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硕士论坛]非语言因素在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陈辉利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索,我逐渐认识到,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即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来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那么,交流的效果取决于什么呢?艾伯特·梅瑞宾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伯德斯惠尔教授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在面对面交流中,有声部分低于35%,而65%的交际信号是无声的。当然对这些绝对化的定量数字的精确性应持一种分析的态度,但它们起码可以表明非语言因素在人类交际中对言语行为的辅助是非常突出的。有时候,没有这种辅助,言语行为的表达效果会大大受到削弱。传统的教学活动,以有声语言交际为主,当然也有一些非语言因素,但没有受到教师们的足够重视。有时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将每个知识点讲深讲透,可效果却并不好,那是为什么呢?除了教学方法、课堂纪律等因素外,教师的非语言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山东教育》载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由于重感冒而嗓子疼不能讲课,但又不想落下课程,就去上了一节“哑巴课”,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完成了教学,结果教学效果却比平时上课要好得多!这足以说明,非语言因素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对文学教学,其作用尤其重要。
       文学课区别于其它科目的显著特点是其“人文性”,它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首先表现为语文课应当成为人的生命活动、自我成长和创造力的表现舞台。如果语文课程游离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了言辞与条文的记诵、变成机构的操作和技术的熟练,看不到智慧闪光、看不到浮想联翩、看不到情感激荡、看不到意气风发,这样的语文课程还有什么人的精神生活可言呢?而在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程里,我们追求的是让学习者体会到更多的情趣与韵味,生成着更多的意义和感悟,触发出更多的梦想与憧憬,诱发出对阅读的神往、交流的渴望、思索的兴趣以及奋笔疾书的畅快。在语文教育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单靠教师的语言传递的内容来作用于学生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其他非语言因素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正确运用非语言因素,可以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与发挥,受其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的变化受教师体态行为的制约。教师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境和态度,进而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教师积极的体态行为会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心境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储藏,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Cooper说:“非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关系到学生对学校的态度。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交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教师面带微笑,目光扫视全场,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受到了注意。在提问时,身子微侧,带着期待的神情,伸出一只手做出“请回答”的姿势,这些无声语言不仅表示了对学生的尊重,而且较具亲和力。学生接收到这些信息,就会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学生会有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由于语文课与其他课比较起来,其思维空间要大,逻辑性相对不太强,如果太紧张的话,思路就打不开,无法有效思考。所以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对语文学习来说尤为重要。但对这点,多数老师都非常随意,有时双手撑在讲桌上,像钉在黑板前一样;提问时步步催逼,眼睛直直盯住学生,面无表情,课堂气氛就十分沉闷,学生感到老师似乎对他们不友善、不耐烦,对老师的感情也就疏远了,同时心里较紧张,想不出也不愿想。
       2.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动态描摹可以使学生拓展思维,产生联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课常常需要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师适当的动态描摹可以帮助学生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师在讲解诗意时:“白日依山尽”,则遥指西天;“黄河入海流”则手挥向远方以摹拟黄河奔流入海之动态;“欲穷千里目”则极目远眺,“更上一层楼”则抬脚做跃跃欲登之状。教师借助于这些描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之翅膀,进入诗的意境。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口诵心记,凝神观察,头脑自然就涌出落日、群山、长河、大海等万千气象。此后让学生改写则各展奇思,各有派头,而不逾原作本旨。高中语文教材《促织》一课中写到“村中少年好事者”看到成名所养之虫,“掩口胡卢而笑”。教材对“胡卢”的注释是:“胡卢,笑的样子。”但读了这种模糊注释,学生愈加模糊,更不能想见那少年轻敌自负之态。为了克服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时伴随语言说明,做出掩口控喉笑的情态,微笑中含轻蔑,微笑而无声。学生借这个动作,对照语言描写,很容易便理解了词语的意义,进而准确把握了人物的心理。如果没有教师的这些动态描摹,学生的理解就不会那么快那么深了。
       3.教师的体貌、服饰、随身用品、字体等非语言因素,对学生有着潜在的巨大影响。积极的可以让学生产生美感,对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进一步也可有利于他们健全个性的养成,语文老师在这方面尤其该注意。洛雷塔·A·马兰德罗说:“身体,不论何种形态或尺寸,都对别人传播有力的信息。”“衣着有一种传播价值,它渗透一切社会领域。”“随身物品影响别人对自己的感觉。”体态语研究者赫克米勒认为:“社会对丑人有偏见。反正有吸引力的人比不漂亮的人较有说服力或较能运用影响力。”教师对于学生,同样存在身体吸引力问题,教师的服饰、用品、字体等都体现自己的个性及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体貌是无法改变的,教师不可能为此去整容,但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弥补。如通过得体的服饰和言行等来表现自己优雅的气质和风度。穿着既与自己的脸型、体型、肤色、肤质相协调,又能体现自我兴趣、能力、性格、理想;既不陈旧、单调,又不一味赶时髦;既不老土,又不花哨;既合乎时宜,又彰显个人身份气质特点,这样严谨适度的服饰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学生产生美感,从心理上很愿意接受这个人,从而相信他所讲的和所做的。而语文教师给予学生的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东西,具有灵性和气质美。如果说中学各科是百花园中的各种花卉,那么,语文就是花中之王——牡丹,它应该是开得最艳的最美的。可以想象,学生遨游于数理化的公式定理之中,昏昏沉沉地从题海中走出来,他们多么希望看到一幅优美的具有灵性的画啊!他们多么希望放松紧绷的神经,释放内心的疲惫!多数学生把这一希望寄托于语文课。我觉得语文老师还应具有诗人的气质、才子的风度和贵族的优雅。一踏上讲台,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失望。当然,这可能是一种苛求,但努力向它接近总比随随便便好。同时语文教师的服饰还要和所教内容相协调。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足登运动鞋,上着牛仔服,下着运动裤,不管你如何激情昂扬或柔情万种,讲得唾沫乱飞,它所产生的效果总没有西装革履或白裙飘逸来得好,它不能以一种优雅的气质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感。教师的随身用品如眼镜、手表、讲义夹等都要和课堂气氛相协调。教师的字体常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而字体可以体现人的个性特点,作为语文教师,由于汉字书写得多,对学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语文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他们的心湖激起涟漪,潜藏于他们意识的深处,从而影响他们个性的发展。所以平时教学活动中要加以注意,而不能马马虎虎,随意为之。
       以上论述只是笔者肤浅的认识,意在提醒语文教师应重视一些非语言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并引起同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陈辉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