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鉴赏者]《竞选州长》的讽刺艺术
作者:张开亮 靳军庆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竞选州长》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当时,社会上还弥漫着对美国的民主、自主的浓厚的幻想,而小说通过一个假想的独立党州长竞选人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种自由竞争的肮脏内幕和民主政治的虚伪。小说语言委婉含蓄,极具讽刺力量,我们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以下几种:
       一、含而不露。
       “然后想一想你是否情愿把自己降到他们的水平和他们公开竞选呢。”
       祖母的回信印证了我的感觉,伍德福和霍夫曼是些什么人?怎么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二、诙谐含蓄。
       “从报纸上很容易看出,即令他们曾经知道保持名誉的好处,那个时候也已经过去了。”
       “即令”这个步步关联词,说明他们现在不知,过去也未曾知道保持名誉的好处,都是对“各式各样的可耻的罪过都习以为常了”的人。“即令”增强了句子的幽默感。
       三、绵里藏针。
       “他也许会赏个面子……吐温先生应该把这桩事情交待清楚,才对得起他自己,对得起他所要求投票支持他的那些广大人民。”
       只有承认犯了伪证罪,才算赏个面子,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广大选民,否则,那就是不赏面子,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广大选民,怎能让你对不起的民众投你的票呢?
       四、取喻夸张。
       “至于香蕉国,我简直就不知道它和一只袋鼠有什么区别。”
       将毫不相干的两种事物作比,可见自己是多么憨直冤枉,造谣者又是多么的卑劣、无耻、可恶,所谓的罪名,纯属捏造,无中生有。
       五、说此指彼。
       “新任州长竞选人可否将下述事实经过向本市若干迫切等待着给他投票的市民赐予说明,以释群疑?……”
       貌似彬彬有礼,意在设阱坑人;俨然为民请命,实属强奸民意。诬蔑者居心何其险恶。
       六、劝喻为唆。
       “我们想到这种卑鄙的谣言给死者清白的家属和亲友们必然带来的悲恸时,几乎激动得要把受了污蔑和侮辱的公众鼓动起来,采取断然行动,对诽谤者施行非法的报复。但是我们不这么办。”明劝实唆,目的不言而喻,诬蔑者自诩为“正人君子”,实系政治流氓。
       七、以守为攻。
       “昨晚上分明有人看见一个人醉得不成样子,一歪一倒地走进吐温先生住的宾馆。独立党党员们有不容推卸的义务,应该赶快证明这个醉鬼并非马克·吐温本人。”
       不讲明“真正原因”,而描写一个醉鬼;不指明醉鬼是谁,而要独立党党员们证明这“并非马克·吐温本人”。闪烁其词,既能毁坏“我”的形象,又能挑拨同党和“我”的关系,以守为攻,一石双鸟,可见诬蔑者的阴险毒辣。
       八、旁敲侧击。
       “你们是否可以把你们的规规矩矩的选票投给他!”目的不戳自穿,独立党党员们决不要把票投给他。
       九、不言而喻。
       “九个刚学走路的孩子,包括各种肤色,带着各种穷形尽相,……抱住我的腿,叫我爸爸!”九个各种肤色的小孩同时闯到集会的讲台上来,这不是捏造者的阴谋,又能是什么呢?捏造者无耻下流至极。
       张开亮,靳军庆,教师,现居山东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