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读者]想象在阅读中的作用
作者:陈玉蓉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人们常说写文章离不开想象。而我认为阅读更离不开想象,因为想象是精神的支柱,是生存的希望。失去了想象,人的双眼就失去了光明,借助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可以变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由作品中“实”的内容联想到“虚”的隐喻与暗示,由“象”联想到“象外之象”。由作品内容联想到社会现实内容、艺术家的经历、思想等这些自由创造性活动,为我们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阅读中运用想象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变死为活,变无为有。正如西文美学家莱辛说“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到了,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来”。([1]P148)想象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活动,为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理解阅读的广泛作用,必须首先弄清它的定义:
       想象是指大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活动。它可以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是根据别人提供的文字、图片或根据自己头脑中存储的表象材料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来。创造性想象是指不根据别人提供的材料而于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活动。再造性想象在阅读欣赏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创造性想象在艺术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将想象再细分,还可分为:联合式想象、联想、对比式想象、幻想……
       1.联合式想象:把几个表象联合在一起,组合成为能够集中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的整体形象。如明朝大学士解缙,曾给明成祖的一个贵妃写了一篇短小精悍的祭文:“巫山一片云,峨岭一堆雪,上苑一枝花,长安一轮月。云散、雪消、花残、月缺。呜呼哀哉!尚飨!”读此祭文,我们真为解缙的非凡想象力拍案叫绝。解缙祭奠的是母仪天下的贵妃娘娘,文中要避讳“死”“亡”之类的俗字。作者分别以“云”“雪”“花”“月”来比喻贵妃娘娘,借“云之轻柔”“雪之洁白”“花之艳丽”“月之皎美”来赞颂贵妃娘娘的外貌的俊雅,内心的高洁。用云散了,雪消了,花残了,月缺了避讳的方式说出娘娘已死,集中表达了叹花残,惋玉殒,颂德懿,示悲悯的惜美思想。又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用春蚕吐丝而死,蜡炬燃尽而成灰两者一起来表现坚贞不渝誓同生死的爱情。
       2.联想:感物联类,由此及彼,把同类或相似与之有关的事物组合起来。《我爱韶山的红杜鹃》由万山红遍的杜鹃花联想到燎原的烈火、绚丽的朝霞、殷红的鲜血,将满腔激情完全倾吐在红的花,红的火,红的霞,红的血里,从而唤起读者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对历史的回顾,对胜利的珍惜。
       3.对比性想象:将相反事物放在一起。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就是这种想象。少年的闰土聪慧、热情、勇敢、充满生气,而中年的闰土凄苦、迟钝、麻木,二者对比,揭示出闰土的命运更加富有悲剧性。
       4. 幻想:由个人和社会理想愿望出发对尚未实现事物作构想。英国“湖畔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名作《咏水仙》“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荡在山谷之上,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这首诗是诗人和夫人一起出游湖畔,见到盛开的水仙花而写。诗人将自己比作高空的流云,将虚虚幻幻交织在一起,想象空灵,清新可诵。
       以上简介了想象的分类,下面说说想象的作用:
       突破时空的局限具有广阔性和自由性。写作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但它不是照相,必须靠想象来补充,西晋陆机《文赋》对此有精辟的文字:“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日龙而弥鲜,物日召晰而互进。……谢朝华于已披,启文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里作者用极富想象美的文字论述了想象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作用,对此中唐诗人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也说道:“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更进一步强调了想象的广阔性与自由性,这一点在读小说《西游记》尤为突出。你随吴承恩的笔,一会儿上九天云霄,一会儿下十八层地狱,一会儿是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会儿就是五百年后唐僧救孙猴子,让人有点目不暇接,让你的思绪随着笔者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地在无时间无空间的限制中飞来飞去,有一种超爽的自由感,一种说不出的惬意,让人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解放。这也许就是《西游记》被中外读者喜爱的原因。
       引起与作者相同感情的共鸣,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想象本身就是作者带着浓烈的审美感情,将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想象世界统一,这种统一构成了作品中有我之境的情景交融,以及无我之境的物我同一的世界,从而强烈刺激读者的想象,引起读者美感的共鸣。所以读想象新奇的作品,你的心海就像风吹海面激起汹涌的波涛一样,掀起感情的巨浪。如黄宗英的《天上人间》[2],为了抒发怀念总理的深情,文章借淮安人民追踪在高空撒骨灰的飞机这一感人至深的场面,展开了新奇而又真切感人的想象:“……于是,你会听到老人们说,看到一片金光灼灼;姑娘们说,冬日里一阵春风吹起了衣角;战士们说,听到了《国际歌》从天而落;孩子们捧起泥土说,噢,这里有周爷爷的骨灰吧?”……这种饱含深情而又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把天上人间,现实理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你仿佛真的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在一片佛光中,高唱着《国际歌》而徐徐升入天国,激起了人们对总理强烈的热爱与怀念。
       挖掘文章的主题,对于文章表达的思想,必须通过想象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深入开掘。如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作者先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树杆——“笔直,高达丈余,绝无旁枝,一律向上,紧紧靠拢,成为一束”;树叶——“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色泽——“它的皮,光滑而有银白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接着作者再对白杨树由实而虚的想象,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由树到人,由形到神,写出白杨树的性格——“伟岸,正直,朴实,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再写白杨树的精神——“白杨树象征了今天在北方的农民,象征了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作者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联想,在读者面前仿佛站着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刹那间又变成一列列傲然挺立的哨兵,为祖国、家乡的安宁浴血奋战,与敌厮杀,表现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永不低头的民族精神。
       深化作品的意境。意境是作者创造的意境在欣赏者头脑中再创造的结果,任何意境无法实实在在地具体展现在读者的视听之前。意境的间接性好似鱼离不开水,意境也不能离开读者的想象而存在。读者以作者所写有限的形象引出无限的想象,充分满足自己艺术再创造的审美心理和欲望,思之无尽,味之愈长。散文大师朱自清是一流的职业写手,读过《荷塘月色》的人都被作者所写的月下荷塘迷住了。星稀月高的夏夜,月儿照在荷塘上,星星点点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叶,像舞女的裙,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间或一阵微风吹来,送来缕缕清香……在这迷人的月夜之下,再烦躁的心情也能宁静下来,再多的烦恼也会随风飘走,好似催眠曲的蝉叫,叫人想睡觉,想回家,使人的身心找到了停泊的港湾。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文汇报》1979年3月21日
       陈玉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