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论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作者:任 明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对于作文教学,新课改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人格、智慧和创作才能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从而求得一种学生自主下的作文创新。那么,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一、抓住三“点”,激发欲望。
       1、巧抓关注“点”。从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把“自己有了感想马上写”作为作文成功的第一要素,由此,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用我文抒我情”,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如果抓得巧,就会“一石击破水中天”,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如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像母亲节,学生畅亲情,抒母爱,赞母亲,神采飞扬,欲罢不能。我抓住这一“关注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各种畅想,学生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写出的文章真挚感人。再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如伊拉克战争、奥运会等,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这时让他们写作只不过是情感的自然流泻。
       2、把握感情“点”。学生写成功作文时,大都伴有强烈的感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引导,创设写作欲望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创作的情景中,让他们体验、感悟生活,使之热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如在教师节,用诗向学生倾诉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我及时抓住这一“感情点”,让学生写讴歌老师的文章,学生个个充满激情,创作的快感油然而生。
       3、采集精彩“点”。中学生十分关注生活,喜欢联想,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点燃写作的欲望。为此我经常把学生放入生活中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美,去领悟生活的情,去体验生活的理。写作的范围,一下扩展了若干倍。经过长期观察,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而且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社会。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思想变得更敏锐、更深刻,促进了学生作文的创新。
       二、及时引导,激活思维。
       1、细点拨。从写作实践中发现,大部份学生喜欢老师指导作文,因为初中生尚未形成独立创作能力,尤其是审题,构思、立意、组材的技巧都需要老师引导入门。因此,教师及时点拨,才能使学生作文向更高层次迈进。
       2、勤交流。学生是创作的主体,教师的引导只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而不能越俎代庖。如学生以“水”为话题作文,思路不甚开阔,我就组织学生说一说,水有哪些特点?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可以写成哪种样式的文章?大家一交流,思路立刻打开了。有的写散文,有的写寓言,有的写水给人类的一封信……写作之前,组织学生各抒己见,使之互相启发。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着无数个方向扩展,所得的知识就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是灵活的。
       3、精评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为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独立修改的习惯,我将作文交流和修改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价作文,在修改过程中,养成认真思索的习惯,当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作文,交流中评价优劣,提出修改意见。待学生评价结束之后,及时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再修改。采取同等水平的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优秀学生给差一些的学生修改、学生根据评价独立修改等形式。这样作文不等到教师手中,已经作过多次精心修改。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明,贵州凤冈县天桥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