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研究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祥林嫂的死因
作者:刘绪君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主张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但是中国两千多年遗留下来的愚昧的封建思想竭力地阻拦民主和科学的发展。在这种阻拦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是中国的妇女。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正是遭受这样伤害的妇女的代表。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祥林嫂是被封建宗法制度的“四条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和父权勒死的,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许寿裳说《祝福》的主题是“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这是依靠社会学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本文对祥林嫂的死因换一种视角审视,进行传播学分析,运用传播学原理探讨祥林嫂的死因。
       祥林嫂虽然生活在印刷传播时代(通过书籍、报纸、杂志获取外界信息),但由于祥林嫂属于平民(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根本没有能力(没有接受教育,不识字,文化低)从印刷传播中获取信息,只能通过口语传播——最基本的人类传播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祝福》表现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叙述的就是祥林嫂与周围的人的对话,其形式就是口语传播。口语是祥林嫂与周围的人进行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祝福》围绕祥林嫂所体现出来的传播形式是借助口语媒介而进行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一、祥林嫂的人内传播——消极被动
       传播学认为,人内传播是所有传播形式的基础。人要拥有自我社会存在,必须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时,也把自我作为认识对象,既与他人沟通或传播信息,也与自我沟通或传播信息。祥林嫂生活于江南乡村的社会关系中,为了获得独立生存的权利,她必须面对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贺老六等各种人物,与他们沟通、交往或传播信息,同时,还要加工处理这些信息,为自己在这个社会关系中找准存在的位置。《祝福》三次描写祥林嫂的人内传播:
       其一,祥林嫂死去丈夫之后,瞒着婆婆,偷偷地到鲁四老爷家打工。新年才过,祥林嫂从河边淘米回来,神色惊慌,说在河对岸徘徊的男人很像夫家堂伯。从小说对祥林嫂的神态、心境描写看,“很像夫家的堂伯”这个外在信息在祥林嫂心里进行了人内传播,促使她认真思考自我处境的艰难以及如何应对眼前的困
       境。
       其二,当祥林嫂第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并高高兴兴地如往日一样参加祭祀时,却遭到了鲁四老爷夫妇的阻拦。不让参加祭祀的信息在祥林嫂心里发生了人内传播,其结果让她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调整、回应这个信息所带来的冲击,“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其三,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之后,脸上显出了恐怖的神色,惟恐死后被阎王劈开分给两个死去的男人,柳妈的话作为外在信息在祥林嫂的内心发生传播。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对“人内传播”阐释为: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应。这种能动性表现在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具有生产性和创造性,它不是对已有的知识、观念、思想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积极的精神劳动,在已知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未知,创造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活动。人内传播伴随着创造性思维成果,它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力量。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祥林嫂的人内传播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一是祥林嫂在毫无准备、甚至很不情愿的情况下接受他人和社会强加于己的信息,外在信息具有突然性和强加性;二是人内传播的被动性导致接收外在信息后,没有对之做出相应的加工和处理造成信息失衡。因此,祥林嫂变成了信息的奴隶。
       二、祥林嫂的人际传播——双向性弱
       小说情节是对人物相互关系的反映,人物形象在完成一系列的信息相互传播过
       程中实现情节的发生、展开和结局。《祝福》中的人物相互传播信息主要表现为人际传播,具体地说,《祝福》情节的建立与展开主要基于围绕祥林嫂悲剧命运而展开的一系列人际传播,其中,祥林嫂的人际传播是这些信息传播的核心,其他相关信息传播都紧紧围绕祥林嫂的人际传播而衍生和展开。从《祝福》情节看,鲁迅先生主要描写了祥林嫂的三次人际传播过程:
       其一,当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祥林嫂再次来到鲁四老爷家做雇工后,她反复向包括四婶在内的鲁镇人讲述儿子被狼吃掉的经过,“我真傻,真的,”听众从初次倾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而产生同情,到逐渐厌烦,鲁迅先生为读者展示了祥林嫂共时性和历时性兼备的人际传播。
       其二,柳妈告诉祥林嫂在她死后,要被两个男人争夺,阎罗大王只好把她锯开,分给他们。于是,祥林嫂出于对未来的恐惧去捐了门槛。
       其三,祥林嫂见过“我”之后,向“我”询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然而,祥林嫂没有得到满意的、肯定的答复,这更增添了她对灵魂的疑问、迷惘和思考。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对“人际传播的动机”阐释为: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人类从事人际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他人,也让他人了解自己,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建立与社会、环境共适的关系。从祥林嫂所进行的人际传播看,她非但没有达到缓解压力、消除孤独和为自己建立与社会共适的关系的目的,反而因人际传播中的信息曲解和误读,陷入了精神的深渊,最终自取死亡。
       三、祥林嫂的死因另说——信息压迫
       无论人内传播还是人际传播、小众传播,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个体的人不可能总是接收信息或输出信息,否则,信息传播就会出现失衡现象。我们注意到,祥林嫂走向悲剧结局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传播持续失衡的过程。其中,既有社会信息系统诱导祥林嫂进行信息误读(社会压迫),也有祥林嫂信息传播的自我堵塞(自我压迫),两者交织在一起,使祥林嫂走向了毁灭。
       其一,社会信息系统诱导祥林嫂进行信息误读,是导致她心理失衡和失去自我的根本原因。畅通的个体信息传播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输出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信息选择、加工和按照自我意愿输出的过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所提出的现代象征互动理论告诉我们,在信息传播的自我互动过程中,个体会产生关于他人期待,这些期待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个人又不是原封不动地接受这些期待,在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被社会信息系统奴化而失去主体意识的劳动妇女,她无力按照自我意识重新组合所结合的外在信息,因此,每一次信息输入型人际传播及其人内传播,都是一次精神打击与心理灾难。比如,她在河岸上发现了夫家的堂伯,也意识到这将意味着什么结局,但其人内传播却不能修正接收的信息,因为在祥林嫂的意识深处,也承认夫权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她只能束手就擒。
       一般来说,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选择、解释和修正外在信息,主要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外在信息完全契合个体的主体意识,个体觉得无需再对外在信息做出任何加工,只要按照自我需要,保留或输出信息,就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这时,个体往往变成了外在信息的稳压器和变压器。如,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被夫家抓走以后的人内传播,即属此类。二是个体完全被社会信息系统(在封建社会主要是封建宗法思想)所奴役,个体失去了自我,对外在信息只能盲从、归依,个体成为信息愚弄、压迫的对象,如祥林嫂越是接收外在信息,就越加重她的精神负担。
       其二,祥林嫂所进行的人际传播的自我堵塞,加速了她悲剧命运进程。在人类信息传播中,人际传播属于非制度化传播,即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它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祝福》中,祥林嫂作为传播者,有两次比较集中的人际传播,即给鲁镇的人说阿毛被狼吃掉的经过和向“我”询问人死以后是否有灵魂。祥林嫂作为传者的两次人际传播,是为了解除内心痛苦与迷惘,满足自我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然而,这两次人际传播都失败了,究其原因,祥林嫂违背了人际传播的非制度化原则,传者和受者不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交流信息,帮助祥林嫂缓解或解除精神压力,重新获得做人的权利和信心。如,祥林嫂传播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起初打动了许多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祥林嫂的社会处境和生存环境。它体现了这样的特点:(1)传播内容决定传播技巧。祥林嫂几乎没有什么传播技巧,但她用生命写就的传播内容已经足以打动鲁镇的受众。(2)由于鲁镇的人们同情祥林嫂的遭遇,且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普通民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所以,祥林嫂的“一面提示”传播达到了比较好的说服效果。随着岁月的流逝,鲁镇人逐渐地不再对祥林嫂的故事感兴趣甚至觉得厌烦。把这种现象解释为旧社会人情冷漠和普通群众缺乏觉悟,显然牵强附会,即使再有爱心和耐心的人,长年累月面对完全相同的信息和传播方式,也会产生厌烦。从根本上说,祥林嫂被鲁镇人(受众)遗忘、嘲弄,不是周围人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也不是他们故意与祥林嫂为敌,而是她为寻求生存地位而进行的人际传播出现了障碍,进而威胁到她的生存。
       美国学者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隔绝”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为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所限,不可能对所有外部环境和事件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也就是说,人们对客观环境的反应,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其实,李普曼所阐释的“与客观信息隔绝”问题不仅存在于大众信息传播发达的现代社会,在大众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也同样存在,但两种信息社会“拟态环境”的内容及其存在方式迥然不同。现代社会“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等现代传媒构筑的,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多元话语;农业社会“拟态环境”主要是通过公众舆论构筑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制度、政权的一元话语。
       祥林嫂生活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江南乡镇,所直接面对的不是制度、政权,甚至不是具体的统治者,但这并非说,她就能够脱离封建宗法制度而独立存在。从祥林嫂的苦难经历看,她必须始终面对和生活于由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构成的“拟态环境”中,并与之发生信息交流和传播。封建统治者通过信息独占建立的“拟态环境”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无需接受外在信息,也无需改造、更新“拟态环境”内容,因而,这个“拟态环境”具有超稳定特点。从《祝福》所描写的情节看,祥林嫂与鲁四老爷、柳妈、婆婆等人的信息传播,实际上是在与她所生活的“拟态环境”发生信息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不对等的,即“拟态环境”依据信息独占控制、决定着祥林嫂的信息传播。需要指出的是,祥林嫂的信息传播受阻,不是简单的传播技巧和手段问题,它深刻地反映了祥林嫂所处时代与环境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动。信息封锁和信息迫害,也是一种阶级压迫。首先,封建“拟态环境”剥夺了传播主体的意识和能动性,祥林嫂只能按照“拟态环境”所规定的编码和符号理解“拟态环境”所给予的信源,所以,无论是婆婆派人来抓自己,还是柳妈让其捐门槛,祥林嫂都只能被动地、原封不动地接受信源。其次,封建“拟态环境”主要体现为一种思想观念、精神心理和行为法则,它不是统治者的专利品,与被统治者也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某个具体的统治者思想或被统治者思想,因此,祥林嫂之死与鲁四老爷、柳妈、婆婆、大伯等人不无关联,但不能简单地说,这些人就是杀死祥林嫂的罪魁祸首,这些人一旦背离封建“拟态环境”,他们同样摆脱不了被毁灭的结局。从根本上说,祥林嫂之死,是死于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构成的“拟态环境”,是信息杀死了祥林嫂。祥林嫂的死因是信息压迫。
       刘绪君,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