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怎样搞好拓展式阅读教学
作者:田淑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拓展性阅读就是指以课文为核心,以某一探究主题标准选择一系列与课文相应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开展探究活动,以期扩大阅读量,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积累,促进对课文理解,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一种课外阅读。扩展延伸式这一形式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教材某一信息点向教材以外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扩展延伸,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以点拓面,再由面驭点,在沟通相关联的知识过程中,达到综合学习的效果。相对于那种拘守于一隅、孤立地处理教材的形式,这种扩展延伸式对于学生思维广度、灵活程度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由点向外辐射扩展延伸。如学《故乡》可联系有关辛亥革命历史的影视;学《爱莲说》可引进《诗经》《楚辞》中香草美人喻高洁品质的诗歌,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上好这一类型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如学习《什么是生态平衡》时,学生提出问题,萧山的生态环境怎么样呢?我们周围有没有因为物种的引进或侵入而造成生态失衡呢?(而事实上,萧山的环境,特别是沙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是极其严重的,并且为净化水质而引进的水葫芦已造成生态失衡,给河道排洪造成了不利。)这样就确立了基本点,然后由此去选择文章进行阅读。基本点确立以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去阅读。阅读时可确立如下问题:水葫芦是哪儿来的、如何改良沙地区的水质、我家旁边小河的昨天、今天、明天。不管是什么问题,都要遵循一个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的原则。至于问题由谁提出,一开始可由教师为主,待学生的阅读面、阅读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后,可由学生个人、小组去寻找,教师作一个指点,如到什么地方去找,便于找到;什么样的资料是有用的等等。还有就是教师要在问题的表述上作一定的指导,这虽然是一个外在语言形式的问题,实际上是内在思维是否清晰的问题。学生一开始是不大容易表述清楚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想清楚。
       围绕着一个中心,将相关的内容和活动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将课内与课外、诸学科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教《黄河颂》这篇课文时,可以以“黄河”为中心,课内将学生学过的与黄河有关的课文联系起来,将历史课“黄河”的有关介绍联系起来,在地理课上考证黄河线路、地貌概况、风土人情,音乐课上教唱欣赏《黄河颂》等;课外举办“黄河”故事会、剪报专栏展出、组织合唱歌咏等多种活动。学生在单元组合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综合性训练,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人文品质。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间的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合作是个人或群体相互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联合行动。合作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
       一、个体间的积极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拿出自己的观点,在伙伴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且使讨论深入。
       二、虚心求教的态度,这一点尤其是优生要注意。优生在合作中容易表现为不信任别人,瞧不起一些差生,喜欢单干,因此要让这些学生相信集体智慧大于个人的力量,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并且要让们有虚心求教的态度。教师要多关注差生,使他们有更多的信心参与小组的合作,在合作中树立威信(下文将作具体展开)。
       三、明确分工,这不仅是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更是成功合作的基础。如大家的讨论,最终的采纳,都刺激着个体被人重视的需求,所以易产生成就感。上好这类课,语文教师除了要有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才干外,文科功底的深厚及协调各学科教师支持配合的能力也是必备的。
       学语文仅靠教材、课堂,这对奠定文学基础的中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由于教材多年“老面孔”的局限,也极不利于学生吸收鲜活的语文信息。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报刊杂志选取时文或从新华书店选择时文读本,供学生每日课余闲暇阅读。
       这类课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是学生阅读文做作读书笔记,教师教阅读和做笔记的方法。第二个步骤是每周专门设置一节阅读课,由学生自主交流。具体过程是:每节课由两名学生准备本周内阅读的几篇文章,安排好交流的步骤环节。上课时由两名学生主持穿针引线,或问或答、或读或评、或讨论或辨析;最后几分钟老师解疑、总结。上好这类课,教师要真正地相信学生,敢于放手,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比比皆是,但仅读一篇作品很难对这些大家的作品乃至人物有全面的了解。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确定某位作家作品作一个专题,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那么对学生蓄积多方面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综合性全面素质,完善人格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这类课操作起来,不但不能拘于课时(查资料利用周末、课余时间等),而且要求教师本人具备一定的研究指导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引进现实生活的“活水”,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变封闭性为开放性,使语文教学始终与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密切结合起来,对学生蓄积多方面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综合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性阅读为学生的探究和综合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究,实现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实现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语文学科自身的综合,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撑起了一片蓝天。
       田淑新,教师,现居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