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改初探
作者:宦书亮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近年来,正当许多发达国家努力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文化建设作为战略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国家教委于1994年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倡议,加快了发展步伐。为进一步贯彻中央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笔者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打破文理界限,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一段时期由于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出现高校专业设置过细,学科分类过于缜密化;学生知识结构和水平产生“过剩”的专业化和单一化,“专”而不博,传统文化素质日趋偏低的现象,如有的理科学生竟不知孔子乃何许人也!至于四书五经就更不知为何物。“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爱因斯坦的精辟论述极有警示意义。又如一向被视为理科的中医学其实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中医学专家吉文辉教授曾用“金字塔”模型说明了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塔基是传统文化,包括阴阳五行、易学、道学、儒学、哲学等人文学科和天文、时令、地理、食物、药物等自然学科。中间是中医基础学科,塔尖是中医临床各科。中医学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没有传统文化作塔基的中医学,正如没有现代科技为依托的现代医学一样,就会变成空中楼阁,飘摇不定。毋庸置疑,在现代高等中医学教学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的匮乏,给学习中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年学生,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各高校应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打破文理界限,尽管上“中国传统文化”课不一定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必然联系,但至少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人意志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这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东北大学张红星教授也认为,“传统文化”课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从素质教育角度讲,对培养学生做人的品性、规范他们的道德意识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取代的。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不能仅仅纸上谈兵,教师在教室内大谈空谈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之悠久,又是如何的保护。学生仅凭想象来理解是很难将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深入人心的,如论及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我们要加以保护和研究,学生既没见过照片,也没到博物馆参观过,尤其是部分理科学生以前根本就没听说过,要是他们真在某个地方碰到了一片“龙骨”,他能认出是甲骨文吗?能保护它吗?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在地区级以上城市建立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并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历史文化名胜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大学生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设施和活动,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并积极参与保护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如清华大学本课程在殷墟建立了教学基地,每年都带学生到工地感受考古发掘,参观遗址和文物,从各个角度配合了教学,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此外,还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博物馆,结合课堂教学讲解文物与古代文化;邀请考古工作者来校介绍最新的考古发现以及在考古学中的新兴学科等。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青年学生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新闻媒体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如2006年5月16日武汉举办的首届汉服成人仪式就是一个营造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尝试。500多名18至20岁的学生身着汉代服饰,在编钟鼓乐声中庄严地完成“升国旗”、“加冠”、“拜师长”、“拜父母”、“成人宣誓”等仪式,此举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影响。
       四、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具有理论性、叙述性强的特征,然而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法是以教室和教师为中心,教师主要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实施的是填鸭式教学,单纯地灌输知识,以致出现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感觉内容乏味或晦涩难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以往的教学方法显得较为单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在同一节课内,使学生们能从多角度、多途径获取大量的信息,更好地将这块瑰宝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弥补以往教学中较为欠缺的视觉信息,真正建立起一种教与学互动的良好环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多媒体技术能将既往的教学媒体如投影、幻灯、录像、挂图、板书等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充分结合起来,图片、动画、录像及解说等媒体被广泛采用形成教学软件,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和动画中,使其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托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将只能到国家博物馆才能看到的稀世国宝的照片、模拟动画或部分出土文献的抢救与保护录像直观展现,既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效果,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改革《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修读本课程的同学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原则上按导师制分组方式,导师制中的组长即为学习小组组长)。每小组都要就本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一次5分钟的课前演讲,题目自定;能就中国文化的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思想健康,观点新颖,有独创性,学术性较强;论述充分,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无知识性常识性错误。严禁抄袭,如发现内容、课件抄袭,该小组全体成员平时成绩总分不及格。从该学期第三周开始,每次上课安排两组演讲。小组内推举一人主讲。演讲使用PPT课件,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回答问题,展开讨论。修读本课程的同学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对同学的课前演讲做出评议,并在第16周以前向任课教师提交评议表。评议要对除自己所在组以外的所有课前演讲评分,并且有点评分析。全班(教学班)同学评分取平均值为小组每位成员课前演讲成绩,占平时成绩的50%。教师根据参与学习、讨论的态度、评分及评议分析的水平,对每位同学提交的评议表评分,占该生平时成绩的50%。期末考试的主题是“我看文化中国”,要求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谈对文化中国的认识。
       宦书亮,重庆三峡学院中文系教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