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语言
作者:陈国琴 葛晓曦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载体之一,课堂教学更是离不开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美、生动、亲切、中肯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感到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而艰涩、呆板、生硬、含糊的教学语言却只能让学生感到昏昏欲睡,产生厌学情绪。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呢?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启发引导,忌一味灌输。
       启发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能将他们引进知识的殿堂。一味灌输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堂灌”,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辛辛苦苦“满堂灌”是“授人以鱼”,授人鱼只能供一饭之需;启发引导是“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则能终生受益。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教学中体现启发式教学思想,就必须创造“愤”“悱”的情景。运用励志,明理,激情,设疑,任务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讲授“说话基本训练”时,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我给学生讲了民间故事“三个画师”。第一个画师采用写实画法:画的国王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和真实的国王一模一样。国王不高兴把他给杀了。第二个画师一看出了人命,就采用了美化画法:他画的国王英武健壮,威风凛凛,和国王一点也不像。国王也把他给杀了。我看到此时学生已睁大眼睛、竖起了耳朵,就采用设疑方法,幽默地说:“第三个画师如何才能保命,同学们赶快给他支招。”一时间学生七嘴八舌,讨论十分热烈,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发言,替第三个画师想了好几条给国王画像的两全之计。这时我又因势利导,进一步设疑:第三个画师为什么能够保命,这个小故事给你什么启发?瞬间,教室里再次掀起讨论发言的热潮。
       二、创新求变,忌因循守旧。
       教学语言的干巴、陈旧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语言表达方面必须创新求变。
       首先要变干巴枯燥为生动有趣,因为生动有趣的语言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如饮甘露。以寓言、故事、谚语、俗话等来辅助教学,会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听课过程中,自然引发了啜饮知识清泉的欲望。例如讲专业技能在求职面试中的重要性时,我给学生讲了日本电器大王松下幸之助的求职经历,并把俗话“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稍加调整,变为“没有金钢钻,就揽不到瓷器活”作为结语,学生听得很入神。
       其次是变陈旧落后为新颖活跃。使用陈旧落后的语言,是教师在知识上落伍、在行动上与时代脱节的表现,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但有些陈旧的语言稍加变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例如讲授《海洋与生命》一文,针对目前由于过度捕捞,世界上的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我把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弹琵琶,变贬为褒。提出保护渔业资源,世界各国都应采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制度,学生听了先是惊讶万分,后恍然大悟,笑声一片。
       三、正确规范,忌辞不达意。
       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科学规范的学习方法,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即谙熟教材,精心备课,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做到懂、透、化。懂就是要知其然,透就是要知其所以然,化就是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所谓有备无患,方能妙语连珠。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无论是讲课所使用的导语、阐述语、提问语、过渡语、总结语,还是平时的辅导和答疑,所使用的语言,都尽量做到中肯、确切,不含糊其词,更不能信口开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严是为了学生,爱也是为了学生,那就应该多多使用富有感染力的爱的语言,把我们的师爱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陈国琴,葛晓曦,山东临沂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