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作者:李 群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由于古今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常把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定位在疏通文言字词上,文言文课堂教学成了识字课,成了古汉语知识的教学课,而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真正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却被拒之于门外。本应成为学生和古代文学作品对话桥梁的古代语言形式反而成了学生与作品沟通的障碍。本应是配角的古代语言形式喧宾夺主,公然霸占了文言文课堂。我们也为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和文化依然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师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提升受到了很大限制。”
       看到2005年第9期《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的“编者按”,心中除了激动就是冲动!一个念头闪现而出:这种尴尬的局面是谁造成的?社会?老师?……
       话题的提出引发了大众的思考。思考、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我们会有所收获!
       当前,伴随新课标的实施,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明显增大了文言文所占的比例,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老师只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与意义,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主体性。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陋见,我觉得以下的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古文兴趣有促进作用:
       1、加强古今联系。许多学生对古文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认为古文不能学以致用,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文的实际意义,学生的兴趣也会随之提高。我讲《邹忌讽齐王纳谏》《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齐桓晋文之事》时,就把古人的语言技巧和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口头交际能力的要求联系起来,学生体会到古人的说话方式对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也很有用处,尤其喜好辩论的同学更是兴致勃勃。
       2、强化参与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很多时候,我们生怕学生想不到,老师讲得太多。久而久之,学生也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感也随之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讲,可以提前分配任务,让主讲的同学备好课,其他同学除了做好预习之外,还要准备质疑的问题。这样,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更直接更热烈,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索精神,达到让学生养成自学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另外,对于文言文的检测,我也尝试过让学生根据高考考点命题的形式编写试题,这样既利于学生掌握考点,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变换身份的乐趣。
       例如佛山一中的曹泽华老师在教授《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就让学生尝试作对联来巩固课文内容。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写出了一些有个性的对联:“智者无畏,仁者无敌”,“足智多谋知恩图报美寒士,礼贤下士救人急难真英雄”。
       3、进行文化知识的拓展。古文里面有丰富的文学文化常识。如果能够适时给予补充解释,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还会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古今字相通的现象:“昏——婚”就是一组古今字,“昏”为古字,因为古人结婚多在黄昏,故包含有“结婚”的意思。后来为了以示区别才专门造出一个“婚”字表示“结婚”的意思。再如“绝”:会意字,从“纟”从“刀”从“卩”(像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顾、题、颖等带有“页”旁的汉字也多与“头”有关。学生才发现原来汉字中也有这么多学问。又如讲到《资治通鉴》的起始年代时多问个为什么,为什么它不像《史记》那样选择一个标志性的起始年代而要从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0年)写起呢?原来那正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期,表明了乱自上作,正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最好警诫。
       4、质疑课本。《屈原列传》有这么一段文字:“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课本对“夺”的解释是“强取”,对“与”的解释是“给予”,讲授时我介绍了一种观点: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通,因为尚未公布的宪令,其他人不敢索要草案来看。夺去私看是违法行为;再者,以二人的身份也不可能抢来抢去如同孩子打闹。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如《论语》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陈情表》中有:“舅夺母志”这两处的“夺”都是“改变”的意思;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与”应为“听从、允许”之意,如:“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齐语》)
       5、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思想,善于捕捉和把握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用过几种不同的方法,除导入激趣之外,我还尝试过逆推法。我设计的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后被秦国灭掉的是哪个国家?(答:齐国)为什么齐国最后被灭掉呢?(答:它实力强大)从课文那里可以得知?(答:最后一段说到“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为什么齐国如此强大呢?(答:国君善于纳谏)文中何处可以得知?(答:倒数第二段)那他吸取了谁的建议呢?(答:邹忌)为什么国君愿意接纳邹忌的建议呢?(答:因为邹忌的进谏技巧高明。见本文第一、二自然段)。学生对本文这种逆推法的教学感到新鲜有趣。
       善于捕捉和把握契机,例如学生出现回答与老师预计不同的情况,有些老师立刻否定,并讲出正确的答案。我个人较喜欢顺着他们的回答加以引申,达到让学生自我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一次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见到其中的句子“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学生觉得太不可信,认为司马迁写出一些不可信的东西还怎么配称史学家,顿时教室议论纷纷。我说对,事件不可信。但不可信的东西作者还要这么写,可以考虑一下作者的动机是什么。这下许多学生都想到了:表现蔺相如的愤怒。这个时候我再告诉他们这种写法虽不合客观的真实但符合心理的真实,这是一种艺术的“真”。文学创作不仅需要自然的“真”,也需要艺术的“真”,艺术的“真”也是感人的。何况早期的史学著作的确存在文与史的界限不是很分明的状况,因此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我们对史记的评价就是:“它既是一部文学著作又是一部史学著作。”当我说这番话的时候,教室的骚动也逐渐平静下来,课后学生反映终于弄明白了“艺术的真”并非弄虚作假,而是出于情感需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生搬硬套。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如巧设导语,利用诵读,鉴赏感悟,课堂延伸,做学生仰慕的榜样,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形式都是一些较有效的激趣手法……
       学习古文就是重温一段遥远而似乎又已尘封的历史。面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精髓,高中生因知识少,阅历浅而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的无奈,给语文教学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但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地通过学习、承接,继往开来,把经典中的丰富美感深沉智慧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三思而后行”了。
       李群,广东佛山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