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初探
作者:胡万新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作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物的思维和表达的心理过程。其外化的结果就是一篇创造性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使命,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指导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新的表达。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开拓创新,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作文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而作为课堂教学的文本——语文教材,精选了优秀的名篇佳作,知识非常丰富。教师该如何利用课堂使学生由“厚积”达到“创新”呢?罗杰斯说:“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也就是说,人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那么,怎样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做到融会贯通呢?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积极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互动、探讨知识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加强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具有求异、逆向、联想、发散和综合的特征,教师应针对这些特征,适时设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质疑。对课本知识经过改造重组,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直接对见解偏颇作出评价,而应继续诱导思考,避免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了多少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厚积薄发,走向课外阅读世界。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置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厚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阅读,无疑为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面对书山文海,教师应从“广”与“深”两个角度,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从学生知识的来源看,主要有两个渠道: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可以从课堂、书刊和媒体信息中获得,它自然是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而直接经验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它具有更鲜活、生动和丰富的特点,因而更具影响力。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深刻、全面地认识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头脑里形成的不是支离破碎的片断,而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把所感知的现象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有认识与感受的系统性,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条理。”这种“系统性”和“条理性”具备的作文,充分体现了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其源泉是现实生活。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源头活水,是作文素材的真正来源。有许多学生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感到漠然,甚至有些厌倦,认为没有什么值得观察。殊不知,感人的事往往就藏在这些平凡的生活之中。我在分析一篇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课上,让学生谈谈对于“幸福”的理解,居然有很多同学说没有多少幸福的感觉。我很吃惊,他们显然对日常生活缺乏观察体验。若按平常习惯当堂作文,肯定不会有收获。时值周末,干脆让他们返校后再交作文。待拿到学生作文时,浓浓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农民伯伯站在金秋田野上的微笑;幸福是“千里共婵娟”的良好祝愿;幸福是大年夜的团聚;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追求。取材很少有雷同之处。在作文评奖课上,我适时引用艺术家罗丹的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平淡的,但平淡之中蕴藏着深刻的内涵;生活又是丰富的,悲欢离合,美丑善恶,需要我们做出理性的思考。只有留心观察,养成勤于动笔和快乐写作的习惯,作文时才会有新的角度和丰富的题材。
       总之,创新课堂教学,引导“广、深”层次上的阅读,贴近生活,重建新的评价体系,是我对建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体系的初步认识。如何做到这几个方面的整合,还有待于从作文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
       胡万新,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汪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