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作者]教师之爱
作者:熊根红 熊正荣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教育之爱是个老话题: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十分重视教育之爱。然而,浓浓的爱意,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却很难看到:要么是老师“目中无人”的滔滔不绝,学生是云里雾里昏昏欲睡;要么是老师吹胡子瞪眼,学生是老鼠见到猫……语文教学效果不尽人如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中缺乏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今天来谈教育之爱这个话题并不过时。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教学缺少情感,就必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这样的教学只会是死水一潭,毫无活力。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在心理学上叫做内驱力,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
       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个老师来说,应当具备两条:一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二是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这门课。只有学生喜欢任课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得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要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诱导每一位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和每一位学生交往,使学生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近,从而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魏巍有篇散文叫《我的老师》,读过的人对蔡芸芝老师会留下难忘的印象。她之所以会给她的学生留下刻骨的思念,是因为她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以上是从学生角度来说教育之爱的重要,从老师的角度来说,爱,是其职业最本质的特征。“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没有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爱,便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和为教育献身的勇气。从媒体上我们可是看到或听到,许多教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毅然放弃了安逸的都市生活,来到穷乡僻壤撒播文明的种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支撑着一座座“水上学校”“窝棚学校”“露天学校”。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之所以能创造出教育教学的奇迹,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事业的执着和对学生的关爱。
       献身教育的的确确不是一个美丽动听的口号,倘若将教师这个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那么它实在太清贫了,靠它来博取功名,你付出的将太多太多。不是有许多教师不甘寂寞,纷纷弃教经商了吗?不是有许多教师为寻求致富捷径而另谋他职了吗?由此可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最终成为教师的,只有那些对教育事业充满爱心的人,才能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在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大背景下,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成为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
       教育之爱,不是一种模式,一种手段,一种技巧,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而然地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是举国公认的教育名家,笔者有幸多次聆听于老师的课。我认为,于老师真正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在于一个“爱”字,在于一个“情”字。听她的课,我们感到的是她为学生创设的令人痴迷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逸而功倍的氛围,那种使学生随着课文的内容而产生的情感流动以及自始至终贯穿课堂的,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浓浓爱意。听她的课,你会如坐春风。
       也许有老师会说,我打学生、骂学生,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其实,这是对教育之爱的误解。我们所说的爱,并不是迁就学生,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反的,是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负责,是更高层次的严格。我们所说的爱,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爱,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情感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志同道合者。
       黎明的奉献是太阳,夜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群众,教师的奉献是对学生的爱。
       熊根红,熊正荣,教师,现居江西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