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孔子教育心理学思想浅析
作者:高 娜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三十岁左右就已经开始了教育活动,从事教育活动四十多年,创办了规模宏大的儒家“私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证明其方法和经验是行之有效的。之所以能够行之有效,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它符合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已不自觉的运用了现代心理学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一、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的概念,孔子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但从他注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学生主体积极主动地思维的强调。正如他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仅要让学生“多闻、多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他们自己进行积极的思考。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只有学习主体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时,大脑才能处于积极的状态,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1、运用启发,努力愤悱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教学原则,用朱熹的话来解释,“愤”即心求通而未得;“悱”即口欲言而未能。也就是说,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达到了“愤”“悱”这种思而不解的程度时,教师才能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否则将不予启发。不难看出,孔子这种启发式的教育精神,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只有学生进入了积极思考的状态时,教师的引导才能真正有效,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只能是越俎代庖,进行纯知识性的传授。
       2、鼓励批判、提倡质疑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问题精神”应该是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所以,孔子认为,要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无论是对书本知识还是对前人的论述,都要有“明辨”的思想,敢于批判的精神。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就是说,在学习中提不出“为什么”、“如何做”的问题的学生是没有办法教的。孔子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有“疑”是思维的开始,通过疑问的形式、通过“愤”“悱”的状态,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思维状态之中,从而形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也是思维的表现之一,因为思考是批判的前提和条件。孔子本人就很具有这种批判精神,比如说书上说商纣王坏透了,孔子却认为,商纣王并不一定那么坏,只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所以人们就把一切坏事都加在他身上。即使对于他最喜爱的弟子颜渊,当他对孔子的话惟命是从、没有批判思维时,孔子斥责他说“非助我者也”。而对于能提出问题的人则大加赞赏,如卜商。
       3、运用比喻,通过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孔子常常运用生动的比喻,从具体事物的特征中领悟抽象的道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上升为抽象思维。如孔子用寒冬苍劲的松柏来比喻高尚的节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而凋也”。用日夜奔流的流水来比喻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一次,子夏问孔子:《诗经》上说,有酒窝的脸笑得美,黑白分明的眼睛很动人,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画花。子夏说,是不是礼仪产生在仁义之后呢?可见,孔子对子夏能从在白绸子上画花这一具象中体会出仁义是礼仪的根本这一抽象,是给予高度赞扬的。
       在《论语》中体现孔子思维训练的例子很多,如“举一反三”、“由博返约”等则是侧重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孔子重视学习时进行思考,重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的发展。可以说是现在的“为思维而教”理论的先声。
       二、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是非常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是乐学思想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他把学习兴趣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阶段:“知之”——“好之”——“乐之”,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自己学习时常常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颜渊更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们之所以能如此乐学,原因就在于他们是饱含兴趣的学习,把学习当做了一件乐事。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孔子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呢?
       第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孔子十分热爱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如孔子曾说“吾无行而不与二三者,是丘也”。意思是说,我没有什么活动不是与你们在一起的呀!可见,孔子弟子们是经常接触,甚至是同吃同住的。而且孔子在教学过程中还经常利用音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是通过赏识和表扬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有被赏识的需要,都有需要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很善于从正面来表扬学生,对安贫乐道、闻一知十的弟子颜渊,孔子就曾多次的公开表扬他。如“善哉!由也”、“启我者,卜商也”等等。即使批评学生也是善意的,纵观《论语》一书,最严厉的批评也就是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见了很生气,于是说“朽木不可雕也”。但是这里的批评应该是必要的,是针对宰予的缺点而提出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可见,孔子认为乐学应该是很高的治学境界。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根据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再是智能高低的差别,而是智能类型的差别。孔子早已认识到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并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孔子强调“知人”,即准确的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长。在“因材施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闻斯行诸”的例子了,对于同样的问题,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对冉有则有完全相反的回答:“闻斯行之”。原因就在于二者的性格不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故退之。”
       孔子不仅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因材施教,而且根据学生资质的不同和水平的高低,对同一问题也有不同的回答。如樊迟和颜渊都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对樊迟的回答是:“爱人”;对颜渊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是孔门的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克己以复礼。在这里孔子对樊迟和颜渊的同一问题根据其水平进行了不同的回答,樊迟的智力水平决定他只能接受最基本的概念,如果用颜渊的标准来要求他,而他的智力水平并没有达到那样的层次,那它也就不可能了解什么是“仁”,那么这个问题也就失去了它的必要性。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孔子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交流,正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与智力差异,并能根据这些差异,有效地因材施教。所以说,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承认和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人。
       四、注重恒心、意志等学习态度的培养
       恒心、意志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那儿早已受到了重视。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学习态度。他说:“君子不重不威,学则不固。”其实这里的“重”,可以理解为“敦厚、庄重、注意力集中、严肃认真”等。可见,孔子认为,如果学习的态度不庄重、不认真,那么就会“学则不固”。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心,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和精神,认为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办不到的事。他说:“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只要每天一筐土地坚持下去,总是能成功的。但是如果没有恒心,再容易的事也做不成,甚至连巫医也做不了,他说:“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如果停止,也不能成功,“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孔子运用这些生动的比喻就是意在培养学生的恒心与毅力。
       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始终是个莫衷一是的问题。我认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孔子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已经是涵盖了有关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也许他的理论是片断的、粗浅的、不系统的,但这在2500多年前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所以说,当我们沉浸在西方的某些教育理论中时,也不妨回过头来品味一下自己祖先的精华!
       高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