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鉴赏者]《水调歌头》的悲壮气概
作者:刘 琦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水调歌头》是南宋爱国词人陈亮的一首名作,整首词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抑扬顿挫且显得十分大气,表现了作者激越的爱国热情和一生力主北伐的政治抱负。文章以气取胜,体现了大无畏的民族气概,是爱国题材的作品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此词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送章德茂大卿时所作,文章一开头“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作者对敌人的愤慨之情无须任何铺垫喷薄而出。接下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友人惜别的画面,“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表达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及坚信友人必将独当一面、不辱南朝使命的殷切期盼。是战乱条件下才有的抒情,仿佛把读者带入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南宋连连向金人求和,派出去的使臣多半慑于金人的威势而卑躬屈膝、有辱南朝身份。所以作者才会发出“还我万夫雄”的呼声,而在当时国力衰微、士人饱受屈辱的现实形势下,这微弱的呼声也多少显得有些凄凉。“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把读者带回了严酷的现实,以洋洋河水永远东流比喻宋朝使节年年去朝见金人,失望情绪难以言喻,表面写笑实则是极度的悲凉,“自笑”中饱含了多少无奈!“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笔锋为之一振,大汉民族岂能甘受外族驱遣,作者认为现在暂且向金人低头,但这只是一时的,并不表示我们南宋就无力反抗了,我方终有一天会将金人诛灭。接着用“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个“之”字结构短语并列来增强行文气势,横空铺展出尧、舜、禹的壮丽河山,意在说明中原地区都是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神圣疆土,国家领土不容侵犯,体现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这句一方面讽刺了南朝当权者甘愿俯首称臣、不以做亡国奴为耻,是作者反对议和主张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认为虽然朝廷主和派占了上风,但在辽阔大地上总会有不愿做奴隶的爱国志士敢于挺身而出,并号召人们奋起保卫国土。下句面对天地生发感慨:“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大好河山依然在外族的铁蹄下呻吟,生灵涂炭,南宋政权摇摇欲坠,能救民于水火而名垂千古的英雄早已不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下,浩然正气何时才能得以伸张?这也流露了作者对自身失意的不平、无力挽救现实的无奈、眼看国土沦陷的悲愤,充满了慷慨悲凉的意味。这与其“国家之耻不得雪,臣子之愤不得伸,天地之正气不得发泄”的思想是一致的。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还是表明了对南朝必胜的憧憬:“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认为外族气数将尽,南宋王朝的国运会如赫日中天,国家定会有光明美好的前途。一扫前文的感伤,表达了作者坚信胜利的信心、热血沸腾的豪迈。且不论这空喊的口号是多么的理想化,主观的幻想外族会自取灭亡、南宋将繁荣昌盛,可能是作者聊以自慰,但这也的确代表了当时一大批人的想法。那就是尽管外族再强大,我方节节败退,但仍旧相信局势总会有好转的一天,我方一定能成功地抵御外辱,赢得最后的胜利。这体现了作者可贵的民族气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综观历史我们知道,腐朽的南宋政权还是在外族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了,那时南宋必胜的幻想在事实的映照下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但这也使文章更增添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让人读罢不由得掩卷叹息。
       文章每句的结尾压ong韵,使之读来朗朗上口,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善用叠词增强文章节奏感,如“堂堂”、“洋洋”。而“千古”、“磅礴”等词语的运用则更增添了文章的大气。这些语词的运用都为增强文章气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使全文显得顿挫有致、气势不凡。
       通读全文,一个爱国士大夫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国难当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欲救民于水火的历史使命感、正义在握扫荡一切的一腔正气。而夹杂在慷慨凛然中的失意之情、正义豪迈之气下挥之不去的感伤、对现实无法改变欲说还休的无奈,则更为此诗融入了几分悲凉,结合南宋政府一味委曲求全的大背景,更可以感受到乱世文人的伤感、幽怨,这也使此词在慷慨悲歌下增添了一种感人的悲壮美。
       刘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