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在另类考试中学习语文
作者:吴文斌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1998—2003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使职业技术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入学分数大幅度降低,具有厌学思想的学生已占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只有根据现有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改革,才能正常开展教育。”[1]在经过普高、综合高中、重点职高的层层挑选之后,进入基层职高的学生普遍缺乏应有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对一切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但上课不听讲,甚至课桌上没书本,即便有了书本也不打开,就算打开了一节课下来翻着的仍是那一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深入调查与广泛交流,笔者发现考试分数对职高学生还稍稍有点吸引力,但正规的考试对他们也无济于事,于是我破例大胆地试用了以下的另类考试,结果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这些另类考试介绍如下。
       1、让学生参与考试命题
       一单元或一阶段学习之后,让学生在作业本上替教师编拟试题,可以是完整的卷子,也可以是三五个题目,并要求学生能够提供参考答案。教师在作业本上对学生的命题进行评价,同时挑选合适的题目作为本次考试的试题。
       学生为编拟试卷,势必先熟悉内容,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解剖。这样有目的地看书思考,比平时老师要求的预习、复习效果好多了。以前学生一直是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被动地接受“为什么”,如今,他们则变为可以出卷考同学的老师,特别是看到自己编的试题入选成为教师编拟的试卷时,心里自然充满了成就感。学生编拟试卷,就是给学生出卷的权利,并以此新鲜招术来促进学生梳理课本内容,加强同学间的探讨,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编拟试卷,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出的试卷往往体现了他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师生知识结构和角色的差异,教师就可能与之错位,分析学生出的试卷,就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2]
       2、故意透露部分试题内容
       考试(也就是评价)有两大功能,即推动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功能和鉴定(总结性评价的功能)功能。“现代教育评价在其目的上,十分强调参与和推动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早期阶段,测验主要是用来鉴别学生的,其目的在于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而现代的学生评价,主要是用来诊断问题,改进教育,其目的则是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3]可见现代教育评价以生成性、激励性、促进性为主要目的。认识到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之后,凡是一切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考试手段就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用起来了,比如故意透露考试的内容。
       考试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该掌握的东西,厌学的学生往往希望老师直接告诉他考什么,而给他一个复习的范围,他根本不会去努力。如果他明白某道题是必考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故意透露部分试题内容,让平时不读书的学生能够主动地花力气读、背、思、写,至少比从来没有努力过要来得好,比连这种努力的机会也不给学生要来得好。
       如果透露作文的题目,能让平时不关心作文的职高学生在一段时间里关注作文,搜寻跟考试作文题有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透露就是有效的。试想,如果学生能够在一个学期中为了写好考试作文而十遍八遍地找材料,写作、修改作文,他的作文水平不提高才怪呢!对期末考试而言,平时的考试就相当于练习;而对人生而言,所有学习阶段的考试不都是为人生而奠基的“练习”吗?故意透露试题内容,让学生在练习上精心准备,有何不可?
       当然,这里涉及到透露什么类型的题目和怎样透露的问题。适合于透露给学生的是较难的题目,需要学生花比较多的时间细细研究的内容(比如某篇背诵难度较大的课文、需要搞懂的应用文写作),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取得相应的效果。同时还要做到透露得高明,既要让学生得到信息、积极准备,又要让学生以为老师不知道他们已经得到了该信息,确信考试的题目不会发生改变。可以是故意遗失试卷的一部分在讲台桌,或者被叫来谈话的学生从办公室偷窥而去(教师可装作临时有事而暂时离开),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尽可以动脑筋。
       3、允许带卡片字条进考场
       南京师大的郝京华教授非常欣赏带卡片字条进考场的做法,高一时,允许学生摘抄一张16K纸带进考场,高二时可以带一张32K纸,高三时只允许带一张小卡片,卡片字条上允许学生记任何想记的内容。这位参与制定新课程标准的博士生导师认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进行一种把“厚”书读“薄”的加工。她说,南京师大附中曾经采用此法,效果显著。
       在职高试用这种做法,能使一部分同学关心课文,搜索起相关的材料来,这种做法特别适合于单元测试。当然,对一般职高学生而言,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的要求似乎过高,但让他们在为考出较好的成绩而努力的时候,多翻了几遍书,教师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更何况,学生在翻阅书本的时候,还在考虑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哪些必须掌握;哪些是已经掌握的,哪些尚无把握,需要记在卡片上带进考场。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对重点的复习和对知识的梳理。教师就尽可以让学生去猜题、去摘录。如果学生能够认真地在发给他的那张小纸片上密密麻麻地摘抄,教师就应该在旁边偷着乐了。如果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的话,那就是教师莫大的快慰了。当然,教师应该强调卡片字条仅仅是暂时借用一下的拐杖,学生还是花精力掌握为好,因为以后的正规考试中是不可能让学生带卡片的。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以一定的引导,就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做好准备,让学生重点花时间搜寻、摘录、掌握。
       4、赋予平时作业表现以分值
       众所周知,学习的动力多数来自于功利,特别是职高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毅力不强,如果在教学中能适当大化功利色彩,将定性的评价转化为定量的分值,将非考试化的学习内容折合成考试化的成绩,这种多元化的评价,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实大家也清楚,教学上更须关注的是平时的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不能以一考定结论甚至定终身,要避免出现平时不努力,考试时混一混或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到要取得好成绩必须靠平时的努力,促进其平时认真学习。既然如此,为了使学生学得多,也就必须考得频。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够天天考,解决的办法是让学生的平时表现进入语文老师的评价视野。要让学生明确意识到他上课的表现、作业的情况都跟他的成绩相关,让他主动形成平时认真学习的习惯。背诵、作业,都可以折合成一定的分数,要让他们在平时学习中努力“积攒”考试的成绩。笔者在开学初就跟学生交代清楚,哪些篇目是必须背诵的,到老师处背出来后,可以在期中和期末成绩上按每篇2分加上去,即使超过100分也给加上去。而作业未交的,未交次数折合成分数在考分中予以扣除。当然,作业及表现出色的,可以适当加分。实践证明,这种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跟考试成绩挂钩的方法,还是相当有效的。
       诚然,在教学上一味迎合学生一味以考促学是不可取的,但面对着一群学习兴趣普遍低下、学习意志普遍脆弱的职高学生,上述这些另类考试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灵丹妙药。
       注释:
       [1]严雪怡《职业教育必须与学生的个性和需要相适应》,《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25期,第5页。
       [2]沈玲瑛《浅谈职业中学专业课作业形式的创新》,《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3]陈玉琨著《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1页。
       吴文斌,浙江宁波市水产技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