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外国文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人物精神分析
作者:任 远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很早就备受人们关注。
       在我国,由于青年演员徐静蕾凭借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夺得享有盛誉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第52届)最佳导演奖(“银贝壳”奖),使这部小说又再一次引起国人的关注。茨威格与同属犹太血统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至交。两人于1911年相识后,一直保持亲密的交往,相互探讨文学艺术、文学创作等问题,且有许多相似的看法。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就深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剖白胸臆的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痴心女子的一生。
       当女主人公还是一个13岁孩子时,就对自己的新邻居小说家R先生萌发了恋慕之意,陷入了一厢情愿的爱情漩涡之中,即使后来离开维也纳也没有终止。当再回到维也纳时,女主人公已是一位18岁的漂亮姑娘,对R的情感已从童年时的崇拜发展为充满情欲并更加炽烈的狂恋。她抛弃了一个姑娘所应有的矜持与羞涩,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灵与肉献给了R,与之缠绵了三个晚上,并有了一个孩子。但R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他从来就没有认出这个几度邂逅的女人就是当年邻居家的女孩。可即使在走投无路之时,女主人公不惜去做有钱人的情妇,也决不肯告诉R有了他的孩子,而这仅仅是害怕让R背上包袱。但上天却给了她一个最大的打击——孩子夭折了,她心力交瘁,自感将不久于人世,在弥留之际,终于拿起了笔,以匿名的方式向那个她等待了一生的男人倾诉着她爱他的一生。
       每一个读过小说的人都会被女主人公对R那纯洁真挚而又不可遏制的激情冲动与痴痴爱恋所感动,甚至会感到心痛,因为女主人公对于R来说“不过是几百个女人当中的一个,只不过是连绵不断的一系列艳遇中的一桩而已”,甚至已经忘却,但女主人公依然执着,“我相信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已经躺在床上也会突然拥来一股力量,使我站起身来,跟着你走”。这至死不渝的爱来自哪里呢?难道仅仅是R那“爱抚式的目光”吗?不——笔者可以肯定地回答。这只是一把打开女主人公心扉的“钥匙”而已。那么,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女主人公这样一种纯粹的爱是源自隐藏在其内心深处的“恋父情结”。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以父亲为选择对象。这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男孩会对母亲产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样,女孩也会对父亲产生一种不同于亲情的柔情。这就是所说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或“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在正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这方面所受的影响要明显的多。如: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女孩会因为生活中缺少父爱而对“父亲般的男人”产生一种渴望与向往。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就是这样。在情窦初开的年纪,父亲早逝,和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成天心情压抑,郁郁不乐,……和我也不贴心”,周围又没有任何可信赖的人来关心“我”、听“我”倾诉心事,甚至“没有人来看望我们,没有人来打听我们”。这样便使女主人公在内心深处萌发了一种对父爱(或者说是男性那种温柔、体贴、深沉的感情)不自觉的但却非常强烈的渴望与憧憬。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R出现了。这里,不得不提到老约翰——那个“小个子的男仆”,在R还没有出现之前,他就给所有人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大家都在纷纷猜测着这位有教养的上等男仆的主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还曾试图想象过R的模样,并在这天晚上,在还不认识的情况下“就第一次做梦梦见了你”。终于,搬家后的第三天,相见了。面对一个风流潇洒、英俊倜傥的陌生的青年男子的到来,女主人公从一开始就默默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最终,在没有来得及的时刻与R狭路相逢了,并全身心地爱上了他。女主人公在信中写道:“你下了车想走进门去,我情不自禁地给你把门打开,这样我就挡了你的道,我俩差点撞在一起。你看了我一眼,那眼光温暖、柔和、深情,活像是对我的爱抚,你含情脉脉地冲我一笑,用一种非常轻柔的、简直可以说是亲昵的声音对我说:‘多谢,小姐’。”“就在这一瞬间,我这个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R无意识间所流露出的爱抚式的目光、灿然的微笑、善意的谢辞,像一把钥匙开启了一个13岁少女的心扉。R对女性温柔殷勤的态度,让女主人公感受到不同于母爱的柔情蜜意,一个具有诱惑力的男人的深沉的温柔,这恰恰满足了一个少女由于缺乏父爱而在内心深处萌发的无意识的对男性那种温柔、体贴、深沉的关怀的渴望与憧憬,同时也使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积郁已久的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当R用爱抚式的目光注视着女主人公时,少女的心灵深处立即产生了感应,毫无保留地爱上了他。
       时光在流逝,但女主人公对R的爱恋没有改变,她说:“我对你的激情仍然一如既往,只不过随着我身体的发育,随着我情欲的觉醒而和过去有所不同,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含有肉体的成分,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当年潜伏在那个不懂事的女孩子的下意识里、驱使她拉你的门铃的那个朦朦胧胧的愿望,现在却成了我唯一的思想:把我奉献给你,完全委身于你。”我们可以发现女主人公对于R的迷恋,已由少女时期对爱的渴求发展成一种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激情。她为R所做的一切是心甘情愿的,行动不假思索,充满着激情与冲动,是一种对超越现实的精神渴求的追寻。她对R的爱虽是受本能与欲望所驱使,是卑微的,但也是高贵的。女主人公始终都是以一个平等的、坚强的心态在爱着R。她完全可以早一些将这一切告诉R,但她没有,她一直在等待他的相认,她不愿这爱里有任何乞求和勉强,因为这爱在她心里已经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这爱已经超越了生死。
       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小说家R先生,作家对他的着墨不多,基本上是通过女主人公信中的叙述完成的。
       R先生作为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拥有活力、激情和令人羡慕的才学、名誉、财富,但私生活却放荡不羁。已过不惑之年但没有成家,甚至没有一位固定的女友,可却有着连绵不断的艳遇,与众多女人交往并发生性关系而事后却忘得一干二净(女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
       女主人公是这样评价她所挚爱的R先生的:“你过着一种双重生活,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是一个“只有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况下才能呼吸生活的人”。
       R先生“只喜欢轻松愉快、游戏人生、无牵无挂。你生怕干预别人的命运。你愿意滥用你的感情,用在大家身上,用在所有人身上,可是不愿意做出任何牺牲”。可以说R这样一种无拘无束、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也是在无意识的控制下,放任自己完全听任本我的支配和驱使。他喜欢女人,喜欢用撩人心神的目光引诱漂亮女人,与她们调情,上床,毫不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情欲,但却不想负任何责任,风流之后就烟消云散,全部归于遗忘,贪念的只是温存爱抚时那片刻的温柔。女人在他的生命里只有不停地进出,却从不真正停留。陌生女人也是同样。他领略过她的清纯羞涩,也领略过她的成熟风韵,可她之于他一直都只是陌生人,虽然她爱了他一生,但在他的生命里却从不曾有她。
       当R在一口气读完陌生女人的来信后,似有所悟。“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枝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一切都暂时归于沉寂,R也被定格在了这一刻,我们似乎还能够感受到他那心底深处灵魂的震颤。陌生女人告诉他,这世界上最爱他的女人已经死去,他再也不可能那样被爱了。R一生都在追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却又不得不被自己这种生活方式与情感态度所囚禁:他将用他的后半生来幻想、怀念那个深爱自己的陌生女人和那个他们“销魂荡魄缱绻柔情的结晶”……
       读罢小说,仿佛是聆听了一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幽怨、凄美的悲伤心曲。曾有人说过,男女之间,谁先爱上了对方,就先输了一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将这句话演绎到了极致:陌生女人在与R的这场爱情里,输掉的是她无怨无悔的一生。爱情是男女互动的过程,两个灵魂互相滋养才能成长维持,否则,爱情就是毫无意义的游戏。陌生女人就在这场与R的“爱情游戏”里,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爱,凄美,孤绝,犹如远方飘来的一阵乐声,让人觉得在现实中无法触摸,可仍很感动,感动于其中的至爱深情,感动于其中的天荒地老。
       任远,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