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文学作品的特征及其教学方法
作者:余贵玲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贯穿语文教育的始终,它承载着太多的重担:提高学生理解文字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进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学生自行创作提供范本等等。面对如此多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在课堂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统观全局,重点突破的原则,即根据文学作品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加以阐释,进而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培养一种能力。
       一、着眼文字尽显风流
       循章摘句,死扣文字曾经被狠狠地批判过,汉儒皓首穷经,字字研究已成为历史笑话,明清儒生钻故纸堆忙训诂也为现代一些学者所不屑。所有这些做法与思想的立足点无非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是不可分析的,不可言说的,它们的意境要靠读者自己去领悟。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可能像俞平伯那样“‘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得好,写得真是好”然后就下课。真要这样,恐怕语文课堂少慢差费的弊病是无法避免了。
       其实,细读文学作品,适当做一些语言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不无裨益的。如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的理解,我们抓住一个“瘦”字,就可以展开联想:此字把描写人的情态的词应用在花上,人花相对,西风凄紧,更突出了那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再如2002年高考提到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前一句,我们只要扣住“咽”字,就能准确把握住山泉流动的情态,进而体会出作者的心情。
       我们以散文《荷花淀》为例,进一步来论证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的优越性。
       《荷花淀》中有这么一段话: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香。
       一读下来,我们每个人都会认为水生嫂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人。但全文并没有直接描写水生嫂外貌的语言,作者是应用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呢?我们可以把这段话中的形容词抽出来分析。作者写苇眉子“柔滑”、“修长”、“湿润”、“洁白”、“银白”,薄雾“透明”,荷叶“清香”。一比较就发现作者写的全是物性,但全用的是形容女人的词,这种比喻性的延伸让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感觉到在这种环境中的女人的圣洁的美了。
       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文字本身,而学生直接接触到的也是文字。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从文字出发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对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来说肯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捷径。
       二、结构分析可感可仿
       自从90年代中国提出要进行素质教育以来,结构分析、创作模式、教学模式、课堂结构等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限制思维的万恶之首,打倒之声不绝于耳。
       但是,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内容和形式共同构成的,没有形式,内容何在?况且,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选入了大量的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它们代表着文学创作的前沿。这些作品,非常注重艺术创作的形式,有时读不懂它的形式与结构就读不懂作品。因此,对有些文学作品我们侧重于结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形式入手把握内容实属必要。
       我们以刘继明的《明天大雪》为例来阐释。初读文章,学生都会显得茫然,因为文章分为25节,节与节之间好似没有一点联系,就连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不确定,人物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抛开内容研究文章的结构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是用画圆的方法来组合文本。其中吴镇、王庄、张沟、共村四个空间构成了圆的支点,而空间中活动的人物吴老板、王猎户等充实了这个圆。周而往复的结构本身产生了意义:在这个世界上,占便宜、吃亏都是相对的,在这方面吃了亏,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补偿;在这方面正沾沾自喜时,有可能已经拥有的正慢慢失去。圆形的结构让文章充满了乐章式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使文章跌宕生姿,充满哲理。如果撇开形式不顾,那文章的深层意蕴我们也就无法把握了。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创作其情节充满了开放性、不确定性甚至是荒诞的,但其结构形式却是可感的,无论是画圆式、织网式还是布点式,只要我们抓住一个切入点,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另外,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一种写作方法,进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的作品。如学习杨朔的散文就可以以分析结构为主。大家都知道杨朔散文内在结构非常单纯:以写景开头,提到要写的主体,接下去却宕开一笔写看似与主体无关的事情,最后又回到主体,原来无关的事情却是以借喻手法在写主体,学生一旦掌握了这样的模式,要模仿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分析结构与形式不管是对学生理解文章来说,还是对他们自由创作来说都是有好处的。那种避而不谈文章结构的做法在我看来是走了另外一个极端,其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整体把握美感毕现
       当然,重文字、重形式,并不是说完全抛开我们传统教育的经验。我始终认为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环境、社会背景对读文学作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传统的重感悟、重领会的方法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讲解岳飞《满江红》的时候,与其逐字逐句地讲解,还不如放一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时,有志青年同声高唱《满江红》,时刻准备投入战斗的幻灯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这首词的内涵。我想,这种效果是逐字逐句抑或是结构分析的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同样,要读懂岳飞的《小重山》,老师就必须讲清楚当时的政治环境,岳飞的处境与抱负,只有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才更深刻。
       阅读背景的营造,文章的范读、美读、背诵、吟咏、默想,可以引起学生的审美兴趣,使他们进入一种真正的审美意境,当学生陶醉于文学作品中时,其精神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升华了。古诗有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嫁接到课堂上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有它的优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并组合。另外,方法的应用还在于它的实施主体——教师,在我看来,教师应该全面了解所面对的文学作品,然后确立目标,接着选择一种适当的切入方法,遵循审美规律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课堂,只有这样才算完成了备课环节。
       余贵玲,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