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文本读法]阅读的味道从何而来
作者:李海生

《文学教育》 2006年 第0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中的“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朗朗书声又回荡在教室里,那种不闻读书声的阅读教学已被人们遗弃。然而,我们觉得书“读”得不少,但效果不佳,总“读”不出味道来。阅读教学应该怎样读,才会有味道呢?
       一、读出“响亮声”
       李阳的“疯狂英语”一扫“哑巴英语”而风靡全国,对人们学习英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语文课不也正面临“哑巴语文”的局面么?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学习特点,要让“哑巴语文”变成“响亮语文”。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作为有声信息传递,“读”书的音高,音长和音色都包含着丰富的含义。声音在语言活动中具有比文字更积极的影响,而且声音也是进入作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读”,将文学作品的内涵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2004年,钱理群教授曾在南京师大附中开设《鲁迅作品选读课》。在教学中,钱教授进行大量的读,通过“读”去感受鲁迅文字的语言美进而理解鲁迅。钱教授曾在后来的一次报告中说:“我特地把《野草》里关于天地人的文章片段编在一起给学生读,叫做‘天、地、人’。这里,我仍然只采用只读不解释的做法,让学生感受。我告诉学生:‘你们应该喊!不是读,是喊。你们叫,我也叫。’当时,全班学生一齐在课堂上叫,叫得学生热血沸腾,终于感受到了语言背后的魅力。……从朗读中感受鲁迅语言的魅力”。“这堂课后,学生反应非常强烈,有学生说朗读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读书的意义,如果经典作品能以这样的方式进入我们视野与耳际,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我国文学语言的美,不仅表现在内容、意义和外在形式上,还表现在它特有的声音韵律上。“之乎者也”,节奏和韵脚、排比和对仗等等,其音乐之美,只有用嘹亮多情的声音才能充分体会出来,无论古文还是现代文,其特有的韵律与美感足以引起我们在“读”的时候“手舞足蹈”。要鼓励学生高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声地“读”书,营造“声音的氛围”,听到响亮的读书声,品味汉语那种特殊的音乐美,读出作品的精神和风采。
       二、读出“示范声”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示范读”又是其中的重要方式。示范读是古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古代读书人普遍重视读诗书。三国时董遇说:“必当先读百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有诗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国古语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三分文章七分读”。古代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读”:教师先范读一句,点断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理解一句;读到一定程度后,再变为范读一段,跟读一段。其中或唱读、或呤读、或诵读,形式多样,师生配合默契,心领神会,读到入情入理乃止。教师具有个性特点的“示范读”对学生有着难以估计的良好影响。像文言文,学生尽管普通话比较准确,但能读出一点味道来的却很少。而教师有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却能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和气息。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讲授鲁迅先生作品时,用大量时间范读《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和《呼兰河传》,学生却听得十分投入。钱教授的普通话不算标准,嗓音也不美,但却有这么强的感染力,是因为他对作品的内涵理解得深刻。
       教师的“示范读"可以直接把正确和积极的“读书声”传递给大家,便于尽快掌握“读”书的要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尤其是文言文教学,由于其远离我们的时代,许多词语的意义、语法特点,我们感到陌生;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又不熟悉,或者从未接触过。特别是学生,陡然改变阅读习惯,他们感到难以适应。如果教师满黑板地讲释字词句段、语法翻译,无异让学生望而生畏、知难而退。试想,一个不会识文不能断字,连课文都读不通的学生,会有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果教师此时以“示范读”扫除生字,以带读指导轻重缓急,又点拨以字词,使学生明确读法,无疑会使学生学会独立朗读课文,在读中拉近与古人的距离。况且,文言文一般言简意赅,篇幅不长,讲究音调的抑扬;句式也富于变化,且变中有规律;有时还押韵,使人读来如同歌唱。宋代散文家韩愈就“口不绝吟”,古人能唱读,学生就更爱读了。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儿时读书的情形: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淳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因为先生声情并茂的“示范读”而“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并对这篇文章产生读书兴趣。当前教学中,学生常说自己读课文感觉很平淡,可课堂上经教师的“示范读”就觉得回味无穷。可见,榜样的力量无穷的,学生具有向师性,乐意向教师看齐。
       教师“示范读”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著名现代作家梁实秋在《我的一位国文教师》里写到自己的语文教师:“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象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象都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象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这位徐先生通过“示范读”,将文章内容用有声的语言表现出来,把文章的思想情感,绘声绘色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深受感染,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进而与课文产生强烈的共鸣,迅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当前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见学生读,没有教师示范读,教师对学生的读,没有指导,没有帮助,缺少示范。其实,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抓住精要的词、句、段,通过教师的“示范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理解、反复读,使语言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进入课文角色,陶醉在优美的语言情境年,耳濡目染,深得其益,感染心灵。通过教师的示范读,让学生从中悟情,产生心灵与情感的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读出“个性声”
       长期以来,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失落。许多教师受“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影响,一味追求朗读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忠实再现,因而导致学生主体体验的严重失误;许多教师惯于用硬性指导代替学生体验,在读法上往往过于追求技巧性和统一化,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和创造性解读的权力,进而使朗读教学陷入“千人一腔”的尴尬。这种主体性的失落使朗读教学失去了理应生成的教育意义。
       阅读教学的“读”应回归学生主体,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个性化“读”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新课标从“读”书层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解释了“读”书是有主观性和个人色彩的,学生应成为“读”书的主体。因为,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一个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因此,不同的“读”者在朗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教师的指导也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个性化”品读,美美地诵读,陶醉地吟读……让学生把“个性化”的读当作是一种欣赏、一种享受,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一遍比一遍读得入情,一次比一次读得入境,读得自然,读出文章的韵味,直到把语言文字“读”到优美、纯熟的境界。从而使学生深受感染、熏陶,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发展语感,学会表现与表达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李海生,广西贺州市梧州师专初等教育系教师。