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章写法]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作者:周 昉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我比较赞成创作靠灵感的说法。但我在大量地接触文学新人的创作实际和一些来稿中,看到他们依着的灵感,有他们没能自察的实际问题存在,使得他们难以写出照亮生活的作品。
       有些作者存在这样一种情形,他们是极推崇灵感创作的,他们也是灵感来了才创作,但他们自认为到来的灵感却以这样的一种大体状态出现——连同生活和艺术熔铸出现的思想的火花、价值意义观照的东西也一起涌出了,只不过那熔铸其中的思想火花和价值意义的东西淡若游丝一般。对此,这些作者在依它下笔之前,没有对它进行思考激发,也不具备在创作中将这淡若游丝的东西进行自然而然深化的经验和功底,就凭着那顿起的冲动和喜不自禁,把它当作能自然天成作品的宝贝。于是,大笔一挥,一气呵成了。这样写出的作品,表面地直观地看:要生活场面有场面,要人物故事有人物故事,既使写些鸡零狗碎的琐事,它们也能在一定的构思框架内,左串右联,横铺竖叙,写得头摇尾摆,活灵活动,但是读过嚼罢,总让人难从中感悟新的愉悦,总让人难从那历史、现实中吸取对人生对社会的价值思考。当然这样的作品,压根儿也就谈不上有“灵魂的震动力,思想上的感召力,情感上的冲击力了”。面对这样的稿件,有时我们与作者交谈时,免不了要问他写那事件、故事究竟想表现什么时,他们有的竟会说,我那作品中的哪句哪句话就是我的题旨,或说,我在作品的题目下写出的题记便寄寓着我对这些生活的深刻把握和认识。当我们沿着那说法去看时,其作品确实还存在着他说的那迹象,但它们只像似有似无的引线存在于作品中。面对此等问题,我们不说他们违背了作品的倾向要从作品的描写中自然而然流出的要求,就是依其本身去审视,把它作为“点睛”之笔看待,它也不能不让人觉得它够干瘪、浅显、平庸的了。鲁迅先生在《准风月读·由聋而哑》中说:“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把这句话套用在这里深说此问题该是:作者思想的干瘪、眼光的平庸不可能和着他的灵感闪射出艺术思想的绝妙火花;就着艺术思想火花的平淡去喂养作品的人物、故事、情感、情节等,也不可喂养出艺术张力无限而又内蕴独具、内蕴深厚的作品。
       关于灵感以一种意象性的朦胧的状态出现,我们的这些作者不知怎么给它特殊喂养而使它由胎势到成体的跃出都健康旺盛的问题。
       按通常人的说法,真正灵感来了,创作某部作品的什么东西都有了,依着写就行了。若把这作为较为管用较为理想的“灵感”的话,那么也还要看到灵感大多时候不是以那种“理想”情形出现,而更多的是这样的一种状况而到来:即它从作者脑子灵光式的涌出时,只是个意象性的朦胧的大体上的东西,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的独特路子等和着生活的孕育只是雏形的浑然体。艺术构思的具体把握、灵感激情的运用,灵感生活中独到思想内涵的发掘,都有待作者在创作之前作进一步的熔铸思考,艺术安排及手法的运用有待作进一步的精心酝酿和筹谋。在这种灵感状况下,有经验的作者作家常采取写创作提纲和“细打腹稿”的办法,将灵感中颇见灵光的东西咏足——咏得思想内涵和艺术的精巧安排跃然纸上,才进入既有“预案”又有即兴创造的冲动写作中;能将灵感的神奇涌现与主观主动的深化捕捉自相结合的方法,也就为他们的创作打下了“捉得住”的成功基础。而我们的新人作者一感到他那“灵感”来了,便乘云驾雾地不管前不顾后、不管内在外在联系地往下“淌着”写。一番忙碌下来,有的作品是捉住了头,不知尾收在哪里,有的作品是故事写得神采飞扬,却难把灵感中魂魄的东西凸突出起来,有时是捉住了这一点,却又冒失了那一端,最后只弄成冒冒失失,闯闯跌跌的篇什。或许一言以蔽之: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的凸透都只能算是个潇洒的脚踩西瓜皮——冲到哪里算哪里。这怎能成呢?既使娱乐性消遣性的作品,也得讲个审美性趣、讥俏韵味与故事的熔铸、凸透呢,像以上那样弄出的东西显然是不行的。但当我们按以上看法指出他依着“灵感”创作而出现的问题时,他们中有的人不免说:我曾同时看到几个著名作家写下这样的创作谈——《怎么自由怎么写》。也许他们把名家写下的这个创作谈嫁接到灵感创作之后不为错。有的名家在那样的灵感一来,不但能马上进入创作,还能就着那灵光、感悟、激情冲动,如鱼得水地把作品弄得艺术魅力无限和思想内涵凸现得惊人,两者朦胧胶汁的神奇状态有时恰恰就是他们作品要达到的、由生活到艺术的自然天成的境界,那时他们常有情神、笔神和创造力都能得尽情发挥的味儿。“灵感”有时被他们看作说不清道不明的神圣东西,大概都是站在这种状况上说的。但我们冷静地想一下,究竟一番,还应看到这是他们“做土”达到奇特功效的反映。也就是说他们思想的功底过硬,眼光的敏锐独到、对生活及人物情感的可贵悟性及对中短篇长篇构筑、技巧的选择把握的游刃有余,使他们遇触发就能成功地燃烧,即是边推进边燃烧出能将自己要燃透的东西燃旺,点亮自己要点亮的一切……“怎么自由怎么写”对他们并不是什么自我炫耀,并不是什么自我神化,而是从自在到自为状态的必然写照。在这里,我这样比较分析新作者与名家之状况,说到底还是强调“功底”与成熟经验的重要,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对偏于一端的功底的不赞成。
       有些新人作者在与我私下交谈或在公开的作品研讨会上常这样说:我是一个很容易产生灵感的人,但当我依着它写出来,却又觉得它不是我所愿望写成的东西;灵感多,但写得差不多的作品不多,真正写成的作品更没有。对这些作者提出的问题,我当然就不能像以上那样从不能“照亮生活”上去讨论分析。面对这些现象,我要说的是:他们认为产生的那灵感是不是灵感,还是一个值得审视判断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我见到一个发表中篇较多选载率转载率较高的作家,我们一块参加活动时,我见他随身带着一个记录本,他有时突然拿出笔,就那么急急地写一通。有一次,我问他写什么。他说因读别人的作品(或书),触动自己经历的一片生活,跳出了一个创作小说的“灵感”,我就把它写下来;看到一条消息,点燃了我写作某一领域生活的激动,突然跃出了创作某个作品的“点子”,我也记下;听到某一人的谈话,使我对思味再三而不能深悟的某一生活一下有了金光闪闪的认识,我也把它快速写下。我把这个本本叫“灵感记录本”。一般来说,我能让我这个本子上保持10条以上的“灵感”记录。我每日坚持不断的小说创作,我不断写成的小说作品都是从这个本子上的众多记录中遴选出来的。他的这一番话,一方面表明他把这些都当作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从他十里挑一后才为之的情况看,实际上他又没把它们全当作能写成作品的创作灵感。这实质上就是说,作者们有时被自己认为是创作灵感的东西,只是点滴的生活感触,或是当时让人冲动不已,而过后冷静审视,却是没入生活肌理没入奇妙艺术熔铸的破碎片儿。由此,我对以上认为自己很容易产生创作灵感,有很多灵感没写成小说作品的新人作者要反问一句:你是真正的产生过许多灵感或是产生过真正的灵感吗?没有此点的确认,那就该对产生灵感的土壤和“功底”有更多的疑问和检视。因为我如上的论述和对灵感的承认,都不能放在凭空产生的意义上去谈。也就是说,对一个文学创作思想认识功底和文学艺术素养都还没十分入道的作者,讨论他们“灵感创作不能照亮生活”的问题,就该另当别论了。
       周昉,男,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