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古诗鉴赏指津
作者:张振涛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古诗鉴赏在高考命题中可谓百花齐放、蔚为大观。2005年高考的17份试题,从诗词的画意、诗论、诗评和诗词的版本等多角度多层面设置鉴赏题,把诗词鉴赏的考试方式探究尝试到了极限。但披文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面对诗歌鉴赏试题,同学们可按下面步骤和方法去做。
       一、读诗题、出处、作者及注释。阅读标题,可以把握住诗歌整体内容甚至情
       感基调。如“春行即兴”写“春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雨后池上”要描绘一幅雨后池塘图;“邯郸冬至夜思家”要表现思念家人的心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交代了作者登临的地点,内容是怀古伤己;“从军行”,明示了这首诗写的是戍边将士的怨恨。
       总之,诗歌的标题是全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诗歌的眼睛,是全诗意境展开的总纲,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鉴赏的关键。
       阅读出处或作者,可以了解有关背景,准确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全诗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倾向,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等。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式样,一代有一代之特色。如北朝诗多征战,南朝诗多相思。唐诗尚情,宋诗重理。南宋多爱国情怀,宋明注重忠义。诗歌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屈原愤世嫉俗,陶潜厌恶官场,杜甫忧国忧民,李煜感时伤世——他们的诗歌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彰显出鲜明的思想特征。诗人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其诗作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创作原则。同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常以香花芳草来托物言志,以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李白则以名山大川来抒怀述志,以张扬自己孤傲不驯的思想性格和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同是田园诗作,陶潜的质朴自然,乐中蕴含不满;王维的诗中有画,清新富含哲理。同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虽感壮志未酬但不乏乐观旷达;稼轩的词沉郁顿挫,虽述报国大志但常带几多酸楚。
       解读诗歌时,同学们务必关注自己所熟悉的作者,进而把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常用的创作方法,以利于尽快准确地分析诗歌。
       如果附有注解,其用意是以此来降低难度,帮助考生读懂全诗。有的注解交待写作背景,有的交待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的因破音异读显出有关字的特殊含义。而所设题目,往往与这些注音、注释息息相关。
       二、带着激情品读原诗,留意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阅读时要进入角色,带着浓厚的激情对原诗进行认真品读,不能一目十行、不加咀嚼地快速扫描。诗是抒情的艺术。诗的鉴赏首先是理智引导下的感情的投入,是一个由感受到感动的过程,不能感情地对待诗歌,不能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忧作者所忧,悲作者所悲,就不能真正进入鉴赏阶段。深味作者的感情是投入感情的前提。通览一下古诗,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感情基调不外乎以下类型:惜别、思乡、惆怅、感伤、哀愁、孤独、达观、闲适、恬淡、喜悦、睹物思人、遭贬孤愤、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愤世嫉俗等等。只要善于调动自己的文学积淀和生活积累,准确捕捉诗歌的情感基调,动情地入境,进而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将不是难事。读完后要及时对读后的第一印象进行回味和总结,以期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比较完整的感性认识。
       三、从宏观上控制全诗。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要及时概括出该诗创造了怎样的意境(或景、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主题),这种感情是通过怎样的形式抒发出来的。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就掌握了做题的主动权。如咏史(怀古)诗,大都从眼前景物写起,怀古而伤今,怀人而伤己,借古而讽今,从而抒发物是人非、光阴易逝、今非昔比、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感慨;如送别诗,大都借助景物渲染,抒发离愁别绪;再如边塞诗,其共同特点是创设苍凉旷远凄清之意境,或写边塞风情,或抒征人之怨,或诉思乡之苦;田园诗以清新自然优雅见长;咏物诗则以托物言志明理为要。还可以抓住冷词或热词来把握作者感情。如绝、寂、断、冷、凉、秋、萧、孤、苦、愁、悲、空、恨、残、怨等,往往表现心理的冷清凄凉。喜、笑、春、暖等,往往表现喜庆欢愉等心理。
       四、咀嚼字词。诗歌语言的特色是形象、凝练。因此在鉴赏时要联系全诗主旨,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句。“诗家以炼字为主,句中有眼,则字字显豁成露矣。”(清李调元《赋话》)因此,评论诗歌要注意评析关键字词,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鉴赏规律。特别要抓住诗眼,即一句中的最传神的一个字,或者一首诗中最能概括全诗要义的一个字,抓住了这个字,就等于掌握了解读全诗的金钥匙。比如“山青花欲燃”中“燃”字,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字,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了一个“早”字;“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浮动”,以有形之态状无形之物,给人一种梅花馨香微微荡漾、沁人心脾的感觉;“人烟寒橘袖,秋色老梧桐”的“老”字,使动用法,突出了在阵阵秋风中梧桐绿叶凋零萧索的样子。这些句子往往一字传神,映出全诗的神韵。
       五、明辨手法。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鉴赏古诗,要把古诗的一般表现手法(或者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谙熟于心。常用手法有:情景交融法、象征手法、衬托手法、对比手法、托物言志、铺垫映衬、抑扬、用典、小中见大、虚实相生、变换角度等等。其中虚实相生是常用之法,在诗歌中,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现实情景为实,想象情景为虚。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里由实见虚,把景物和心胸揉为一体,透射出作者的抱负、气度和诗的哲理。再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一个“巴山夜雨”,是写此时此地的;后一个“巴山夜雨”,跳到了想象中的未来夫妻团聚后的彼时彼地。诗歌先实后虚,虚实相济,给我们提供想象的无限时空,个中奥妙溢于言表。再者,还要关注诗歌的修辞,准确识别诗句的对仗、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效果。
       六、借助题干和选项,反复推敲,全面把握诗歌。认真审读题干,明确暗示与要求。对中学生来说,诗歌鉴赏是难度最大的试题,命题者往往要借助题干提出各种要求,同时也可能作出各种暗示,题干中往往包含不少信息,需要对照、比较和推敲。特别要注意是问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还是问思想、观点、态度的。明确答题指向,因题布点,点点落实。
       七、做题。用恰当的文字把所问问题正确清晰有条理地回答出来。这里要做到“四要四忌”。要明确忌含糊。对“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的问题,有的考生就是不表态,或表态不明确,不知他到底赞成不赞成,从而造成失分。
       要具体忌空泛。对“折柳”的作用,有人不说听“折柳”引出思乡之情,却说“折柳”深化了主题,点明了主旨、“折柳”是本诗的诗眼、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这样一些空泛的话。
       要理解忌想当然。对“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有人不仔细品味诗句意思,正确理解,却想当然说什么泉声吞咽了危石,日色使青松冷却了,或说形象地写出了山崖边巨石掉进了山涧中发出的声响。
       要把握命题意图忌唱反调。要注意题目的提示引导。“有人说‘折柳’是全诗关键”,这明明是对我们的提示引导,顺着他的引导去答,很容易得分。可是有的同学故意唱反调,硬要说不是关键,却又说不出理由,不能自圆其说,造成失分。请看下面这个鉴赏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从哪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分析、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第一题的重点是对诗意的理解,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陆鸿渐没有遇见。“欲去”还“问”,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既有些茫然,又眷恋不舍的情感。第二题两个重点,一是人物形象的把握,二是表达技巧的分析。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世为念的高人逸士的形象。前四句对高雅、幽僻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间接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写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迷惑不解和怪异,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在回答中关键是明确答题指向,运用术语要准确,如“隐士”“高人逸士”“幽僻”“高雅”“侧面烘托”“间接表现”等。
       以上七个方面,能一步步地走下来,完成诗歌鉴赏题是有把握的。
       张振涛,甘肃天祝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