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
作者:舒拥军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著名的散曲小令。以往的评论大多着眼于说明该作品是如何地表现秋的萧杀与人的落魄,而对作品中意象间衔接连贯的心理机制进行阐释的不多。本文拟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也许有助于加深对这篇小令的理解。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作者往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对语言单位进行合理布局。在《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并列使用了九个指称不同事物的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巧妙地将其组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秋野黄昏行旅图。然而这九种貌似杂乱无章的事物堆砌在一起不仅不显得松散,而且在传情达意上十分神妙,将秋野旅人悲秋思乡的情怀表现得深婉动人。这组在认知上非常离散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之后,何以能奏响一曲和谐的悲秋思乡曲呢?其中的奥妙可在人的认知心理机制上找到答案。
       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不断运动中,且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先后,空间上的前后、左右、上下等关联。作品中这组意象群虽然在形式上没有任何衔接的纽带,但从人类的认知经验上讲,它们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顺序性,即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一起出现的若干事物在语言中也往往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无需任何联系而同现,如藤缠于树,鸦栖于树。小桥、流水、人家在人类的认知经验中也是有联系的,有桥必有人,有人必有水。古道、西风、瘦马亦是如此,马行于道,西风拂襟。这些空间上关联性和顺序性较强的事物的同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知识背景中是常有之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人类的认知经验和民族的认知心理。
       普通心理学认为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其中按空间顺序感知客观对象的叫空间知觉。人类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知觉活动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互动的,然而这种知觉的认知活动往往需要依循认知对象的空间顺序进行。这首小令就很好地依从和体现了空间知觉的有序性规则。
       小令中的九种事物可以分成两组:枯藤、老树、昏鸦在视觉上由下至上垂直延伸,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视觉上以地面为参照物沿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一个二维空间平面。以图示之,则是:
       这个二元向度所形成的网络,实际上也就是作品中的意象在组合时所蕴涵的空间顺序关系,即多个非连贯性意象单位根据知觉到的事物的先后顺序关系。这种由视知觉习惯所形成的空间顺序关系,逐渐形成人类的认知经验,最终凝固成为某种认知心理。这种空间顺序关系,是作品中意象衔接连贯的认知心理基础,是各意象有机统一的纽带,它把本有不同属性、不同组成部分的知觉对象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使之整合为一个有序的图示背景。小令中“枯藤”至“瘦马”九个意象就是按照这种空间顺序关系衔接整合的:诗人正低头走路,发现了蔓在路边的枯藤(或者是枯藤绊到了脚上),顺着枯藤看,发现枯藤缠着树干,老树上枝丫稀少,树叶尽落,树杈上结着一个粗糙的老鸦巢,显得格外显眼,一只归巢的乌鸦停在巢上,断断续续地哀号。诗人放眼一看(叙述顺序变成了向水平方向发展),不远处有座小桥,桥下溪水缓缓地流淌,小溪旁边有几间茅草房,也许还有缕缕的炊烟。古道依旧,夕阳垂照,寒风拂襟,瘦马怜人。可见,上述意象的衔接,利用了基于人的空间知觉习惯而形成的由下至上、然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空间顺序关系,使得整个叙述过程就像是一位高明的景物摄影师在拍摄晚秋的风光短片,先用近镜头拍摄近景,镜头不断向上抬的同时又不断向远处拉伸,然后再往两边摇动。总之,诗人用上述先纵后横的空间顺序关系,把貌似杂乱无章堆砌在一起的事物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野黄昏行旅图,并隐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前途漫漫,坎坷不平(古道),世态炎凉(西风),孤立无援(瘦马)而留给自己的时间已不多(夕阳),终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悲叹:断肠人在天涯。真是催人泪下!
       任何事物既在空间中伸展,又在时间中延续。我们不妨从时间的角度来考察作品中的意象是如何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的。
       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需要记录和表述的时间概念极其复杂,于是人们便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记时方式和难以计数的记时词语。一天之中,从早晨到晚上,天色不断发生变化,天色就是时间早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表天色的时间词语,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残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日暮”,等等。在这首小令中也有一些记述天色的时间词语,如“昏(鸦)”、“夕(阳)”,说明当时已是黄昏。
       人们往往通过这些衡量时间的媒介来记时和表情达意,但有时记时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复杂情感的表达需要。于是,有时人们利用他们随时体察到的规律性和周期性较强的自然现象记时,如潮起潮落、月亮盈亏、昼夜交替等;或是利用某些生物机体内部的一些生理状态来记时,如枯草、黄叶、鸣蝉、怒梅等;或是利用带有较强时间性的物事来记时,如冰、霜、雪、露等。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利用了生物机体内部生理状态的时间词语来表现深秋的悲凉与萧杀,如“枯(藤)”、“老(树)”。
       然而一个较小的时间域总是包含在一个较大的时间域当中,如“黄昏”可以是秋季中某一天的黄昏。虽然小令中的计时词语有的指向“黄昏”,有的指向“深秋”,但它们都统一在“昏—秋”这个更大的时间域中,这就保证了作品在形式上是衔接紧凑、连贯统一的。如下图:
       
       认知活动的发生总是依赖于人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知识结构背景下,如果大脑受到相关信息的刺激,就能发生情感、经验等方面的迁移,有效地进行联想和认知推理。这些时令标记信息长期贮存在读者各自的知识模块中,一旦遇到这些时令标记信息的刺激,读者的认知单元就被激活,通过记忆提取相关的脚本,建立一个心理模型,使相关信息汇集到该心理模型中,再借助于人类有关时间的认知经验进行信息加工,进一步提取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信息,使相关信息得以连贯统一,使读者的鉴赏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小令作者就是通过铺陈排列一些具有典型性和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使本不具有时令特征的事物(如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乃至整幅素描图都染上了浓郁的时令色彩。这组意象群正因为有了这条时间机制的有效衔接,才不显得松散而浑然天成。
       “自古逢秋悲寂寥”,在中国本土文化的背景下,古代文人逢秋便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悲凉、孤独、落魄、思乡等情结,最终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衔接和统一。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秋”这一意象何故与远在异域的游子、旅人以及仕途不畅的士人都结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缘呢?这种无意识的认知过程必有其潜在的认知心理机制。认知语言学中的空间映射理论就是运用数学中的映射原理来分析联想和认知推理过程的。空间映射理论认为,这一过程就是使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另一个或多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心理空间,即形成新的概念。这种映射关系的产生决定于“秋”与“悲”这两个认知域的某种相通相似性。秋天万物凋零、衰落,这一普遍自然现象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与游子、旅人的异域思乡情怀,士人的仕途不畅情结具有一定的相通相似性。正因为心理空间A域中的概念在认知上与心理空间B域中的概念具有这种映射关系,因此在心理空间B域中的概念隐现的情况下,心理空间A域中的概念也可能触发激活甚至可指代心理空间B域里的概念。小令中各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昏秋图,在人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生命情感体验的沉淀,通过反复联想映射并使其经验化,最终形成心理定势,从而构建“悲秋”这样一个新的心理空间C域。
       正因为这首小令潜藏着空间的顺序性和时间的统一性,并且暗合了人们的认知心理机制,所以九个意象的简单并排罗列不仅不显得松散离乱,反而衔接连贯,浑然天成。因此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牵动着一代又一代游子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天净沙·秋思》真不愧为“秋思之祖”!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熊学亮.认知语言学简述.《外语研究》.2001.3.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朱永生、蒋勇.空间映射论与常规含义的推导.《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舒拥军,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