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拾贝者]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
作者:杨兴凤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所以,我们语文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一、把心贴近每一个学生
       (一)给优生以雄心。优秀的学生有他扎实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还有他独创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要求学生拥有的是雄心壮志,要定下更远更高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两位极具语文天赋的女生,她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浓烈,文笔优美,阅读鉴赏及审美能力都很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老是给她们灌输要争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闯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在三年的每次考试中,她们都能考出105分甚至是110分以上的高分,语文能力稳定而突出。
       (二)给中等生以信心。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吊在中间,因而好多易满足的同学也就乐于呆在这个位置,平平而过,懒懒散散,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成绩。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还可往上一些,我把他们归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因而好多学生恢复了信心,他们努力赶超,扩大了优生的范围。
       (三)给差生以上进心。在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学校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尊重这类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难题(也许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机会大肆渲染,鼓励他,促使他上进。这样,这些所谓的差生感到了学习的甜头,也就多了一点学习的劲头了。
       二、把情倾入每一个学生
       (一)对好生注入严厉的情感而非宠爱。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我对学生要求严格,愈是好生,要求愈严。在我的班上,优生没有趾高气扬的神态和养尊处优的病态,因为他们跟所有同学是同等的,有时甚至更苛刻些。有的同学曾因少做一道阅读题在全班同学面前作检讨,有的同学因写错一个字而加大训练强度,这些同学因为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改正了自己的坏习惯,经过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对中等生关爱而非怠慢。在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中,有这样一类女生,语文成绩较好,但理科成绩弱,总名次总是上不去,因而也没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我找她们谈心,肯定她们的长处,教会她们协调各科的关系,树立她们单科精品意识。因此,这类同学的语文成绩往往保持高分,这次中考,有两位同学尽管总分不高,但语文成绩遥遥领先。
       (三)对差生包容而非放弃。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对他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允许他课堂上犯一点点小错误,如听课走神,作业做不完等。但我并没放弃他的求知,上课要求他抄课文、练字,45分钟并不白白浪费。这个孩子尽管成绩差,但初中三年以至到初三毕业时从没拖欠过作业,并且还常常给老师推荐作文书,其实也是一个可爱的学生。
       三、把业授给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造者。
       (一)课堂进度顾及每个学生。通常我上课的进度不快,对于一篇语文课文,我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剖析,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质疑,提出新的见解,谈出自己的感悟。因而每堂课都能使每个同学听懂,每个同学有所得。
       (二)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在提问中我因势利导,难题抛给优生,而易题留给了中下等同学,这样优生感觉有挑战性,而差生也不会因答不上而尴尬,失去学习的信心。
       (三)课后辅导落实每一类学生。培优补低是落实的重点,对待优生我填充他们课堂上的饥饿感,进行拔高训练,比如写作技巧的指导,阅读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让这类学生真正优起来。而对于后进生则注重基础训练,如有关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浅易的阅读等,达到一个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因地制宜,适得其所。
       杨兴凤,教师,现居湖北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