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课堂教学高潮浅析
作者:刘 卿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而讲究课堂教学的节奏则是这门艺术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和智能的活动,也是情感的抒发和交流,它不应是平板单调的,而是波澜起伏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高潮是指在语文课堂中师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紧张、情绪最高涨,课堂气氛最活跃的阶段。
       语文课堂教学有了高潮就不是一味的平铺直叙,有了高潮,学生听起来就不会枯燥乏味,就不会出现教师陶陶然,学生昏昏然的课堂现象。有了高潮,课堂教学就有了力度,有了激情,有了波澜,语文课堂教学也才会真正成为一种艺术。
       纵观成功者的教学以及我自己对教学的认识,我认为组织并掀起课堂教学高潮,主要可以运用以下的方法和技巧。
       一、借助声音
       1、朗读。语文,是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和培养艺术修养的工具,语文学科的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千变万化地接触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充分运用朗读,把课文中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含情的文字,把课堂教学逐步引向高潮。
       朗读可采取各种形式:示范读、学生读、齐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等等,充分调动学生诵读课文,追求一种读得如醉如痴,回肠荡气,神思飞越的艺术境界。如特级教师洪镇涛在教学《“友邦惊诧”论》时,便运用了此法。他设计了学生默读初悟——学生朗读再悟——老师范读学生深悟——师生边分析边读——学生彻悟——完全还原作者情感的教学思路。在诵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中,采用了范读、析度、表演读、分段读、合读的方法,带领学生反复进入课文,体味情感。学生的诵读终于如阵阵狂风翻卷的松涛,发出怒不可遏的呐喊,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大高潮,大家分明感受到大憎大爱的鲁迅先生就屹立在眼前。
       2、音乐。音乐这门听觉艺术,其节奏感更强烈,更直接可感,它的低谷和高潮较文学作品更易于为人体察。所以可以借助音乐展示文学作品,从而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如小说《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着力表现了鲁达扶弱济贫、疾恶如仇爱打抱不平的鲜明性格。课前可以放一段电视剧《水浒》中的《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这样不仅直接导入课文,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调、气壮山河的歌词令学生精神振奋,血脉贲张,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拍而歌之,在这种强烈氛围下,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探知鲁达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的。这样在教学伊始便激起一个小高潮,从而推动教学顺利开展。
       二、借助画面
       1、悬挂挂图。运用挂图可达到再现作品意境的目的,它不但能渲染气氛,而且更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情感激荡回环。如:涂家富老师在上《南京大屠杀》时,首先依据课文内容绘制了一组日本鬼子“烧”、“杀”、“抢”的图画挂在黑板上,瞬时学生眼里迸出一种怒不可遏的目光,有的不由自主地向日本鬼子发出了讨还血债的吼声,还有的流出了眼泪。可谓图片虽小,意义千钧。
       2、现场作画。在古诗词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培养学生体味美、创造美的能力。可采用教师作画、学生自画、师生共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如在教韦应物《滁洲西涧》时,可请学生自作被称为“分明是一副画”的画。尤其是最后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应如何表现时,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画面设计,直到有一位同学提出画一只老渔翁悠闲卧于小船上,任其漂泊而体现渡口无人时,我告诉大家此设计在依诗作画竞赛中获一等奖,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
       3、观摩影片。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目有许多被拍成电影。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对作品有深切体会和精湛演绎,我们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借助经典回放的形式以推动课堂教学高潮形成。
       如在教学《祝福》时,可结合演员几次眼神的变化来讲析祥林嫂每况愈下的悲剧人生,逐步形成一个课堂高潮。教学《雷雨》时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先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周朴园,鲁侍平,揣摩两人表情、神态、语气,体会两人丰富的内心活动,想象如何表现出周朴园自私虚伪残忍冷酷的本质和鲁侍平的悲痛愤恨的感情,然后表演,最后放映影片中这段对话。同学们观摩影片时激情迸发,完全融入作品中所创设的情境。当周朴园声色俱厉地指责鲁侍平“你来干什么”?全班同学和演员一齐义愤填膺地怒喝“命,不公平的命”。这样文学作品和影片有效的结合起来,但它收到的效果不仅仅是两个效果的单纯叠加。所以说借助影片可以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刻感悟作品主题,达到同作者情感一致的艺术境界。
       三、教师的点拨和启发
       1、适时点拨。“点拨”其精髓即“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将学生逐步引入“自动”“自得”“发现真理”的学习佳境,从而达到开发思维,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病梅馆记》时,首先从总体上感知教材,了解梗概,掌握整体知识和核心内容的粗线条的认知结构。先就标题直接点拨,教师提出:“‘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一种文体,从文章标题看,记了什么内容?”学生答:“病梅馆。”回答虽不错,但嫌笼统,还不能充分实现教师整体点拨的意图,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词语结构分析,这三个字包含两个偏正性的词语,分解并指出来。明确一个是“病梅”,一个是“病梅馆”。接下去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与“病梅”“病梅馆”相照应的段落,学生读课文后,回答文章第一段记了“病梅”,第二段记了“病梅馆”,老师再问:“作者建立‘病梅馆’目的何在?与‘病梅’有什么关系?”明确建立病梅馆是为了治疗病梅。这时可让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两部分的内容即“病梅”“疗梅”。这样,进行整体性点拨,就像疱丁解牛,动刀甚微,却使文章两部分豁然而解。很快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自得自求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虽不会出现白热化的火爆场面,但学生成功的答问,学生认知感同作品共鸣而产生的愉悦感流畅感,也是教学中的一个恬淡型高潮。在这种快乐氛围中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增强,进行着高效率的学习。
       2、顺势启发。“启发”一词源于《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单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关于启发式教学最古老的界说,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启发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开拓知识领域,从而创设教学高潮。
       如教《祝福》一文,在适当时机可以问学生“祥林嫂有没有名字?”不少学生根本没注意这个问题,经过提问略加思考就会意识到祥林嫂没有名字。老师不妨再问“一个人活在世上没有名字,这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诱导,学生认识到这正是封建社会中妇女悲惨命运的反映。进而联想到《孔乙己》一文中的孔乙己也是如此。他没有名字,孔乙己是他的绰号,这说明他连做人的起码权利也没有,祥林嫂也是如此,从而说明了在旧社会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牛马不如,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黑暗社会本质的认识。这类问题往往是学生平时容易忽略的,而经过教师的顺势启发,学生不但恍然大悟,并且思考兴趣更浓厚。
       启发时可设置一些妙趣横生的提问,风趣往往会产生出其不意的课堂效果,它是诱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前提。如就《孔雀东南飞》中“左手持刀尺,右手持绫罗”可如此设问:“刘兰芝是左撇子吗?为什么她持刀和常人不同?”同学们的讨论异常激烈,思考相当积极,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古文中常用的互文修辞,两句对举,只是说明刘兰芝手中拿着衣料和裁衣工具,不必执着地分左右手。这正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样,讲究的只是对称美而不是每个集市只买一物。
       这样的教学镜头,师生热情交融,撞击迸发谈论的思维火花,把课堂教学场面烘托得热情洋溢,激动人心,教学高潮自然形成。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喧嚣和热闹并不等于教学高潮。有时学生脸上一个会心的微笑,眼中发出感悟的光芒,都说明了课堂教学已达到高潮。如果一味追求喧嚣和热闹只会使课堂教学浮于表面而不会深入学生心底,不会促成学生心理情感上的巨大波动,这种热闹与其着意创设,不如没有。教学高潮非常注重讲究学生的高强度的美好的激烈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的结果便是产生激动不已,跃跃欲试,奋力向前等表象特征和心理活动。
       此外,促成教学高潮的方式方法还有许多,如借助分析修辞以推动教学高潮的形成,也可借助分析文眼而拎起全文内容以推动教学高潮的形成等等。总之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情况利用多种手段以促成教学高潮的形成,使学生在情感的波澜起伏中同文学作品的情感达到共鸣。
       刘卿,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现从事高等特殊教育问题及聋人语文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