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者:汤松法 虞诵南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新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课程分类目标中,对初中阶段提出了如下目标:①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绪;③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语文界一直争论了半个世纪,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50-70年代:政治挂帅,思想领先;80年代:强调双基,突出工具;90年代:倡导素质,弘扬人文。这期间,对于语文课程内涵的理解大致经历了两次飞跃:让语文从政治阴影中解放出来,还语文以独立的工具性,这是语文的第一次飞跃;而赋予语文以生命的意义,突出它的人文性,则是语文的第二次飞跃,也是人们观念上的一次飞跃。
       “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新世纪伊始,人文性终于回归到了语文教学的怀抱,并逐渐为大家所认识,并得到普遍的认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成了语文教学的焦点。
       什么是人文精神?我们说的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我们可以把人文精神细化理解为:第一、它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严;第二、它追求完美的理想和精神品格;第三、它重视提高人的文化意识和人格修养。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积极目的。人文精神以理想实践为基础,隐蔽于人的思想深处,展现的是人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实践活动本质,是对于社会生活及个体言行有重大影响的实践哲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作为教育内容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是实施人文关怀、重塑崇高品格、培养真善美人格的教育活动之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比如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勤俭节约,重情重义,自强不息,爱国如家,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质,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这方面的内容随处可见:《理想》告诉我们从小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在《散步》中,可以感悟到“孝敬老人”的意义重大。在“敬老”与“爱幼”发生冲突时,作为学生要懂得先“敬老”;《纸船》《七色花》让我们体会母爱的伟大;《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们感悟到父爱的无言,作为子女要用心去感受,并学着回报父母,懂得感恩;《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让我们领悟“爱”的力量的神奇与伟大,人人有一份爱心的重要;《羚羊木雕》则诠释着友情的分量重于钱财;《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从先生那里学到了该怎么“说”,该怎么“做”的道理,知道了言行一致在为人中的分量;《邓稼先》、《最后一课》则让我们感受到对祖国的爱可以是为祖国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也可以是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上好每一节课。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最终实现“养成”。
       加强责任意识和自由民主意识的渗透。人文教育要灌输的责任意识主要是指道德责任意识。实施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一定要让学生首先做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教师要充分利用接触到的典型材料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教给我们“忧劳可以兴国,安逸可以亡身”的真实;《生命,生命》中的杏林子,凭借顽强的意志走出残疾自伤的阴影,使我们体会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真正内涵;《孙权劝学》、《伤仲永》可以让我们明白后天教育的重要,学无止境的道理,终身学习的必要。当教师将责任意识教育融于语文教学之后,学生的自强不息的意志自然会受到激发。在关注责任意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学生进行自由民主意识的教育。加强自由民主平等意识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疾恶如仇的性格。让学生终生以张扬自由、捍卫民主、力行平等为己任。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上,提倡理解和尊重,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兼收并蓄;不是贴标签,而是理解;不是排外,而是尊重。如《珍珠鸟》、《小抄写员》这些都体现了现代人类社会中的平等互尊的民主意识。
       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树立生命意识。在教学中,应该不失时机渗透一些触目惊心的环境危机,比如,环境污染太严重,矿产资源的消耗浪费与日俱增,淡水供应严重不足,森林资源锐减,耕地丧失,荒漠化不断扩展等等。使学生明白环保是全球性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不仅是这一代人的,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大家都要珍惜和爱护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另外,结合媒体报道,开展环保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类。例如,水涝洪灾,中国北方的沙尘暴,中国天然湖泊的逐年减少,全球此起彼伏的战争,“非典”“禽流感”疫情等等。贯穿这些严重威胁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环境事件,既能增强学生的国际环境意识,增强他们对自然、对人类、对祖国的责任感,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环境道德价值观。比如学习《斑羚飞渡》让我们知道人和动物应该和睦相处,人类在危急关头的原则是保护弱者,在生死关头人要珍爱生命。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易逝,生命可贵。《荒岛余生》让学生懂得终生仰视生命,敬爱生命,爱护生命,是生命的第一要义。让学生懂得那些残害生命,滥伤无辜的行为都是野蛮霸道的禽兽暴行。爱护生命,歆享生命则是最光明美丽的天使之行。
       二、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气氛
       课堂毕竟是语文教学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除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以外,还应该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里才会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渗透人文教学的必要前提。语文教学应该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根植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好处,学会语言本领”。在语文教学中这种亲和力的大小,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它甚至是一个一个“支点”,可以支起整个语文教学,所以不断地增进课堂亲和力,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韩愈说过:“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要增进语文课堂的亲和力,首先应让学生亲近老师。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要始终把握“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耐心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一切,多使用鼓励、赏识性的教学语言,切忌粗暴讽刺性的言行,特别要注意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让那条清亮的情感小河清清地流淌,滋润师生的心田,进而弥漫于整个课堂,使情感得到交融与升华,从而产生最大的教学效能。
       为了打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设自由宽松的课堂空间。自由的课堂空间必须是让学生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教师平时要求课堂要有规范,要有纪律,但需知课堂规范和课堂纪律最核心的实质与理念就是自由,即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让他们无拘无束,这是一个基本点。
       2、创设其乐融融的情感课堂。十几年来,知识系统,解题技巧充塞着师生的头脑,日益增加的升学压力,层层下达的升学指标使教学也不得不被动地随着考试指挥棒转,从而把本应最具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情趣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和枯燥无味的机械重复的训练,而人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充满情感的,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抹煞了人的情感意志,智能也就毫无意义了。
       3、营造和谐共鸣的课堂境界。在课堂上要实现两个互动,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是情感相融的基础,其次要达到三个思路共振,即教师思路、学生思路、文本思路同步共振,各个思路都能循着教学日益运行,和谐变化,产生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高境界——使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享受。
       三、语文教学要拓展课外阅读
       这里的课外阅读指狭义的课外书籍阅读。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教材,它是语文文化知识的载体,无可否认,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但是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课内的语文学习,它应该包括大量的课外活动,因此,渗透人文精神也必须向课外的语文活动扩展。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且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
       1、举办课外阅读专题讲座。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媒体对课外阅读的冲击很大,学生中阅读课外书的不多,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兴趣,教给他们阅读课外书的正确方法。笔者在本学期开学初期对全年级640名新生举行了课外阅读讲座,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新课程的要求,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阅读名著的一般方法,举办这样的活动既是一次语文实践,也是呼唤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次总动员,会后,不少学生产生了“心动”和“行动”,订购了一些书报。
       2、举办读书报告会。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以后,在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情境中进行朗读,在教学时,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以引导,要现身说法给以方法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点评,笔者曾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举行这样的一次活动:
       首先,告诉学生阅读名著的一般方法: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方法阅读精彩片段,评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写作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其次,进行了“交流”和“写作”活动。在交流活动中提问:(1)读完了这本书,你能说出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吗?(2)保尔身上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然后,精读其中两个片段,思考问题,有不懂的可以和学生们讨论,自己还可以另外选几个片段精读,读时可以勾、画、圈、点,也可以写一点批语。
       写作活动:(1)推荐一位学生(也可以自荐)在班上作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其他学生作补充。(2)从报纸、杂志、书籍或网上搜集资料,参照附录的资料,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一篇短小的书评,全班评出写得最好的几篇,出一期黑板报。(3)就书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读后感。班级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
       学生们通过这次活动,被书中主人公保尔的伟大精神——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所深深地感动,不但使人文精神得到了培养,而且学到了如何阅读全书,欣赏精彩片断,勾画圈点,精读粗读相结合等读书方法,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对读名著的要求。
       3、进行学生书评展示。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新课程指定的12部名著,要求大家在一个月内读完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名著(一般在300—500页),然后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成读后感,或者就书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言文字展开评论,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贴在墙上进行展示。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写书评,小组交流等活动过程,受到一次较为深刻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4、制作读书卡片。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动手活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其中制作读书卡片不失为提高阅读兴趣的活动。如:把你在书中读到的一句生动优美的一个段落或几句话写在卡片上,或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句话写在卡片上,或把自己第一次碰到的成语、谚语、歇后语、新的词语写在卡片上。卡片积累多了,就编成一本《采蜜集》,这样扩大了语言的积累,从而使学生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抓住朗读和写作教学的切合点,引导学生走进心灵世界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成熟,即社会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一个健全的心智系统就是三者的有机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将有关知识点、文体内容支撑点和现实生活、个体思考有机渗透、衔接起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读写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建立多方面的人文素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素养,关注现实,思考人生,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情感熏陶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应渗透于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朗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音乐情感对人所产生的刺激,非常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对《黄河颂》的朗读指导,笔者首先告诉学生《黄河颂》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写成的,文章在歌颂黄河的同时,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感受到对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的情景中进行朗读,在教学时学生能把黄河汹涌澎湃的激情读出来,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对祖国河山的憧憬和赞美之情。《五月的青岛》一文,是一篇形、意、情兼美的散文,笔触所及,处处含情。教学这类文章,其成败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能否引导学生去认知,去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作者、教师、学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围绕“精巧、壮阔、优美”展开。课前,笔者就组织学生搜集相关的、并且是自己喜欢研究的资料。学生们有的去图书室翻阅资料,有的上网调查图文。学生们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在课堂上那份真实、生动的再现,使他们一下子领悟了文章的真情实感,进入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气氛十分活跃。
       五、注重个体参与,引导学生以社会化的眼光来观照和审视自己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语言的个性和灵性是语言生长力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可以按文本对个性的牵引点,把语文训练分为情感性读写、意象性读写、哲理性读写、鉴赏性读写和研究性读写五个类型,在情、意、理、趣、知等方面平衡与协调学生的个性心理和智能结构,促进良好心智的建立,追求个性精神和人格的完善,并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尝试用社会化的人的眼光来对照生活和审视自身,培养多种能力和素质,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面向社会,适应未来。
       六、活化生活源头,引导学生寻找对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共振,感悟生命的活力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艺术审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用写作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方向。针对现代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理性精神、创造精神。
       1、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形成内驱力。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
       2、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形成表达欲。乐于在作文中显现美丽人生,感悟生活真谛,培养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形成思辨力。树立大语文素质教育观,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语文教学领域,人文精神的培养犹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任重而道远,正如清代教育家颜远所云:“心中醒,口中说,纸上存,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愿与同仁“以行践言,以言辅行”向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
       汤松法,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中教师;虞诵南,浙江金海观教育思想研究会写作教学工作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