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探索争鸣]关于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思考
作者:徐 炜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育文摘周报》上曾经报道过一篇题为《语文为何让学生厌倦》的文章,文章称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上,与会的200多位语文教育专家、知名作家在论坛结束时共同发布的“金山宣言”上这样评价语文教学现状:“语文的效率不高,社会对初、高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的不尽如人意反应强烈,而且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语文已经成了让学生感到厌倦的一门课程。看了这篇文章,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感触颇深。直面语文教学现实,“唯理性教学模式”纵横贯穿于语文教学领域,这是最大的问题。这种模式崇尚抽象、概括、提炼,崇尚逻辑思维能力,却忽略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重视将一切语文知识加以解构和量化,却忽略从文本和人本的整体角度高屋建瓴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使本来诗意的、审美的语文教学向“标准化”、“机械化”转向,使最具人文性、审美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语文教育变成了一种纯技术性、近乎八股文式的机械训练。从而导致语文课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的缺乏,使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
       这些事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语文教师的悲哀。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包括制度、政策层面,具体实施、操作层面等问题。本文中,笔者不想谈制度、政策层面上的问题,而是以一名语文教师的身份谈一下语文教学过程中导致人文性缺失的几个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缺失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本质特点,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但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却体现不出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了这一点。归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造成的:
       (一)、教师观念或者说是概念上的混淆
       将人文性模糊化。由于将人文性抽象化,必然感觉虚无缥缈,任何试图描述它、界定它的努力都将化为无影,以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似乎已感受到它、抓住了它,却又不得要领“似有若无”,这可从教案编写中“教学目的”一栏中看出。尽管每一位执教者都不忘在此提出一条有关该篇课文的思想或道德或情感或审美的教育目标。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却不够自觉、不够重视,或仍带有添尾巴的生硬感,落入思想教育的老套。也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对于课文阅读教学尚能提出较为明晰的人文教育要求,若对于单纯的识字篇目、基础训练,则留下空白,似乎此时只有知识与技能训练,人文性消失了。
       (二)、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早年吕叔湘先生就曾指出:语文教师队伍很庞杂,有许多不适宜做语文教师的勉强在那里教了。多年过去,这一局面虽有所改观,但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据笔者了解,目前某些中学语文教师在素质上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语言不规范。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但不少语文教师却难以做到这点。语文一个最基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汉语语言,学生连规范的语言都无法掌握,怎么谈得上“教学效果”呢。况且语文除了这个目的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接受人文教育,体会人文精神,试想用艰涩的方言来表达、教学,学生还会体会到美吗?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用方言朗读,是无法体验到其中的韵味和美感的。此外,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本身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阅读鉴赏能力差。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在阅读鉴赏文章过程中感受到的。若说有的语文老师自己都不会读书,实在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如此。现在不少教师放了教参就无法上课,究其原因就是自己读书太少,甚至不会读书。笔者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语文教师课外阅读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阅读面窄、阅读量少。由于不会读书,不仅无法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而且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无从把握,只好完全依靠教学参考书了。如果一个教师几乎逐字逐句地“背诵”教参。缺乏真知灼见,教学怎么能够生动有趣。过去有的教书先生上起课来摇头晃脑、陶醉万分,至少表明他对教学内容是投入了相当的感情,学生也容易受到感染,受到人文性的熏陶。而现在有些教师由于不会读书,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文章美在哪里,只能照本宣科。“以其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
       3、知识面和视野狭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师除了应该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外,还应该尽量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社会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由于许多教师读书少,不说别的学科知识,就是语文本身的知识也知道得很有限。其结果造成教师上课只能举一而无法反三,只能从课文到课文,从形式到形式,枯燥无味,死气沉沉。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稀薄与贫乏,最终必将导致学生人文视野的封闭与狭窄。
       二、重塑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性缺失的局面,为了重塑语文课的“尊严”,笔者认为在不废弃语文工具性的同时,通过加强人文性教学来全面推动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这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长期地努力。
       1、前提在于转变观念
       作为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人文性有一个很好的解读,在头脑中一定要树立起培养学生人文性的意识。“语文”,既姓“语”,又姓“文”。“语”侧重在语文的工具性,而“文”则侧重在语文的人文性。“语”在前,“文”在后,也就是说“文”是较高的境界,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2、根本在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
       前面提到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由于多年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格气质修养低下的可叹局面。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说自身文化素质、人格修养低下,那还谈的上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更多的人文气息、人文熏陶吗?“根深才能叶茂,叶茂才能花繁。”语文教学凸现人文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教师文化素质、人格气质修养的高境界。
       3、关键在于过硬的语文功底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一种人文气息,感受一种美的熏陶,语文教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语文功底。语文教师的功底,既不同于学者、作家,也不同于诗人、记者,有其特殊的专业要求。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本领。
       吃透教材的本领。这就要彻底抛弃依赖参考书、各种资料大拼盘、各种结论大搬家的做法,而真正将所有参考资料放在参考的位置,决不能以搬用参考资料来代替自己对教材的研究。要善于融会贯通,与作者共鸣,与作者同步,与作者同境。如此,才能明确每读一文到底该学些什么,怎样去学,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改变肢解文章的愚昧做法。
       吃透学生的本领。教师是助学者,引路人,在教学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这就必须吃透学生。吃透,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把握中学生学语文的一般规律,把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二是在课堂上从学生切入的角度、理解的起点出发,引导他们遵循认识规律一步步完成阅读理解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领悟“怎样阅读”“怎样理解”。决不能只从自己怎么教出发,强迫或诱使学生非钻教师设计好的圈套不可。
       进入角色的本领。课堂上,教师必须进入两个角色:一是进入文章(或作者)角色,二是进入教师角色。只有进入文章(作者)角色,教师才能以符合文情文意需要的形象去引导、激发学生入境,形成情感投入的最佳氛围,从而为提高阅读效果创造最佳条件;只有进入教师角色,才能站立在文章之上,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引导学生取得阅读理解的最佳效果。在这方面,多数老师不注重进入文章(作者)角色,结果教师角色的课堂形象与所学文章极不和谐,以致破坏了应有的气氛。试想,在滑腔滑调、嘻皮笑脸中学《雨霖铃》,哪还有一点点悲凉味道?还谈得上什么教学效果?还谈得上什么人文熏陶。
       锤炼教学语言的本领。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明、准确、生动、形象的,又是富有启发性、引导性的、还必须急缓有效、强弱得体。教学语言,不是串台词,不是话剧独白,不是评书表演,更不是作报告、拉家常。说实话,多数参赛老师在这方面仍须大力提高。没有好的教学语言,再好的教学方案也很难落到实处,学生也体会不到美的享受。
       写一手好字,有一定的朗读水平。写字、朗诵,是语文教师重要的基本功,对学生有着示范和熏陶的作用,应该作为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予以高度重视。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教师个人来说,就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抓紧学习,加强实践,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项事业去经营,当做一件工艺品去雕琢,当做一个科项目去钻研。还语文教育人文性,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也自可爱上语文课。
       徐炜,浙江嘉兴教育学院桐乡校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