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者]评周金声江少川著《大学人文语文》
作者:彭书雄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今天的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可谓高潮迭起,呈现出多元的发展态势和“诸子百家”的格局。继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的《大学人文读本》、《大学新语文》和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的《高等语文》之后,又一部有利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力作,周金声、江少川教授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教材2006年3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的编写者主要是“圈内人”,亦即在第一线长期从事语文教育教改实践的专家和学者。该书以开阔的思路、人文的视角、全新的体系、精辟的见解,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育思路和教材编写体系,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确立了“精神教化+语文技能”的课程定位
       该书针对普通院校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与语文相结合,强调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在语文教育观念方面,坚持“大语文”的教育思路,改传统的“大学语文”为新型的“人文语文”课程模式,特别强调语文与民族文化的同构关系。语文是民族文化积淀的地质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文教育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历练语文能力的责任,又必须以涵化民族情感、唤醒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为天职。因而在《大学人文语文》一书中,坚决打破传统的单向度的纯文学教育观,既关注生动、优美的文学形式载体,也注意选读哲学、美学、历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方面的作品,充分发挥文学丰富多彩、可读性强的优势,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了更广泛和更具文化内涵的知识。同时注意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作者认为,语文的本质特性就是文化的底蕴,文化的精神。语文教育既是母语教育,更是文化教育。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它既是人类透视世界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是人们探求民族文化精神的通道。正如著名的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所言:“语言学同民族学关系很密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他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正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传递手段的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特定民族的习俗、思想情感、经验等文化的因素,故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是聆听圣贤先哲智慧、感悟华夏文明精魂、触摸民族文化血脉、体验民族文化情感的过程。所以,在今天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作为一种回应,强调“精神教化+语文技能”的“大学人文语文”教育是对传统的语文教育的一种拓展,一种提升。
       二、体现了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文本位的人本化特征
       传统的语文教育和教材编写着重于以文本讲解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这种编写思想强化了知识工具论,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建构,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造成了语文教育的文化缺场,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大学人文语文》顺应了当今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编写追求的潮流,从结构到内容,再到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现了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文本位,由死板的知识形态走向鲜活的生命形态的人本化趋势。通过语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精神的全面提升。
       从教材结构来看,《大学人文语文》一书,打破了传统以知识接受为本位的教材结构,建构了以人格发展,精神成人为本位的教材体系。具体表现在突破文选的旧框,建构以文化为主线,反映人文学科全局的结构模式。全书从总的方面按文学文化史的线索分为“中国上古文学与文化”、“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中国近古文学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以及“外国文学与文化”五大部分,每个部分内含“名家名著与专题”和“作品研读”两类。每个专题后设有“研究探索”,提出值得思索及新探的问题。“作品研读”后没有“汇评”、“拓展”资料和“争鸣研讨”等栏目。这种编排设计,既突出了综合性的特点,又有利于梳理学生中学以来所学的知识;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有利于教师突破传统的“一本书”“讲记”模式,注意引领学生寻找知识的源流和海洋;开阔视野,培养自学能力,搭建知识框架结构,引领学生做泥瓦匠;引入文学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借鉴日常研读方式,在史论过程中举例评价作品,使学生在整体的发展动态中体悟作品的价值。
       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看,该书突破了封闭的纯文学系统,建构了文本内容的开放体系。增强了人文内容,突出了语文教材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功能,注重对文本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语文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吸收中华民族和其它民族文化智慧的发展平台。体现了该书内容多元、开放、融合的特征。
       三、引领了语文教育由学科隔离走向学科融合的综合化潮流
       传统的语文教材大都走的是文选的路子,所选内容往往杂而无序,潜在的因素与应试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结构与内容编排方式不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建构,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发展。正是针对这一现实与不足,《大学人文语文》有意探索一条拓展语文的新思路,突出了整合化的特点。具体来讲,就是突出了知识板块由割裂走向融合、由学科隔离走向学科沟通,特别注重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课程整合观的确立和课程整合理论研究的深化,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编写,都特别重视语文学科内板块之间和语文学科外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沟通与融合,特别注重加强语文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沟通,注重跨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对跨学科领域的整合,主要是强调教材跨学科领域知识的沟通。就教材文本的选择来看,要力求丰富、形式多样,融合多种领域知识。社会生活、自然世界、人生情感、科技艺术都是教材整合的内容。如英国语文教材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择了“人与动物”、“探索自然”和“珍爱生命”三方面的文本,使教材内容由此沟通了动物学、地理学、生命科学这三大学科领域。日本的语文教材《灰姑娘的时钟》,由童话故事灰姑娘谈到“时钟”和机械时钟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定时法则向定时法则转化所造成的雇佣劳动制与“时间等于金钱”的经济伦理观念等,并由此沟通了物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可以说,语文教材是包罗万象的多彩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丰富心灵,学会创造,拥有财富,升华人格。《大学人文语文》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学科交叉的思想,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如专题“《孙子》、《管子》与中国古代管理战略”沟通了文学、管理学与经济学三大学科;“《梦溪笔谈》与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沟通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学科;“徐霞客的‘千古奇书’与旅游文化”沟通了文学与旅游文化学两个学科;“《红楼梦》的多重文化内蕴”则沟通了文学、园艺学、民俗学三个学科。这些专题的设立,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化特征。
       四、体现了与时俱进、贴近现实语境的生活化特征
       语文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力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贴近学生的心灵。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是语文教育的活水源头。传统的语文教育为了应试的需要,往往冷落或忘却了活生生的现实语境,造成语文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隔离。高校语文教育面临的语境有四大方面:其一是文本创作的历史语境;其二是作家创作的生活或心理语境;其三是文本内在的上下文语境;其四是文本的当代教学语境,这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语境。语文教育与教材编写必须考虑和关注这四大语境。任何脱离语境的教材和教学,必然会带来语文教育自身的边缘化。《大学人文语文》一书的编写思路、理论架构和编写内容,正体现了四大语境,无论是专题安排、所选文本、研读资料、练习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呈现出了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向学生现实生活全方位开放的生活化特征。这种特征既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同时也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发展的需要,符合生态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大学人文语文》一书,视野开阔,构架全新,见解精辟,既凸显了人文,也观照了语文技能,是一种突破传统、反映全新教育经验、有一定创举的大学新型语文教育教材。
       彭书雄,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