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鉴赏者]《挖荠菜》隐含的教育思想
作者:邱桂林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张洁的散文《挖荠菜》不仅具有独创的艺术性,而且文中还渗透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思想。
       这篇散文一开头就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什么呢?因为饿的感觉在小时候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于是饥不择食。“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罗。”以至有一次,“我”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追得只好跳进河里,还几乎丧了命。在那种忍饥挨饿的年月里,春天田野里长满的各种野菜,特别是荠菜,就是“我”的“最好吃”的“无上的美味”了!所以,荠菜就是“与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我对“它”怎么会不“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呢?“解放以后,我进了城,却总是怀恋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每年春天总要带着孩子们去挖荠菜,一起吃荠菜。
       看到此处,了解张洁作品风格的读者心里会疑惑:这篇文章原来是教育青少年忆苦思甜的文章吗——老生常谈。张洁怎么会以这样浅薄、陈旧的方式表述呢?没人愿意看,怎么会产生教育效果呢?但是假如读者能带着不解读下去,会发现张洁独具匠心的切入,超前的育人态度。文章突然宕开一笔,转而写孩子们长大一些以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以及吃荠菜时“迁就”于我的态度,并进而写他们的“这种赏光似的迁就”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这时,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用老生常谈的“忆苦思甜”问题铺垫成新时代的“代沟问题”,写两代人在挖荠菜、吃荠菜中所反映出来的隔膜。给读者以突兀的艺术享受!怎么解决“代沟问题”呢?作者显示了她独特的育人态度.“师道尊严”观念下的人们解决“代沟问题”,总是摆起架子,板起面孔,对孩子们训斥一通,向他们大喝一声“你们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孩子在威压下沉默了,父母、老师就以为教育有了成效,可谁知道孩子们的心理是否在反抗呢?文中的我没有这样做,她指出孩子们小时侯到郊区挖野菜时“尖声吹着口哨”,仅把挖野菜当着“一种有趣的游戏”任性玩耍,虽然遗憾孩子们对自己苦心的不了解,但她理解那是儿童天性的流露,然后肯定他们长大一些后有所进步:能陪同“妈妈”挖,并且显出恭顺的样子,在饭桌上也还能“迁就”地“挑上几根”,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身上细微的闪光点。并不是简单的责备、批评青少年不知艰苦为何物,而是以平等的、朋友似的态度和孩子谈心: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真诚的呼唤“只要这样,两代人就不会站在各自的圈子里,而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就这样,通过对“我”的想法的展示,明确地指出,“代沟的消除”靠的是“我们这一代人”主动热情的引导!我们理解你们,但请你们也理解我们吧!显示出朋友般的、平等的教育思想。
       《挖荠菜》的层次结构也经过了作者精心组织,运笔中时放而收、时收而放。几度峰回路转,摇曳多姿。除了给读者以艺术的美感外,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点燃读者的关注点,为说理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示出高超的教育技巧。起句扣题点明对荠菜的“特殊感情”。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呢?这“特殊感情”是怎么产生的呢?读者正等待下文回答时,文章却宕开一笔,大写童年由“馋”而“饿”,而被财主大管家追赶跳河一事——奋力挣扎爬上岸,凄苦地在田野上游荡。写得催人泪下之时,再次笔锋转开点明只有懂得以上所写的,才能理解作者对荠菜的“特殊感情”。接着才无限深情地叙写挖荠菜的欢快,诉说见荠菜如见故人的感慨。接着作者第三次笔锋一转,写两代人在挖荠菜、吃荠菜中所反映出来的隔膜。最后才柳暗花明,点出了主题。
       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写作中,作者都是或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想渗透到文章中去。所以,《挖荠菜》也是一篇较好的进行思想教育的散文。
       邱桂林,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