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思者]让人文关怀走进语文课堂
作者:孙继文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是新课标体现的重点内容,人文精神也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新课标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许多文学篇目也很好地体现了人文特色。在教学中抓住契机,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语文教学名师于漪也以“人文”释语文: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语文学科是一门多功能的人文科学。新课标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富含人文精神的文学作品,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素材,因为人本身是一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感情,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健全的人格。
       遗憾的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却剑走偏锋,趋向两极:一种是“目标高远”型,这种教学总爱淡化甚至放弃语言感悟,企图从每一篇文章中抽出一种所谓深奥而伟大的思想或哲理来塞给每一个学生,奢望每一节课都是精言妙语,让学生脱胎换骨,结果往往是舍本逐末,两头皆空;另一种是“急功近利”型,教师仍然停滞于应试教学,将优美的语言变成僵死的符号,把一篇生动优美、血肉丰满的文章进行支离破碎的解释,结果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这两种偏激的语文教学行为,是浮躁的当代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的症结的集中反映。
       语文记载了祖国浩繁丰富的文化历史,包含丰富的人文内容:《诗经》、《离骚》、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化之河,浩若繁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天生我材必有用”,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名句名篇,无不闪现着人文理想的耀眼光芒。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泻,都可成为我们进行人文教育的范本。语文学科的特点涵盖了其它多种学科,囊括了社会百科知识的精华,是进行人文教育的肥沃土壤。但在诸多学科中,始终有一种偏激的认识在左右着我们:人们出于实用的功利主义眼光,认为语文学科大而无当,毫无边际,无从下手,使语文几乎只剩下工具性的外壳,语文教育染上了浓厚的技巧性、功利化色彩,随之失去了厚重的生命力,缺少了鲜活的个性,缺少了大气文化的人文养分,丧失了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对真善美的人文理想追求。
       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笔者姑且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具体一点。汉语言文化是一种简洁而又阔大、“四两拨千斤”的民族文化。独具个性的寓言,有深刻寓意的成语,有丰富情感的诗词曲,独领风采的汉字书法……无不蕴涵着与这个民族息息相关的人文因素。语文教学就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之美、语文之趣、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所谓大语文观,就是一种大范围的、大气磅礴的厚重感。这样的语文教学自然根深而叶茂,源远而流长,“人”也将在语文世界学习并快乐着。
       八年级语文课本中杨绛女士的《老王》就是一篇很具特色的文章,文中洋溢着对普通人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怜悯。主人公老王穷苦卑微但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他是一个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极其纯朴的好人。作者对这一人物,自始至终是投以关爱,更重要的是文章流露出的那样一种人文关怀,让人感动。浮躁的现实生活中,社会地位、生活条件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样的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在作者那里,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虽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其次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杨绛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情感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一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教学中,只要抓住这一情节,适时地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学生会在真诚的情感流动中,感受更深的人文情愫。
       再如,余秋雨的《信客》一文,也是一篇富含人文色彩的精美散文。文章所叙讲的信客的故事,凄切感人,“信客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行者,一身破旧衣衫,满眼风尘,状如乞丐”。(《文化苦旅·信客》)“信客”挑着一副事关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却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最痛苦的是蒙受怀疑、欺凌、憎恨。老信客仅仅因为裁下一条红绸,被人糟蹋了一生名誉,再也做不起人。信客通报噩耗,农妇竟把他当作死神冤鬼大声呵斥,送交遗物,还被人怀疑贪占。那个发了财拈花惹草的同乡竟然诬称信客为小偷,扭送巡捕房。信客这条路布满凶险,叫人支撑不了。但社会总体毕竟是有良知的,奉献者终究会赢得敬爱和怀念,信客终于不再坚持下去了,人们想起他的许多好处,常送去关怀和温暖,就是那位发财的同乡后来也向他道歉,并请接受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他死时,人们纷纷赶来吊唁。他诚实无私,铭记老信客的嘱告“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就是这个职业的生命,诚信就是以不贪为前提,洁身自好,从不雁过拔毛。他洁白无瑕,也不怕别人怀疑,以致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信客的人生阅历,值得让人思索。教学中,我极力投入情感,让学生沉浸在故事里,去感受生活的冷暖酸甜,与信客同生活、同感受,潜移默化中,同学们深深地为信客的至诚所感动。此时此刻大家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情节感染,更多的是从人物的悲欢离合里,体会到更多的人生哲理,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正是人文情感滋润学生心田的真实体现。
       莎士比亚说过:“人类是大自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提倡人文关怀,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爱心,同情是生命的基石,不要漠视生命。尽管“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作为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与现代文明相背离的消极因素,适时抓住人文教育的契机,使他们理性的看待这些作品,让文学作品的美感浸染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更多地接受丰富的人文教育,达到运用文学作品感染和教育人的目的。我们应着眼于每篇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认识和体验其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同融于作品的人文世界里,共同体验人物的悲欢离合,共同经历不幸者的坎坷遭遇,让博爱的情怀挥洒其中,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怀。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存的你我他,那么人世间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关爱是一种情,更是一种美德。
       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真情实感和丰富的人文情愫。纯朴自然的叙述,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想象和思考的余地,不知不觉中,同学们被文学作品的情节所感染、所陶醉,不必运用过多的说教或讲解,同学们已经接受了更深刻的人文教育,在读者与作品的碰撞中,闪现出理性的光芒。
       关注人本,也关注文本;关注生命的伟大,也关注生命的平凡;关注人的现实需求,也关注人的终极发展;关注学以致用,也关注悦性冶情。语文课堂既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教学是“人本”对“文本”实现一种生命个体的审美体验,一堂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是一段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语文教育在传递汉语言文学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应该是对生命的点化、润泽和升华。只有这样,人文素养才不会是一种做秀的头饰而将成为一股炽热的血液,流淌不息,化为自主教育、终身发展的生命源泉。
       文学作品应发挥其应有的魅力,让学生更深地感悟到人文关爱的可贵,学会爱人、尊重人,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的目的,这是目前语文教改中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身体力行的任务。
       孙继文,教师,现居甘肃通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