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春望》的诗意赏析
作者:刘祖付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杜甫(712—77O)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因极其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被后人敬称为“诗圣”。杜甫的《春望》作于公元757年,在这首诗里作者以亲身的经历,写出了安史之乱时的历史真实,深深地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望中所见,这两句高度概括,极其沉痛。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飘摇,恶狼当道,诗人处在颠沛流漓之中,国已不国矣;暮春时节,昔日繁华似锦、车水马龙的长安城如今却是草木丛生,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的衰败之景。诗人睹物伤怀,伤国之情油然而生,心情低沉而悲凉。正如前人吴见思《杜诗论文》中所写:“杜诗有点一字而神理俱出者,如国破山河在,‘在’字则兴废可悲;城春草木深,‘深’字则荟蔚满目矣。”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也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比,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国破”而只空留“山河”,“城春”而只长“草木”,其破坏之惨,人烟之少,以及由此激发的忧国情绪,都从正反相形中表现出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这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的“春”字,借此来表达了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因感叹时事,看见鲜艳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诗人感触异常。花鸟本是让人高兴之物,而在此时此刻却反使人见之而泣,闻之而悲,足以见得诗人内心的忧伤。在此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将悲情寓于美景之中,使痛愈痛,使悲愈悲。诗的前四句,都统在一个“望”字中。诗人时而俯首,时而仰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思念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此联写出了战争时间之长,家书的难得可贵。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天下大乱了二年多,而眼前发生在长安附近的战争,到如今已持续了三个月,战火仍没有中断的迹象。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很正常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在此诗人那种忧时伤别的情感表现得更为深沉和具体。“烽火”句承“感时”句,“家书”句承“恨别”句,不仅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情感也一泻而下,忧国思家之情,回环往复,感人至深。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战争年代,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大的艺术感染力。
       刘祖付,广东东莞大朗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