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我弥留之际》中艾迪的性格分析
作者:蒋冬丽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中叙述人物有十五人之多,艾迪是这部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其他人的叙述都是围绕着艾迪,及她生活、她的死亡以及家人对她的安葬进行的。在这部小说中,艾迪具有复杂的性格和非常矛盾的心理,很少人能了解她的内心。艾迪终其一生都在孤独中生活。正因为如此,她渴望参与别人的生活但却不能和别人建立起正常的关系。她年轻时受到她父亲虚无主义的影响。父亲常对她说:“活着的理由仅仅是为长久的安眠做准备”。事实上她渴望成为他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她不是去和别人沟通、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是用极端的手段来证明她的存在。通过她和学生、丈夫、孩子之间紧张的关系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叙述,一个受害者的灵魂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自私冷漠的艾迪
       当艾迪做小学教师时,她既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也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因为她认为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秘密自私的想法,每人身上流的血都不一样,当然也和她的不一样。于是她总是期待学生犯错误,这样她就可以拿鞭子抽他们了。“随着每一鞭抽下去我就这样想:现在你可知道我的厉害了吧!现在我已成为你的秘密生活的一部分,我已经用自己的血永远、永远地在你的血液里留下了痕迹。”因为“只有通过鞭子的抽打才能使我的血与他们的血流在一根脉管里”。这是多么可怕的占有心理!她在心理上抛弃了自己的学生,但又想与他们融合在一起。从这一点来看,艾迪是自私又贪婪的。
       对待自己的学生如此,对待自己的家人又何尝不是冷漠呢。艾迪因为忍受不了孤独而嫁给了安斯。受到虚无主义影响的艾迪将“爱”称为“仅仅是填补空白的一个影子”。她对安斯没有感情,将安斯排斥在她的内心之外,所以她的孤独没有也不可能因为和安斯的婚姻而结束。正如艾迪自己所说:“生活是可怕的,不是因为我的孤独每天一次一次地被侵扰,而是因为卡什生下来之前她从来没有受到侵扰。”丈夫安斯对她来说仅仅是“他的言语的外形和回声”。没有爱的婚姻使得艾迪的性格越来越扭曲,她甚至想到了在她死后怎样报复安斯。她说:“我的报复将是他永远也不知道我在对他采取报复行为。达尔出生后我要安斯答应我等我死后一定要把我运回到杰弗生去安葬。”这种报复将使得她的丈夫安斯到时候不但受到旅途之苦,而且从她说出这个决定时就会使他受到极大的心灵折磨:艾迪死后也不愿意和他葬在一起,她从来不属于她。艾迪在心底里彻底抛弃了她的丈夫,认为安斯死了,而“他自己并不知道他死了”。
       二、疯狂的艾迪
       艾迪的疯狂行为是她试图通过罪恶使得自己得到拯救。她和牧师惠特菲尔德私通而生下了朱厄尔。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罪恶,而选择牧师作为私通的对象会使她的罪恶更严重更可怕,“因为他是上帝所任命的工具”。上帝会拯救有罪恶的人。对于艾迪来说,朱厄尔就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的人,是她的“十字架”。所以艾迪在她的所有孩子中只爱朱厄尔,但这种爱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母爱。艾迪这一不可思议的行为正是暴露了她的绝望感,她不知道自己灵魂的出口在哪里。
       三、孤独的艾迪
       在这自私冷漠、疯狂、孤独的表象下,其实包裹的是艾迪孤独的内心。艾迪是一个受害者,她父亲的虚无主义害了她,使她终生生活在孤独的圈子里。她极力想摆脱,但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艾迪的邻居科拉认为:“她是一个孤独的女人,孤独地怀着傲气活着,还在人前装出日子过得很美满的样子,掩盖着他们全都折磨她的真情。”这种无法排解的孤独迫使她转变成强烈的自尊,这种自尊就是“一种想掩盖那种悲惨的裸露状态的狂热欲望”。正是因为自尊和骄傲,艾迪始终不能将自己绝望而凄凉的内心展示给他人。
       四、诚实勤劳的艾迪
       艾迪并不是一个坏人,事实上作者威廉.福克纳也无意对小说中的任何人物做道德的评价。虽然艾迪自私冷漠、疯狂、孤独,但是她是一个诚实的人,她教导自己的孩子“欺诈乃万恶之首”。但有时她自己不得不做出了欺诈的行为。她偏爱朱厄尔,在朱厄尔为挣钱买马熬坏了身体时,她特地做些东西给朱厄尔吃,但是藏藏掖掖不让别人看见。这种欺诈使艾迪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在达尔的叙述中讲到,艾迪哭得很伤心,她“恨自己因为有欺诈的行为,也恨朱厄尔因为自己那么爱他竟不由自主地做出了欺诈的行为”。艾迪是很勤劳的,就连她的丈夫安斯也承认,“天下再没有别的女人像艾迪那样费神把孩子们拾掇干净的了”。
       艾迪对她的丈夫安斯没有爱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原因,安斯本人负有很大的责任。安斯自私、懒惰、冷酷。艾迪临死前安斯也不愿意付钱请医生为她诊治。皮保迪医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等安斯终于想到要请医生时,那已经为时已晚了。”安斯竟然还能为自己的冷酷无情找到这样的借口:“倒不是因为舍不得钱, 我只不过老在这么盘算……她反正是要去的,不是吗?”去安葬妻子,安斯想到的是可以趁此机会进城安假牙了。相对于艾迪的勤劳,安斯真是懒惰无比:作为一个农民,安斯衬衫上没有汗渍。因为“他二十二岁时有一次在烈日下干活犯了病,他老跟别人说要是他出汗他准会死的”。在艾迪的叙述中她承认让安斯死后把自己的尸体安葬到四十英里外的娘家所在地杰弗生是对安斯的报复,但这种报复的目的是什么呢?梅尔盖特认为艾迪只是“想借着这次安葬迫使安斯摆脱言而不行的一贯作风”。艾迪的死总算是摆脱了安斯的折磨,所以艾迪是冷漠丈夫的受害者。
       艾迪一生过得很苦,生活在孤独中,“把骄傲与哀伤包藏得严严的”。她为将来自己死后的拯救做出了疯狂的行为。她死后被安葬之前,艾迪偏爱的儿子朱厄尔正如她预言的那样,将她的尸体从洪水与大火中拯救了出来。难怪贝克曼认为《我弥留之际》是“关于艾迪寻求拯救的一部寓言”。但这个寓言的结尾是这个家庭会为此而彻底分崩离析了。安斯在安葬完艾迪之后,安了假牙并领来了一位新太太;大儿子卡什摔断了一条腿,差点保不住;二儿子达尔由于纵火烧掉了停放她尸体的吉利斯皮家的谷仓,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女儿杜威·德尔堕胎不成,反而被诱奸;小儿子瓦达曼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玩具火车而精神将更为异常。这些都是她想要的结果吗?艾迪本人是个极大的受害者。她父亲的虚无主义的毒害、丈夫冷酷无情自私懒惰对她带来的伤害才是艾迪悲惨一生的起因。艾迪自己的叙述发生在她死后的五天,而且被安排在小说的中间,这正是作者的巧妙构思:让一个死去的受害者的灵魂在隅隅泣诉。
       参考文献:
       1、李文俊.他们在苦熬[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Melvin Backman. Faukner:The Major Years.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66. p62.
       5、Michael, Millgate. William Faulkner. 2nd ed., 1961; rp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6. p38.
       蒋冬丽,河南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