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阅读教学浅谈
作者:褚爱国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育作为一种人性的培养活动,从来都以人性的全面发展为内容,这也是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教育的目标,也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充分体现。在此,笔者就其中的“读”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拓宽阅读面。小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阅读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我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学生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理解。
       其次,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儿童作品。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习作能力。儿童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诗歌、寓言、漫画、谜语,里面蕴含的创新精神都能触发学生的灵性,学生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我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小学生周报》、《中国少年报》、《小学生习作》等报刊,浏览报刊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这也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因为这些读物时代气息浓,文句鲜活,表现手法多变,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二、讲究阅读方法。学生要读的作品很多,而目前没完全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花时间阅读,有些不切实际,这就要求学生采取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
       1.粗读与精读相结合。粗读,就是拿到一篇作品,要大致泛泛地读;精读,就是对作品中精彩段落读熟、读透,甚至背诵起来。只要我们把精彩部分背诵起来,日积月累,作文水平一定能提高。
       2.开展阅读实践活动。我利用第二课堂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事实证明,这种活动不仅受学生欢迎,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呢?这里介绍几种做法:
       ①自我评价法。即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作文,在全班朗读,并介绍自己构思的成功之处。这种方法能增强自身的写作信心,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②推荐阅读法。这是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作品中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不仅多读,而且能有比较、有选择地读,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③集体阅读法。这种阅读的内容由教师选择为主。一是由教师朗读,提出要求,学生评析;二是请学生朗读,由教师进行系统分析;三是可以采用录音的方法,师生共同评析,这样能使本来朦胧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在评析中掌握作文诀窍,丰富写作知识,训练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阅读效果。阅读完一篇作品,如果不加巩固,学生很快就会遗忘。所以,我在指导学生阅读后,还让学生读写结合,以巩固阅读效果,提高知识水平。
       1.朗读、背诵。学生时期正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对于一些好的内容,既要让学生朗读,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更要将其中的好句、好段熟读乃至背诵,这样以后作文起来就会下笔如有神,并有助于记忆、感知、思维、想象与审美等素质的综合培养。
       2.写读后笔记。写读后笔记是学生的练笔过程、思维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写好后,定时对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检查,将写得较好的笔记当众读给大家听,让大家有个学习的榜样,也是对写得好的学生的鼓励。这样读写结合,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写读后笔记的习惯,作文能力也不断提高。
       3.借鉴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等,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对小学生而言,要化写作文的消极态度为积极态度,除了要熟悉生活,认真观察,善于积累,还要学会阅读,博览群书,搜集资料,并将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褚爱国,安徽怀远县淝南中心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