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诗歌教学的唯美追求
作者:鄢桂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朱光潜先生说:“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诗歌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趣味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择选了一些诗歌,几乎是古今中外诗歌中的精华之作,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诗歌进行鉴赏对他们显得特别必要特别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感觉诗歌不是那么好教,主要原因是因为诗歌相对于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来说,故事性不强,不像小说、戏剧那么好理解,学生中喜欢读诗的也不多,相比较而言,他们更愿意阅读情节性很强的故事。我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还不错。我根据所讲诗歌及作者的特点,围绕“诗歌抒情”这一中心,进行有选择性的侧重分析,有的偏重诗歌内涵的挖掘,有的偏重诗歌结构的分析,有的让学生去领悟、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诗人的个性之美。
       一、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诗歌无疑首先是一门感情的艺术,我们可以从诗人创作高峰大多是在最富浪漫激情的青年时期这一事实中约略可知。在我们所接触的诗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不胜枚举,舒婷的《致橡树》应该是众多爱情诗中有着独特魅力的一首,诗中的女性这样表述对爱情的理想:“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个“我”是有着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追求的人,在相爱中,不是对爱人有所依附或者忘我地奉献,也不是“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而是在心灵的默契和沟通中达到相互理解和信任,但又坚持了自我的独立。诗中浪漫的抒情形象地传达出这些内容:“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叶/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许。”而舒婷诗的动人之处恰恰是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抒情风格,这一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一般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开拓诗歌所蕴含的精神。比如我们可根据时代的变化,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它的精神内涵:诗歌本身传递出了一种平等真诚的爱情观,这是女性自我的觉醒;但如果我们不仅仅把作品题旨局限于爱情的视野,我们就可以从木棉与橡树两个比肩而立的意象中引申出对平等、互爱人际关系的思考与渴望。它的内涵扩宽了;作品发表于1977年,包含有诗人对刚刚结束的文革期间盲从意识的一种反叛,由此,我们又可以进一步理解其思想内涵为:《致橡树》表达人的一种自我觉醒、自我独立的精神的新生;甚至到当今,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舒婷在这首诗中对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追求,对人的理解与尊重,这不恰恰暗合如今提出的人文社会、和谐社会的某种实质吗?
       所以,教师在讲授一首诗时,可以多意象地去理解它的精神内涵。但它绝不能随意,应在教师完全、透彻理解诗歌的基础上。
       二、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的元素”,诗人艾青的这句话揭示出语言对于诗的重要性。一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首先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有的诗咂摸起来满口生香,有的诗玩味起来不免感觉枯燥生涩。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我们对诗歌艺术价值高低的评判。下面我以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为例分析之。
       《观沧海》起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看似波澜不惊,但细一揣摩,我们就能透过语言看到曹操登临览景之地:碣石山高,沧海无边,虽未写景,却已为我们展现了一片高远辽阔的境地,尤其是“沧海”一词,本指渤海,却不实用“渤海”,即寓有“海大”之意。而曹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领袖风范我们又能在“以观”二字中深切感受到。这两字与首句“临”字一样,看似平淡,咀嚼辨味一番,却发现,他们不仅表现了诗人踞高临下、高瞻远瞩的风貌神态,而且洋溢着诗人披荆斩棘、兴会无穷的宏志雅量。开头虽仅仅八个字,且质朴无华,但意境高远,令人回味无穷。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生于公元155年,二十多岁举孝廉,初平三年(192年)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济南相,又为典军校尉,中平元年(189年)起兵讨伐董卓,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教师按时间顺序向学生介绍曹操生平时,学生就不难理解曹操为什么霸气十足,他的诗里为什么总有一股冲天豪气。“水河澹澹,山岛竦峙”,大海深遂辽远,岛屿高峻挺拔,而一声感叹,“何”字又平添了无限的感情波澜。这一水一山,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一平远一高耸,有对比美而不用对偶句,体现了曹诗古直浑朴的特点。最为瑰丽辉煌的是“日月之行”四句,作者以灿烂日月、星汉与大海相比“若出其中”“若出其里”状写了大海无限宽广的胸怀,这正是诗人勇往直前、积极向上风貌的体现。艾青说:“诗的语言必须饱含思想与情感,而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演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观沧海》正是以它无事藻绘、不假雕琢,古朴自然而又韵味无穷的语言显示了曹诗粗犷雄豪的特点。
       三、研习诗歌的结构之美
       艾青说:“一定的形式包含着一定的内容”,我们常常又会感到合适、完美的形式会让诗人的抒情锦上添花。
       徐志摩《再别康桥》抒发了对母校的无限留恋之情。作为一个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早年的留洋经历不免使他的诗作深受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但在诗歌结构上,他又往往喜欢借鉴中国古典诗歌回环往复的特点,这在他很多诗歌中都有体现。
       《再别康桥》在内容上,徐志摩把自己对康桥的满腔热情都溶化在了别离时的金柳、青荇、水潭上,诗人对母校的爱是真挚的,他连离别都只愿“悄悄挥手”,而不愿打扰母校的宁谧安详。多么细腻!在这样一种透着柔软、轻盈、飘逸的节奏中,我们仔细看它的结构,开头是“轻轻的,我走了”,等到最后诗人依然在呢喃“悄悄的我走了”,别离的脚步却一步也不曾迈出。从这种首尾重章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把玩诗人那份欲说还休、欲行即止的依依不舍的情怀是多么缠绵,我们可以说,诗人对母校的爱又是浓烈的。如果不是这样一种结构,这情感恐怕也要打上一个折扣。
       四、体会诗歌的个性之美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绝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自视极高,傲视权贵,虽屡遭愁苦却永不堕志,他几乎所有的诗歌都笼罩着这样一种自信、不羁的气质。《将进酒》是一篇能充分展示诗人个性的诗篇。
       李白之前,在诗中以流水喻时光易逝、青春不在早已有之,但有谁能象李白表现得那样惊心动魄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之前,在诗中表现人生短促,及时行乐早已有之,但有谁能象李白表现得那样奇特而又自信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尤其是最后两句,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李白:“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就是李白,只有李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消沉却又自信,愤激却又洒脱,李白身上这些复杂而矛盾的情绪在诗中一齐喷发出来,强烈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这在其他诗人类似题材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我们恰恰可以说,正是因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使这首诗风格超群。
       当然,我这样去做分析并不是将语言、结构、思想、个性割裂开来,《观沧海》难道没有曹操独特的个性?《将进酒》也有结构上的自由表达,《致橡树》不也有语言之美吗?我是主张在实际教学中,围绕诗歌感情的抒发这一基点,有重点地阐述、解析,不要面面俱到,否则既费力,可能又不讨好。
       参考书目:
       1.《学生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吴中杰主编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年9月第一次印刷
       2.《中国历代诗歌名篇赏析》 暨南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合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年6月第一版
       3.《艾青〈诗论〉》艾青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5月出版
       4.《中国当代文学史》田中阳主编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5.《〈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6月出版
       鄢桂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