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艺杂谈]论失败的英雄项羽
作者:李桂芳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垓下大败,自刎乌江而降下帷幕。后人总想透过历史的烟尘,剖析这位一代枭雄失败的原因,从中引出某些历史借鉴。那么,项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人,出身楚国贵族。他少怀大志,嫉恶如仇,看见秦始皇时,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作战,英勇过人,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与秦军作殊死搏斗,终于把敌军打垮。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当他听说刘邦已攻入关中,并派兵守关时,立刻“大怒”,特别是听了曹无伤的密告后,扬言要杀死刘邦,多么勇猛暴躁、叱咤风云、不可一世!但在“鸿门宴”上却轻信刘邦的谎话,听信项伯的谗言,终于被刘邦所软化,并致使曹无伤被杀。多么鲁莽,憨直!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焚烧秦宫,大封诸侯,自称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大失民心。项羽也逐渐由强到弱,最后招致“垓下之围”的悲惨结局。
       《项羽本纪》是《史纪》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全文依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他一生的经历,也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的史诗。文章末段“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项羽一生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 ‘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一段中对项羽的总体评价,相当扼要而中肯。作者热情地歌颂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贡献,“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同时连用三个叹词“难矣”、“过矣”和“岂不谬哉”批评了他“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错误,对他的失败给予了惋惜与同情。作者的评价公允深刻,而且寓有作者的身世之感,使项羽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具有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下文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因此,出色的战将当胜不骄,败不馁,能屈能伸,尤其是在受重创、陷绝境时,更应该“包羞忍辱”,这才是真正的男儿,真正的大丈夫。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颜面见江东父老”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末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有力的句子,说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颇有气势。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而且还表明“百折不挠,才能成功”的道理,颇有积极意义。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三、四两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杜牧未免太天真了,即使项羽真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还肯为他拼死卖力吗?“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王诗辛辣冷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这个根本,可谓一针见血。他毫不留情地指出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颇具政治家的眼光。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是对杜牧的《乌江亭》的驳难,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两句诗,作为劝勉在逆境中奋起,不失是一种人生鼓舞。但是,作为对项羽功过的分析和中原兵败的评论,似有不妥之处。而王安石的发问振聋发聩:“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在这里,王安石表达了对项羽的政治评价:项羽拒纳人才,刚愎自用,使江东子弟疲劳奔命,枉自捐躯。进咸阳后,大火三月,生灵涂炭。项羽何德何能,能令江东子弟再次为他的霸业卷土北上,血洒疆场?王安石的设问,是冷静的诘难,是愤怒的控诉:为暴君卖命,值得吗?所以,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对比这两首诗,杜牧的《乌江亭》,是诗人对历史悲剧的凭吊,是怀古的抒情嗟叹;王安石的《乌江亭》,是政治家对悲剧的沉思,是警世的理性阐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五言小诗,慷慨凝重,辞浅意深,历经沧桑不绝于口。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李清照的一生正值金兵入侵,中原人民国破家亡的大动乱时代,广大的人民和岳飞等将领都坚决要求抵抗,而南宋的高宗皇帝等极少数人却只愿偏安江南。李清照这首诗借颂扬项羽失败后不愿忍辱偷生,来讽刺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逃跑政策,来表达了她对那些只愿偏安而向金寇屈膝乞降者的鄙视,写得非常雄劲有力。全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毛泽东对项羽评价多次,他认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项羽不是政治家,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远见卓识。在兵败之际,他缺乏斗争到底的韧劲和决心,而是一死了之,很看重面子,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因此毛泽东评点《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有三个错误: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当真,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协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建都徐州,位置没选好。
       因此为纪念南京解放这一历史性的胜利,毛泽东于1949年4月写出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复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这里是说应从项羽的失败得到教训,不可为了“和平”的虚名,给敌人以卷土重来的机会,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毛泽东对项羽刚愎自用,爱慕虚名而招致失败的教训是认识很深的。因此,当人民解放军即将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之际,面对有人提出“划江而治”,毛泽东断然否定了,认为这与项王当年在灞上的“沽名”如出一辙,应该将余勇猛追穷寇,决不学那沽名的霸王。
       李桂芳,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旅游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