到文本中鲜活的人,又可体验到自己鲜活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发绿;教学应该明理,教学唯通,“通情达理”是在一次次的文本体验与生活实践的真切碰撞之后,所修筑的“通天大道”,在知识膨胀的课堂上,学生是很容易摒弃在文本之外的,学生在干巴巴的学习环境中,情既不通,理也是难明的,教师解放文本,解放学生,理自然生发开来,让生活充满阳光;教学应该富有洞见,轰轰烈烈的所谓伟业是难得一遇的,甚至连见到的机会都不多,但人活着的意义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渺小”之中也是一样的,知微见著就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了,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知微见著的能力,迅速在各种表象里直入事实的内核,不会被迷惑。有洞见,遇事能断,皆因思想在微笑。
       要想真正进入“本我”的教学世界,我认为学生一开始就要进入读书之旅。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必要的指导。靠几本教科书是很难有大的建树的,教师应该把教科书当作一个引子,从课堂出发,引起学生的读书需求,由课堂开始铺设学生的读书之路,倡导学生的读书积累,由读书回归心灵。
       罗金庭,教师,现居广东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