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学教法]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王民娟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形象性、情感性的基础上,熔自然美、生活美、语言美于一炉,在课堂中加强审美指导,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情趣。那么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应从何处着手呢?
       一、着手于文情醇厚处。
       纵观中学语文教材的众多篇章,无不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它们有的通过深邃的意境来展现,有的通过写景抒情来表达,有的通过严密推理来论证,尤其是那些意境优美的抒情散文,如《故都的秋》一文,作者写那秋槐的落蕊铺得满地,给人一种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的遥想;那秋蝉衰弱的啼唱,又引起人的点点秋思。我便引出陆游的诗句:“槐花落尽桐荫薄,时有残蝉一两声”,与课文的描写相得益彰。又引出李煜的诗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优美的语句把同学们引入课文意境,去感悟北国之秋“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的审美情趣。诗意荡漾的课堂,如一泓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田。只要教师抓住课文中的这种醇意浓情,去拔动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情趣,充满美感。
       二、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往往是只强调表面文字的理解,能够将思考和练习做出来,则万事大吉,名义上遵循了“听说读写”的步骤,但教学效果堪忧。本来,语文是如万花筒般精彩,可许多学生总觉得学语文枯燥无味,认为比学数理化的机械数字还无聊,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如果我们不呆板,不保守,哪一篇文章不是妙趣横生?学生就没有产生共鸣的契机吗?真善美的思想境界不可以在人文的选文中得到升扬吗?
       鲁迅写《为了忘却的记念》,左联五位青年惨遭杀害,足见当时的白色恐怖。在那样的艰险困苦中,先烈们不惜牺牲,才有今日之中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对昭君出塞予以赞扬,有的学生情绪激昂,认为昭君出塞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懦弱的表现。教师如果结合历史知识,分析昭君何以出塞、出塞前后对国家的影响,学生就会改变看法,并进而悟出不能逞一时之快、要顾全大局的审美情趣来。剖析《项链》中主人公的命运,让学生明了爱慕虚荣会付出惨重代价,做人应该诚实无欺。学习《伶官传序》,嘲诵“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总之,通过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审视,就无形中让学生明确为人之道,加强修养,明辨是非,岂不是增添了教学情趣,也丰富了课堂的文化蕴含吗?
       三、着手于语言优美处。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作品优美的语言。通过表情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荷塘月色》画出了美景三图: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朱自清笔下的月色荷塘,多么朦胧温柔,多么美妙和顺,多么飘渺迷人!此情此景何须多讲!带学生有表情地朗读,随课文意境,或舒缓,或高昂,或抑扬,或低沉,反复咀嚼回味,适当点拨提示,课文中那片萦回流溢于荷塘的温情定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得到审美的愉悦。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语文课中的情感审美教育必须紧扣教材本身的特点,因文而宜、因人而宜地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熏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心灵上受到震动,在素质上获得全面滋养。
       王民娟,教师,现居河南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