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课文研析]泰格特《窗》的别样滋味
作者:谢 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在教学泰格特的《窗》时,我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初的感受。“读到文章的结尾,‘他看到的是一面光秃秃的墙’,我感觉一种莫名的快感。”一位同学发言道。其他同学好像也深有同感,不停地点头。“靠窗的病人太善良,不靠窗的病人太可恨。”听到这些,我心头一喜,顺势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嚼出别样滋味”。
       “正如鲁迅在评《红楼梦》时说过,‘经学家看见《》,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这篇小说,不同的读者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如果大家细细品味,也许可以悟出点人生哲理。”“就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一个调皮鬼说。“对啊,说得很好。那么,大家就好好嚼嚼,看看你能品出什么味道,让我们一起分享。”
       这个问题似乎不是很难,翻书,圈画,沉思,讨论,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
       “靠窗的病人支着羸弱的身体,面对光秃秃的墙,编织出窗外的美景;不靠窗的病人却不惜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满足一己之私欲。文章赞美了高尚善良,鞭挞了卑劣自私。”
       “一语中的,朱婷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内在精神世界。那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高见吗?”但是,接下来,教室里竟然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把头低了下去。我最害怕的就是寂静——谁都不说话,谁都不愿意说话。现在想想,是不是因为学生缺少批判研究的精神,而我自己平时也没有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当我要求他们对文本作出新的、创造性解读时,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大家再看课文,看看不靠窗病人的心理描写,靠窗病人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以及文章出乎意料的结尾。”我启发道。同学们听到我的提醒,又聚精会神地看起课文。不一会儿,讨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一石激起千层浪。“真的,你们看,课文中写到不靠窗的病人的心理活动的时候,这样说,‘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这么想’。他的惭愧说明了人的本性是好的啊。”学生立足于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有道理,看书很仔细。大家觉得呢?”很多同学纷纷点头。
       “老师,其实,我觉得不靠窗的病人也是热爱生命的,因为他希望看到窗外的美丽景色。而且他也有权利看窗外的景色。”
       “说得精辟,但请同学们再深入想想,同样的热爱生命,有没有什么不同?”我再次点拨。
       “不一样的。热爱生命不应该建立在别人死亡的基础上啊。”一个学生忿忿不平地说,“追求幸福本没有错,但是,不靠窗的病人他是以靠窗病人的死为代价的。这种行径实在太卑劣了。”
       “而且我觉得两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有所不同。不靠窗的病人充其量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靠窗的病人完全可以不向不靠窗的病人描述,但是他却每天两个小时不厌其烦地描述窗外的一切。所以他才是真正的热爱生命。”“非常好。”我说,“因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远。”下面笑声一片。
       “我想到了农夫和蛇的故事。”有一位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
       “农夫和蛇的故事?有意思,说来听听。”我看到很多同学也像我一样,眼中充满了期待。
       “善良的农夫给那条冻僵的蛇以温暖,但最后却被蛇咬死了。不靠窗的病人给靠窗的病人描述生活的美好,最后被他害死了。”
       “好人没好报啊。”一个调皮的男同学故作深沉状。“是啊,是啊。”没想到他的话竟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教室里唏嘘一片。
       “作者真的是在宣扬好人没好报?”我觉得学生的解读似乎走入了误区。
       “不是。”“是。”教室里响起了不同的声音。当时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说服他们,所以后来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当然不是。我们应该以善意的眼光、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生,来看待别人。如同那个靠窗的病人。”
       “谁能再说说不是的理由吗?”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学生。因为从刚才热烈的回答中,从大家跃跃欲试的表情中,我知道这群可爱的学生一定能作出更多不一样的精彩的解读,他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想我们应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像那个不靠窗的病人,他的嫉妒阴暗的心理不只毁灭自己,也毁灭了别人。”
       “这让我想起了培根的一句话,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他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我感叹。
       “小说告诉我们,做人应心胸宽广。”
       “这个月学校不是在搞感恩活动吗?从这篇文章中我读出了感恩。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个不靠窗的病人如果对每天艰难起身为他描述的靠窗的病人心存感恩,那么在他的窗外也会是生机盎然的春天。而不会是一面光秃秃的墙。”
       “说得真好。”我由衷地赞扬。“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看到生机和希望。”
       “老师,我记得你在评价鲁迅《祝福》里祥林嫂这个人物时说,她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我想不靠窗的病人是一个心中没有春天的人,所以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面墙。”
       “‘一个心中没有春天的人’,非常形象又准确的概括。一个心中没有春天的人,他的眼中也没有春天。同样的一扇窗,对心地善良、热爱生命的人呈现出来的是美景,充满生机和希望;但对自私冷酷者来说,则是魔鬼的图腾、希望的毁灭。同学们,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有爱,有春天,有希望,永远心存感恩。”我激情澎湃。
       我想:如果说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艺术空框,那么,今天对泰格特这扇窗的解读,同学们做了一次很好的完形填空。
       讨论还在继续,在这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为课文拟一个副标题。
       从后来交上来的作业看,同学们拟的副标题有:冷酷的心,人性的窥探,天使与魔鬼,心灵的镜子等等。看到这些精彩纷呈的答案,我的心里感到一丝快慰,因为通过这节课他们已经初步悟到了一些多元解读小说的门道。
       上完这堂课后,我在想,作品的真正生命也许正是在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中,但多元解读文本的前提必须是立足文本。比如在这堂课中,学生就做得比较好,他们能引用文章中的语句为自己的观点佐证。但是由于没有把文本读透,课堂中只有少数同学在积极发言,大多数同学沉默是金。因此,我想要真正对文本作出创造性解读,还需要学生进一步吟咏品味、含英咀华。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也有误读。比如学生认为“好人没好报”,而且这个观点在同学中引起共鸣。这种观点反映了当前学生中所存在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我虽然否定了他们的观点,但是没有很好地引导他们回归人性地解读文本,让学生体悟到生命中美好的东西,那种纯美质朴的人性。这一点可能也是我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的。
       在这堂课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主要立足于人性。后来,我查看了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名家解读,有一篇《互为表里,相选相剩——〈窗〉的艺术辩证法》的文章从虚实、微著等辨证的角度来解读文本,非常有创见。但以我们学生的哲思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根本不可能理解到那个层面。因此,我想,没有文化就根本不能感受到美,只有学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增强了,文化底蕴深厚了,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才可能听到他们更多更有创意的声音。
       谢芳,浙江宁波市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