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鉴赏者]《白杨礼赞》审美杂谈
作者:张 莉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茅盾的抒情散文名篇《白杨礼赞》创作于1941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1938年底,茅盾应抗日爱国民族人士杜重远之邀去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等处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重庆。在这期间,他深切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体验到了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感受到了敌后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正直、朴质的可贵品格,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使他看清了中华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增强了抗战必胜的信念,因而萌发了歌颂他们的强烈愿望。他也目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表面合作,暗中破坏的丑恶行径,感受到了国统区暗无天日的生活及颓废淫靡的腐败风气。作家决定拿起他的武器——笔,把他的感受通过白杨树这种北方最常见的风物表达出来,以此歌颂抗日儿女,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坚定国统区人民的胜利信心,抒发自己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怀,于是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60多年来,它依然光彩照人,令读者感情激越,精神振奋,就是因为它有诸多美的特质。
       首先是雄浑壮阔的背景美。画家绘画需着意对背景进行点染描绘,以突出主体事物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烘云托月”。作家为文也时常需要作些烘云托月性的描写,以突出主要事物或人物的形象,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茅盾先生深谙烘云托月的技法,文章第二自然段就着意描绘了白杨树出场的背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不平凡的。它雄浑邈远,色彩错杂,具有油画般的美。作者先后用“望不到边际”、“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等词语极写它的辽阔,用“坦荡如砥”写它的平坦,用“黄绿错综”、“绿波”和“黄与绿主宰着”等词语描绘它的色彩。这些形象生动的描写,再加上“雄壮”和“伟大”两个词语的从旁渲染,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气势恢弘,色彩鲜艳的画面,为白杨树的出场设置了雄浑壮阔的背景,作了强有力的烘托。这一背景不仅能够激发读者想象白杨树的不平凡,而且能够使读者联想到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的波澜壮阔,联想到我们民族主宰自己命运的伟大力量。
       其次是超凡脱俗的形象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白杨树是作者竭力刻画的艺术形象,它融进了作者的强烈感情,极具美学意味。首先,白杨树的外部形象是独特的、不平凡的。它的干:“笔直”、“丈把高”,“像人工加工过似的”,“绝无旁枝”;它的枝:“笔直”、“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像人工加工过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叶:“片片向上”、“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泛出淡青色。”另外,还有整体的“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等。这些描写,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强烈感情,是经过作者集中概括、提炼的。它不仅准确地描绘了白杨树整齐划一的外部形态特征,而且活现了白杨树超凡脱俗、倔强神奇的风采神韵;不仅使人从视觉上得到一种美感,而且能够激发人思考。其次,白杨树的内在品质是崇高的,不平凡的。“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坚强不屈”,“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里,白杨树完全被人格化了,它神采奕奕,个性鲜明,心灵美丽,具有多种崇高的品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总之,作者通过对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品质的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形神毕现,血肉丰满,伟大崇高,富有教育意义的艺术形象。面对这一艺术形象,我们既会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会引起一种心灵的震撼,并进而作深入的思考,文章的主题正是通过这一艺术形象提示出来的。
       再次是含蓄深邃的意境美。作者为讴歌抗日军民,选取了同自己思想感情相一致的白杨树,构成一个特定的抒情背景,倾吐自己的思想,让萦回在脑际里的情思移注于白杨树,使没有情感的白杨树具有了人情;同时又把白杨树的风姿吸收于自我,在白杨树那里,找到了一个安放自己的境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力争上游的树……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里的白杨树本没有情感,但由于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烙上了作者的印记,所以有了景物的“灵魂”,反过来,在这描写之中,又融入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深深崇敬。意境深远,而托物无迹,自然融切,因此能扣住读者的心弦。作者模仿白杨树的情态,倍加感受,使自己的情感与白杨树的情感往返交流,与读者产生共鸣。不是吗?抗日战争时期,民族面临危亡的关头,只要是有一点良知的人,谁甘愿当亡国奴?何况我们有血肉的中华儿女,更何况是摆下抗日战场的西北人民,他们更是紧密团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自己的爱国诗篇。因而,作者乘车奔驰于西北高原,见到那枝叶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有感而发,爱国之思找到了寄托处。“会心”之趣美妙、和谐,寄托点与感受点之间,关系精确而微妙:有如丝竹之鸣,适时之甘雨,欣赏者读后得到滋润和满足,分尝到了作者获得的滋味。再赏“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意境何在?它让人感觉到似树非树、似人非人、树与人相互转移而又是浑然一体的动人情景。透过文字符号本来的意义,白杨树不同凡响的内在美充分展示在一幅幅晃动的画面之中,深入作品,与其会心,就能领会出作者对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精神的热情歌颂,从中得到感染,受到启发。总之,作品的诗情画意让人领略无穷,欣赏不尽。如果读后三思,思后再读,将会悟出更多的美来。
       又次是散而不乱的结构美。《白杨礼赞》尽管内容广泛,联想与想象丰富深刻,并且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但是“散”而不乱。全文以白杨树为线索贯穿,形成一个严谨美妙的整体。开篇点出白杨树“不平凡”,暗含了“礼赞”的强烈之情。继而撇开白杨树,笔锋一转而写西北高原的“雄壮”、“伟大”、及“单调”之感的“潜滋暗长”。表面上似乎不再写白杨树了,线索像是断了,其实不然,写西北高原恰恰是在写白杨树,在为后文的盛赞作铺垫、设伏笔,暗中仍在写白杨树。以至紧接着写“猛抬眼”见到白杨树的一刹那的惊呼,感情为之一振,再次礼赞。然后又正面写开了白杨树的“极普通”,于“极普通”和“不平凡”的矛盾之中,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力争上游”,“向上发展”,“不折不挠”。在描写白杨树外貌的基础上,又由白杨树展开联想——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点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最后再次表达了对白杨树所象征的伟大人民及其美好精神的强烈赞颂之情。全文无一处不在写白杨树,无一处不体现白杨树的光辉形象。
       最后是生动凝练的语言美。这篇散文的语言精练优美,像涓涓溪水,潇潇洒洒,描摹事物的本色和情态,栩栩如生。略举二例即可见一斑:(1)以“无边无垠”形容高原的广阔;以“坦荡如砥”状高原的平坦;以“黄绿错综”描绘高原的色彩。极为凝练的三言两语准确地描摹出一幅高原图画。(2)以“伟岸”、“挺拔”、“参天耸立”言白杨树的高大形象,白杨树的风格立刻跃然纸上。“乍看岂不淡淡的?缓缓咀嚼一番,便会有浓密的滋味从口角流出!”(《朱自清文集二〈山野掇拾〉》)这正是作者把这些朴素的语言文字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强烈地震撼读者,使人读后兴味盎然与作者产生共鸣——白杨树是不平凡的!
       作者还重视字的锤炼,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句中的“扑”字用得传神:高原上黄绿错综的颜色本是看到的,这是写视觉,而“扑”字则是写触觉,感觉的转换,是作者锤炼字的结果,读者欣赏到这里,脑海里便展示出美丽的画图来——在辽阔的西北高原上,汽车横贯万里,风驰电掣般行驶,尽情地饱赏那伟大的自然力造就的“黄绿”风光,欣赏者在汽车的陪同下简直是目不暇接。读者抓住关键字眼“扑”,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也就尽收眼底。又如“这里你涌出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句中的“涌”字用得精当贴切,形象生动,把欣赏者的激动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句式讲究,长短错落有致,声调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譬如作品第二段,在反复诵读中,西北高原特有的自然美:“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形象便在读者心中立了起来,从直觉中欣赏到了艺术形象之美。
       张莉,教师,现居河南驻马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