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例谈诗歌的诵读教学法
作者:王跃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高中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当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积累、感悟和熏陶,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可是目前部分老师往往把目标盯在分析和理解上。课堂教学是填鸭式或是练习式,着力打造一批做题精英。甚至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整堂课都搞肢解式的条分缕析,挖尽其深意,而放弃了让学生朗读体悟的机会。结果如何呢?鉴赏古诗词考题,往往失分最多。这是为什么?笔者不禁疑惑,反省教法,觉得教学中恰恰忽略了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因此,我在教《词七首》时,毅然把以往重在分析的教法改为重在朗读的教法。
       古人云:“诗者,志之所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词七首》中哪一首不是词人心声的真实流露呢。“许多欲语而莫可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发狂大叫,流涕恸哭,不能自止”。那一声声带血带泪的歌吟,假如我们不去大声诵读,怎能体会词人的情绪呢?唯有入情入境地朗读体悟,才能跨越时空。在同一轮明月之下,与李煜一起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韶光易逝、故国凄凉、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柳永一起触动“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别绪;与苏轼一起倾吐“一尊还酹江月”的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李清照一起感受“月满西楼”的孤单寂寞;与姜夔一起沉浸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冷落凄凉的景象中。如果离开诵读,就很难把自己融入这些诗歌的动人心魄的境界之中。
       为了收到诵读的良好效果,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以材丰词,引导寻找有关词作的背景材料,为诵读酝酿情感。
       在阅读古诗词时,要更准、更明确地去解读古诗词,其背景材料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词人抒情写志,也都因生活中某种因素触动而发,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自身的生活遭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通过所处的历史时代、生活遭遇,以直接引发促使某种情感的具体原因,从而了解词的大意,适度把握诵读情感。有些诗词在形象的描写之中,隐含了诗词的实际内容,形象的描写之中渗透了比喻的意象,这就要求读者能结合有关背景材料,透过形象的描写,把握其中隐含的内容。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要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就必须调动这样一些背景知识参与:龚自珍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不满清王朝的统治和黑暗的官场,便辞官回故里讲学。这首诗就表现了清王朝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十分压抑,社会一片死寂的“万马齐喑”现实,作者想通过一场变革来改变这种社会现实。有了背景材料的参与,我们就能准确把握诗词的“脉搏”,读懂诗词,领会诗词。因此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时,就必须引导学习寻找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这是其亡国之作,当他沦为宋室臣虏,倍受羞辱,于春花开秋月圆时,触景生情,想起昔日为南唐国君的美好日子,不禁悲从中来。同学们在了解这一背景材料后自然就会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一齐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以乐配词,尽量选配适合词作的乐曲旋律,为诵读营造氛围。
       词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性质就是合乐的歌词,词人创作的过程是按律制谱,尔后配以歌词,《词源》说词“字少声多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说明词就是“声诗”,是用以吟唱的艺术。古代燕乐妙绝管弦。在古代的吹乐器、打乐器、管弦乐器中,以管弦乐为首。苏轼干脆称词为“琵琶词”。所以笔者精心挑选一些古典管弦乐,在朗读前播放。以优美动听的乐曲声营造气氛。朗读时又进行配乐,让学生耳闻、入情入景。如在诵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播放古典名曲《大浪淘沙》,此曲第一段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寓于感叹,时起时伏,利于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平和激愤。第三段旋律丰富而有棱角,节奏坚定,利于表达那种坚强不屈的气质。曲调与词义相配,在刚劲有力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陶醉其中。一齐诵读《念奴娇》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诵读此词还可以选用明曲《落燕平河》,该曲通过节奏起伏多变,委婉流畅,也较符合此词的意境。《汉宫秋月》应作《一剪梅》的配乐,可以创造出哀怨以及忧患的情绪,寂寥冷清,无可奈何的生命意境。以曲配词诵读,既符合词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融在其中,乐在其中。
       三、以画衬词,恰当运用吻合词作的视觉画面,为品味创设意境。
       随着多媒体动画技术及网络宽带的发展,多媒体以其新颖的画面、丰富的创意、互动性强、容量大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是利用二维、三维,flash动画技术等手段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音乐、音效等多种元素,通过编辑软件整合在一个交互式影像文件中,具有图文并茂、新颖活泼、交互性强的特点,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多媒体技术,使我们语文教学又进入一片新的天地。以往假如语文老师没有绘画专长,使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形的诗”讲解起来费事得多。现在我们可以制作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视听感官的需要,激发学生学词的浓厚兴趣。教师做课件时应尽量选取最能体现词的意境的画面,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流动的画面中诵读。如《雨霖铃》融情入景,用一组流动的画面。让学生融入情景、情事、情态、情绪、情意之中,体味词人的离愁别绪。“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列景式”的组合。为一幅清秋羁旅图抹上一层凄苦悲凉之情。让学生观其画、吟其词、入其境、悟其情,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
       四、以技论词,正确进行有关词作诵读的技巧指导,为领悟增强效果。
       为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还要加强诵读技巧的指导。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读词的时候速度或快或慢,语调或高或低,感情或欢快或悲哀、或悲壮、或缠绵,都要随着字里行间的情感变化而变化。词是配乐的诗,“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读词必须注意节奏。节奏就体现在朗读的速度和节拍的处理上,只有把速度和停顿诠释得很恰当,才能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从速度讲,诵读表现欢快、兴奋、昂扬、紧张、愤怒等情感的词句时,速度应当稍快一些。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鹊桥仙》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扬州慢》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等。而诵读表现悲伤、缠绵、愁绪等情感的词句则要处理得缓慢些。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雨霖铃》全词;《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等。从节拍讲,词句的节拍不像诗句那样整齐划一,所以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应仔细琢磨其中的规律。如“对长亭/晚”、“杨柳岸/晓风/残月”、“更/与何人/说”这样的节拍看似不可捉摸,但也是有其规律可循。《词谱·凡例》言:“有四字句而上一下一,中两字相连者;有五字句而上一下四者;有六字句而上三下三者;有七字句而上三下四者;有八字句而上一下七、或上五下三、上三下五者;有九字句而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上三下六者。”但《词谱》又言“此等句法,不可枚举”又暗示我们词句的节拍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改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语言感悟能力的关键,不是靠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也不是靠几道、几十道的习题训练,而应当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在朗读和言语的实践中去琢磨、去体悟。因此,笔者认为《词七首》的朗读教学或许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改举措。
       王跃琳,浙江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